分享

熊经功心得体会一

 他能你能我也能 2023-08-15 发布于山东

正文:

始接触熊经功是在练习虎背靠山功一周后,我在群里说了我练了一周的虎背靠山功后感觉走路不一样了,腿感觉很有韧劲。当时兮姐开玩笑说您那么厉害,于是就把另外的两个功法行功功法说明和熊经功的视频示范给我,让我试试。因为那时我们没有老师指导,就十几个人建了一个群,大家互相学习,探讨,谈各自的练功体会,我那时是第18号成员。第一次接触这些虎背靠山功,熊经,行功什么的也不知道具体练这些能干什么,就知道这些是郑子太极的基本功。傻乎乎的就练了,还真的没有怀疑过会不会把身体练坏,是不是什么X功。

看完熊经功的视频示范觉得这也没有什么难的呀, 有种轻视的心理。按照视频示范就开始练,视频中说手能吸气和吐气,当能感觉到手吸气时就相当于开始”赚钱”了,于是大家开玩笑的说看谁先“赚钱”。

一开始两脚的距离站的比肩膀宽,两手抱圆打开的也大,反正都是按照视频的示范来。上面说两手臂是浮起来,什么含胸,扒背,头顶悬做到太极八法,说心里话当时这些真的不懂。就是简单的照着葫芦画个瓢。没到五分钟两个肩膀就很酸,哪有什么浮起来的感觉。两腿要全虚全实,总是一条腿站不稳,重心不能完全集中在一条腿上,另外的虚腿多多少少要支撑点。旋转也是在转腰,并不是现在正确的做法用涌泉带动的旋转。也不知道转到哪里是合适,反正就尽量转到不能动为止,那时估计有90度而不是现在正确的45度。重心左右移动时也不是用腿撑船的感觉,也没有保持脊柱和地面的垂直,都是腿用点力腰胯扭一下带动过来。当时那会感觉还蛮不错的,现在来看就很好笑了。

实腿支撑旋转时总感觉膝盖也没定住,没有对着脚尖的位置,腿有点歪斜,搞的我一直怀疑自己是罗圈腿。视频中说移动时吸气,旋转时呼气,要慢慢的吸,慢慢的呼,可是做不到。总是气跟不上,于是就把动作做快点气尽量的去吸去呼,折腾的还挺难受的。不过时间长了动作和呼吸慢慢的跟上了,可是他们又说自然呼吸的好,当时真有点蒙圈,不知道哪种对。于是有时自然呼吸有时配合呼吸,有点滑头的意思。

就这样“迷迷糊糊”的一天天练下去,不知道是哪一天兮姐发了个练功的顺序,时间和参考目标。说练15分钟熊经,两手的手指要胀到原来的两倍粗才算达标。我当时还问了一句说:是不是15分钟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就代表熊经功练成了。兮姐不知道是不是没有听明白我的问题就简单的回答了一句:时间不够。我滴个天哪就是这句时间不够把我“害惨了”。心想15钟不行我加一倍的时间可以了吧。可是当时自己只能做5分钟肩膀就疼(当时有肩膀疼的毛病),下定决心制定一周加五分钟的训练计划,直到一次能练30分钟。

有了计划就去执行,日复一日的练,要问我什么感觉,一个字“痛”!肩膀痛!以前有肩膀夹脊区域疼的毛病,一开始并不知道要松肩,也不知道怎么松肩?就是两手举起来抱圆转来转去。从5分钟到10分钟再到15分钟直到30分钟,每次练的时候都是对着钟看着时间练,一分钟一分钟的咬牙坚持。哪怕今天比昨天坚持多了十几二十秒也是进步。每一次的坚持都是挑战肩膀的疼痛和自己的毅力,直到实在忍受不了才停下来。停下来的那一刻有时肩膀都抬不起来,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手指发僵握不成拳头。或许是肌肉适应了这样的训练,几周后终于能做到30分钟。肩膀也能承受这么长的时间了,手指粗是粗了,可是还没有达到原来的两倍,而且还是发僵的。(后来估计是靠山功进步的原因,手指才慢慢的变柔,30分钟过去手能握成拳并且是柔柔的)

2017快春节的时候,在一次聊天中大家谈到熊经转的问题,兮姐又告诉我们熊经的转老师曾说过 不是腰转,是通过脚底的涌泉旋转带动,力量往上传带动上身的转动。两脚的距离不需要太宽和肩膀差不多宽。我滴个姐,讲话总是断断续续的,又让我们兜了一圈回来。改进再练呗。就这样过完了春节来到了年后。也不知道是哪一天老师发了朋友圈说2017年下半年考虑到扬州买套房准备在扬州定居传拳,这简直是天大的新闻,对我们这些无门无派又渴望学习的自修者,整个群沸腾起来了,大家热烈讨论畅想着美好的未来。

理想总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练功这事不是靠嘴说说就行的,那是真的要身体力行的一点一点去练的。兴奋过后是冷静的思考,老师来大陆又怎么样?能见个面,讲两句话功夫就上身了?以目前的情况看,还是要练基本功,还是要打基础。不练是不行的。于是又有了新的计划,那就是加强训练每个功法。此时三功都有一起练,靠山功每天练的时间比较长点,而且一次练很长时间发现效果比累计练好。由此想其他两个功法一次练的时间长效果也一定能突破。从此熊经功由原来的半小时开始往一次一个小时的时间进军!

从半个小时的时间又开始5分钟10分钟的往上加直到一小时。一个小时站在那里转来转去,说实在的一开始很枯燥,感觉傻傻的。因为一开始您所做的都只不过是肢体的动作,什么内动,炁感都无从谈起。就是简单的动作重复重复再重复,最多加上点用心。能忍受下来的要么是身体不好被逼无奈,要么是有远大理想和目标的。至于我两点好像都有点。这样的坚持大概在练熊经功一百天左右的时候身体有了反应。

有一天下午当我在河边像往常一样的转啊转啊时,突然感到虚脚的脚底好像变厚了与地面之间有种吸力,两手的劳宫穴微微有点发紧。此时心中一震,有点小激动。心想这是不是传说中的“赚钱”了?传说中的百日筑基功成了?现在看来当时还真的很自恋,自我感觉良好,实际和功法还差十万八千里。但相比刚开始还是有改变的,尤其是在3月26日诸罗遁馊先生给我们上了堂虎背靠山功的语音分享课,从那以后靠山功有了正确的方向,有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进步。间接也影响到了熊经功,这时两手有浮起来的感觉了,实腿站立旋转时也稳了,对太极八法也了解了一点并把它放到日常的训练中去。虽然这时的动作还不是完全正确,甚至练的熊经功是错误的(这是后来才知道的,诸罗遁馊先生说:目前在世面上看到的熊经功都是不对的)但是他也没叫我们停练,或许这就是他的独特之处,用他的话说弯路也是路,有时候必须要走一走的。即使在这样的不正确训练下,也感受到了熊经功对腰痛有很好的帮助作用。有几次我腰比较疼,就去做一下熊经功,转一会腰就会很舒服,疼痛感明显减弱。

时间来到5月17号,这天陈老师正式开始教我们熊经功的训练,他很热情和仔细,把动作分的很细一点一点的告诉我们,让我们逐步的去体会和认识每个动作要领,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掌握。直到此时才有幸了解熊经功完整且正确的动作要领,和视频中有不少的区别。当两脚的距离调整到了与肩井穴相对的位置后,再练习时两个肩膀尤其是夹脊很明显的感到有被往下拉的很紧,此时的夹脊位置虽然很痛,但是这种被拉伸的痛很舒服,还有就是颈椎,当头顶悬时颈椎也是被拉伸的紧紧的同样是很舒服。之前的靠山功虽然把颈椎,肩膀和腰的问题解决了,但还不够彻底。通过在正确熊经功的训练下,把最后的“敌人”消灭看来指日可待!后来的训练证明了这句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