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五分钟带你回顾鲍艳举老师六经辨证体系概述及临床应用直播课!

 AB向往神鹰 2023-08-15 发布于陕西
青竹中医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图片


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青竹医社

 导读 

从中医入门到临床大家,往往需要数十年的历练。鲍艳举老师的直播课,为我们带来了临床经验大礼包,让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中医。以下就是小编学习鲍艳举老师第三天的直播课“六经辨证体系概述及临床应用”所总结的学习笔记,请速速查收。

直播课程内容大纲

图片

一、六经辨证体系

(一)地位
六经相当于承重墙。六经辨证是《伤寒杂病论》主要的辨证理论,也是中医辨证体系的基础。

(二)六经实质
所有疾病都有阴阳之分。
表:皮肤、肌肉、四肢、关节。
里:脏腑、消化系统。
半表半里:胸腹腔间。

图片

(三)具体内容
1.太阳病
(1)定义:太阳病属于“表阳证”,除表虚寒之少阴病之外的表证,即实寒、痰饮水湿、瘀血等病邪在表。
(2)诊断标准:恶寒、恶风;脉浮;周身关节疼痛或活动不利;眼睑及面部浮肿;身痒。

图片

图片

图片

2.少阴病
(1)提纲证: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2)实质:表虚寒证。
(3)诊断标准:脉沉细无力;恶寒、恶风,汗出,低热或无低热;周身关节疼痛;鼻塞、流涕。

图片

图片

图片

3.阳明病:
(1)定义:阳明病属于里实热证,具体包括实热、痰热、湿热、瘀热、水热互结在里。
(2)诊断标准:口干;脉滑或数;大便干。

图片

图片

图片

4.太阴病:
(1)定义:太阴病属于里阴证,即除外“里实热之阳明病”之外的里证,具体包括虚寒、水湿、实寒、血虚、气虚在里。
(2)诊断标准:大便偏稀;胃脘部胀满;畏寒、肢冷、疼痛;脉沉弱无力。

图片

图片

5.少阳病
(1)定义:少阳病属于半表半里的实热证(或阳微结证),包括气滞证、肝气郁结、胆火上炎。
(2)诊断标准:口苦;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诸孔窍疾患,如眼、耳、鼻、头、咽;脉弦。

6.厥阴病
(1)定义:厥阴病实质即除外“半表半里实热证之少阳病”之外的半表半里证,即寒热错杂、上热下寒。
(2)诊断标准:少阳太阴合病;阳明太阴合病;少阳阳明太阴合病。(半表半里热性证;里实热、痰热、湿热、瘀热、水热互结证;同时又有里的虚寒、水湿、实寒、血虚、气虚、阳虚证)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六经辨证临床应用
明确处方是否会有效

图片

  1. 逆向法分析:
专药:头痛加专药川芎、白芷、菊花;
大便:大便偏稀加柴胡桂枝干姜汤;
兼证:汗出多加煅龙骨、煅牡蛎。

2.六经辨证分析:
“口苦,烦躁易怒,脉弦”考虑其为少阳病,同时“腰膝酸软,乏力,大便偏稀,脉沉”属于太阴病的表现,故考虑其为少阳太阴合病,即厥阴病。治疗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头痛加专药川芎、白芷、菊花;汗出多加煅龙骨、煅牡蛎。

图片

图片

(二)判断处方是否正确

图片

图片

六经辨证分析:“头昏头重,口苦而干,失眠,舌红苔稍黄腻,脉弦滑”属典型少阳病,内热较重,应该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三)判断理论是否正确

图片

情绪波动、脉弦、颈部肿块、胸胁部胀痛等症状属于典型的少阳病,应该用柴胡剂(大柴胡汤、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等)。

三、课程总结

图片

六经辨证由博返约,执简御繁,将临床各科常见病已经纳入大经大法之中,虽然是简单的六经辨证和一百一十三方,用于临床而有千军万马之势。正所谓“得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也。学会六经辨证体系,就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记忆少量方剂就可解决临床80%病证。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感觉意犹未尽?是不是觉得自己好像摸到了一点点学习中医的门道?鲍艳举老师线上私塾班就是为这样的你准备的!

鲍老师线上私塾班带你完全吃透六经辨证体系,打牢中医基础,助你快速入门中医,提升临床疗效,学完就能开方,开方就能取效更有鲍老师每月集中答疑,扫除你学习中的疑问;期间还有一次线下大课,面对面教学交流!该课程是中医初学者、临床疗效不佳者、门诊量低迷者、望提升临床技艺者的不二之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