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祁山道上最有滋味、有风情、有故事的卤城:罐罐茶大锅肉和盐井祠

 云水终南 2023-08-15 发布于陕西

旅途中最快乐的时候,就是有意外的惊喜,所以我出行一般都不会细化,虽然会有遗憾。

从祁山堡出发,10公里的路程十几分钟的车程就到了盐官镇,本来计划就是打卡,谁知道在这里却转悠了大半天。

盐官镇是个有故事的地方,《三国演义》司马懿了陇上的新麦,前往卤城偷袭,诸葛亮四路埋伏,司马懿拼力逃出重围就是这里。

起因是同行听说这里大锅肉很有名气,所以就在这里要看看,转着的时候又看到了盐井祠,这又得转转。

这一转,还抽空喝了罐罐茶——到了陇南,没有喝罐罐茶,算什么到陇南?

有考证说盐官镇是秦人的早期都城,这里曾为甘肃四大名镇之一,三国时期称卤城。

西汉这里有郡守设置盐官一职的官员,专营井盐生产事务,故“盐官”一职后演变为一个地名,即今一直沿用的盐官镇。

大锅肉凉皮子

我出行对吃的不讲究,这次有了讲究的同行,他说这里大锅肉有名气,这一转,就转到这么多卖肉的,大口锅冒着热腾腾的香气,看着眼馋。

我想这里本来产盐,产盐的地方美味就多。

一斤25元到30元,肠头也基本是这个价格。

(后来我才知道这里对外地人价格稍高些,不过就是高些,相对西安来说,也算是便宜的)

可惜我眼睛大肚子小,在这里只能干闻闻,早上的杠子面吃的太撑了。

只好带了一份凉皮,一会儿饿了可以当小吃。这里凉皮是一张一张蒸出来的,不像很多地方都是机器凉皮了。

甘肃这边把凉皮叫做“酿皮子”,其实关中以前也是这样发音的。

我喜欢吃这样的凉皮子,能吃出粮食味。

今天刚好逢集,街道上还有豆腐、猪油饼、洋芋丸子、洋芋角角、荞麦凉粉,要是一个吃货到了这里,千万要停下歇歇,多尝尝。

看着一些老汉在这里摆摊,我想聊聊天,没办法老人家口音重,有些不方便。唉!这些老秦人的口音我都听不明白了。

罐罐茶

市场上有很多卖茶叶和罐罐的,聊了一会儿,说这里人习惯喝的茶叶都是云南产的大树茶,这种茶熬出来的茶香。

罐罐茶用的茶叶要便宜能耐煮,不耐煮就是茶叶就是薄了;太贵也消费不起。

我也随喜买了一些茶叶和罐罐,回去也整个罐罐茶喝喝。

这里最正宗的罐罐茶,当地人叫做曲曲罐,曲曲为微小的意思。一个人用,茶量少,味道厚使用方便。

罐罐茶一块钱一罐,水可以一直加,随便喝。我们坐下歇息,也喝上一罐。

罐罐茶用的煤其实就是旁边烘烤猪肉饼的炭火,自己加上几块炭火,给罐子里放上茶,让炭火加温。

一会儿茶水就开了,用木棍滗着茶叶倒下茶水,一口喝下,烫嘴、苦涩,之后就是香甜。秦源人把这个木棍叫做滗茶棍,把这种“茶道”叫捣罐罐茶。

一杯一杯又一杯。

北宋最大的茶马交易口岸管理机构之一的茶马司,就设于秦州(今天水),罐罐茶源于何时现已无从考证。

在秦源人说:“宁肯一天不吃饭,不可一日无此君”。

我这个人口杂,什么都能接受,略阳的油茶和面茶我都能喝,更别说这个茶了。

走时问旁边忙着卖猪油饼大嫂多少钱?大嫂一看,说一罐一元,要是没有零钱就算了。这咋能算了,我口袋还真是准备着一些零钱。

老街

我喝茶背后就是关帝庙,喝罢茶到里面转了转,大门里面有横匾“名冠陇右”,看样子有些名气。

院子不大,房子不少,在大殿旁有两通重修的碑记:“常昭万古”,“永炳千秋”,看着碑文,写着都是清朝光绪年间重建的,有些年代了。

当地人把关帝庙叫做财神庙,盐官镇据说以前的骡马市场很有名气,在整个西北都能挂得上号,有云南的茶叶有西北的马皮,这里的经济交易额度少不了。

对面就是盐井古街,说是古街,其实也是仿古街,从这里一直走到头,就是盐井祠。

街道旁边有个钟楼寺,钟楼寺原来是真武殿,有一块南宋时候的碑石,上面反映了金宋两国在这里对峙的情况。

应该是刚经过修建,庙里没有人,很是安静。只是没有人给我讲讲古,说一下整个寺庙的来历。

街道的建筑很新,房子都很漂亮,就是人气不如对面的老市场。

一般新街都是如此,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不过,旁边的小巷子却依旧保留着原来的味道。

比如这里“水泉巷”“郑家巷”,里面巷道逼仄,颇有通幽的味道。

大门中规中矩,“家古宅”,巷子里的门基本都是这样。

盐井祠

古街的尽头就是盐井祠。

盐井的历史非常久远,《西和县志》记载: “按汉初已设盐官,盐并之发现在周秦时代。”郦道元《水经注》中说: “古地理志云,西县有盐官是也。”

相传胶鬲为商周时的第一任盐官,所以说盐井是胶鬲发现的,民间占卜中的卜辞还有胶鬲贩盐之说。这个胶鬲就是孟子说的“胶鬲起于鱼盐之中”中的胶鬲。

传说有些拉扯,不过秦发源西犬丘、西垂,就是指的这个地方,如果没有盐,一个部族想要发展强大,是不可能的。

三国时候的盐官镇是蜀魏交战的主战场之一,也是蜀魏争夺的一个重镇,盐官镇旁边有诸葛亮“火烧葫芦峪”,围困司马懿父子的火烧寨村;卤城北面20公里的地方,是诸葛亮“西城弄险”“西县遗址”。

从西汉至唐代,盐官井盐生产日渐兴旺。大诗人杜甫过此地写诗《盐井》:“卤中草木白,轻者官盐烟;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

进入大门,就是有一个形似照壁,中间有“盐井”二字的设置,很是别致。

一个中年妇女带着个少年供完香火后正在看签子。

中间供奉的应该是关老爷,不过旁边好像是刘皇叔和张翼德。

她给我介绍这里供奉的神像,但是我没有听清,急得那个少年也不停的给我说。

他们到这里来,一个神像一个神像的上香,很是虔诚。

穿过这个大殿,后面就是著名的盐井,那个妇人说这里依然出产卤水,不过现在封了起来。

我从这里往下看,下面确实有水,但不知道是不是卤水。据说井深约15米,井壁光滑,水满自流,井口为石砌沿阶。

后面大殿汉龙阁很有意思,中间供奉的是一件衣服,没有人讲解,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下面有手写的牌位,中间写得是尉迟敬德,右边的是马爷非子,左边的是诗圣杜甫。

看着那那都没有关系,其实还都有些联系,这联系就是盐井了。

据说唐时盐井已枯,尉迟敬德行军至此,见一白兔跳跃马前,他遂挽臂张弓射之。白兔中箭坠入盐井,掘之后一股泉水涌出,于是,井盐又复大盛。

马爷非子应该就是秦国人的老祖非子,非子养马技术好,才得到周王赏赐的一块土地,才有了后来的秦国。

杜甫落难之际到了这里,这里留下诗圣的足迹,写诗《盐井》。

不过后面大殿的我就看不懂了。

大殿上横匾是芳泽遗古,两边对联就是赞颂这个盐井的。

中间供奉的神像女装,凤冠霞帔,看文字什么“玉兔现井迹盐水承惠”,什么“圣母显妙秘化零结趸”,这个圣母应该是和盐水有关系了。

旁边的牌位更多,从秦穆公葛洪湘夫人到我听过的还有没有听过的各路神仙,统统上位。

盐官镇的制盐工艺和《天工开物》里面所记制作工艺十分相似。

打卤水暴晒,对盛入竹篓中的盐土进行浸泡,收集更高浓度的盐水用大火蒸发,如此反复,继而盐分析出,,最后用粗瓷碗捞盛放入桶中储存。

说起简单,实则不易,腐败什么时代都有。杜甫诗里写到:“汲井岁榾榾,出车日连连。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

这口盐井从周秦直至建国之初都在使用,当地人一直食用盐官的井盐,见证了岁月的流逝,见证了历史的风烟。

无论如何,祁山道上的盐官镇,都是一个有滋味、有风情、有故事的地方。

如果要我再次选择,这个地方待一天是不够了,早上吃猪油饼喝个罐罐茶,中午吃凉皮子扯面,晚上切一斤大锅肉喝上几两酒,在街道上听听三国故事,到盐井祠感受千年文化。

写一篇写木门道,故事更多。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