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了三十年太极拳的我,为什么会与众不同(三)

 太极的秘密 2023-08-15 发布于甘肃

大名鼎鼎的孙禄堂有个儿子叫孙存周,技艺得其父的真传,据说功夫很是厉害。他因为一次意外不慎伤了一只眼睛,他自己说,这一下打退了他五百年的道行。
我五百年道行倒不至于,因为和人家老前辈的功夫没法比,可是几乎打回到了解放前倒是真的。那一次意外让我伤到了腰椎间盘,伤的有多厉害呢?
我走路不自觉的开始往出“扔腿”,也就是成了瘸子。说真的,腰椎这个地方没问题的时候还感觉不出来什么,一出问题了,才知道有个好腰是多么的重要。
腰一出问题了,任你之前有多么好的功夫都是白搭。腰不活则上下滞,变转就不灵。用咱老百姓都能听得懂的话就是身体的协调性差。所以,练太极很强调腰,重视腰。如果没有掌握腰的要领,那么拳就肯定打不好。
腰的要领是什么呢?一个字,松。
松腰看似很好理解,可真要想做对,做好了,其实挺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松的火候上。
松腰其实就是命门外突,命门外突的不到位不行,外突的过了也不中。这就好似自行车的车链子太紧太松蹬着都费劲,只有松紧适中才是最理想的道理一样。
大家原地体会或许觉得松腰难度不大,可若行起拳来你会发现动来动去的,这腰的火候掌控可就不那么听话了。腰不松,胯就不活,反之,腰一松胯也就跟着开了。所以,你看太极拳谱上很多地方都提到腰这个事儿,却没有胯这个字。因为腰决定了胯。
松腰说的不是腰的一圈,而是腰隙,也就是命门穴那里——腰椎的二三椎节缝隙间。这是很多练太极拳的人根本不知道的。所以很多人把放松腰围,腰左右的转动当成松腰了,当成这么练就是以腰为轴了。这么理解和做是错的。
腰这个地方松开了,不仅练拳协调圆活的如鱼得水,内功也是长的极快。一个人如果能在松开这两个字上顿悟了,也就知道什么是松腰了。
腰没有松的时候就好似被打了一个结,是死的。松腰就好似解开了这个结,是通的。什么通呢?气通。前后任督二脉的气机就活了,通了。这是太极内功的首秘。
老辈人说,胯为虎,脊为龙。练太极拳必须要松腰落胯,也就是胯得落下去才行。打拳如坐板凳说的就是这么回事。
虎踞龙盘。胯能下得去就是虎踞,气才能真正下得去。气下去了,这下盘也就通了,胯上就会发力了。心中一想,脚下一动,人蹭的一下就能蹿出很远。
形意拳是个好拳,它把一些拳里的原理比喻的很形象。在形意拳里有龙形搜骨一说。其实说的就是脊柱这条大龙的练法。龙有腾云驾雾之能,具备忽隐忽现之功。
练脊柱就是在练身法,脊柱活,身法就灵。过去老辈人练得好的被形容成行如鬼魅。意思就是一个字,快。其实这都是从身形步法上出来的结果。它不是夸张的文学熏染,是真实的。
太极也能。只是若按照社会面上的这种练法却是一辈子也不能的。我这上面主要是说松腰落胯这件事。过多的先不说。
落和压不同。落下去的胯富有弹性,骨节之间存在缝隙感。压下去的胯没有弹性,骨节之间是僵紧感。落是自然的,压是人为的。是落还是压,按照我上面描述的一对照就知道了。
腰能松开,胯也就活了,就好似把一只锁着的老虎解锁了似的。腰胯之间整个一大片就和之前截然不同了。我以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打开白虎锁,解开缚龙绳”。讲的就是这么个事。至于解开缚龙绳是怎么一回事,以后咱们再细说。
再说我的腰自从出了问题,之前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一点功底也跟着受到了影响。我的心情别提有多糟糕了。可即使如此我也咬着牙天天坚持练拳,寄希望于能把我的腰练好。
就这样过了能有三个月左右,腰的问题也是丝毫没有改善,甚至变得越来越严重。
就在我为自己的老腰怎么也弄不好发愁的时候,有一天,《武当》杂志上一篇文章深深的吸引了我。也就是从那一刻,我的太极之路才开始了真正的与众不同!(文章未完,下文待续)
提示:借助这篇文章的经历叙述主要意在对到底什么是腰,松腰是怎么回事,松腰的重要性做以交代。望读者从中能获得启发。

作者简介:薛文宇,珠海市文宇太极文化研究院院长;道家青城派南宗第36代传人,师承张德学;武当隐仙羽化犹龙嫡派第5代传人,师承陈庆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氏太极拳第5代传承人,师承郑昭明;国家级智库《世界太极拳蓝皮书》编委委员;中国老年健康委员会太极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运动处方专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