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赶走抑郁症的5个习惯,你有几个?

 好心情心理门诊 2023-08-17 发布于北京

是的,你没看错。

有些习惯的确可以改善抑郁,甚至远离抑郁症。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01

保持健康体重

人们常说“心宽体胖”。

可事实上,很多“体胖”的人心并不宽,反而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发表在Human Molecular Genetics杂志的研究表明,当体重指数增加4.6 kg/㎡时,抑郁症增加56%,焦虑症增加10%。

那么,体重指数跟肥胖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kg/m2),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分类
BMI
肥胖
BMI≥28.0
超重
24.0≤BMI<28.0
正常体重
18.5≤BMI<24.0
体重过低
18.5<BMI
然而,保持健康体重,除了将BMI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还需要关注腰围和体脂率。

正常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属于是健康的范围。

体脂率是指身体总脂肪含量与体重的比值,男性体脂率<25%,女性体脂率<30%,是健康的。

肥胖不但影响“美观”,也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保持健康体重,极为重要。

02

乐于参加各种活动

打麻将

屏幕前的你会打麻将吗?

也许你还不知道,打麻将作为大家茶余饭后十分喜爱的娱乐方式,还默默地缓解着很多人的抑郁情绪。

研究发现,无论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喜欢打麻将的人患抑郁症的概率更低。

还有研究发现,对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来说,打麻将12周,可以显著增加他们的执行能力。

所以,不忙的时候,不妨约上三五好友来上一局,不仅联络了感情,同时也改善了情绪。

但要记住,打麻将是消遣,要心平气和,不要太较真、太激动。

涂色游戏

《创造力研究杂志》一项研究发现,日常涂色可以改善一些负面的心理结果。与对照组参与者相比,每天参加涂色活动的参与者的抑郁症状和焦虑水平显著降低。

涂色使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涂色上面,可将愤怒、抑郁、悲伤、内疚、恐惧、担忧等这些心理感受通过涂色的形式表达出来,释放无意识深处压抑的情感,从而起到减压效果,获得平静的心情。

03

善于感恩

感恩并不一定意味着报答。它也不是一种「社会交换」:你帮助了我,我必须回馈给你。

感恩应该是一种轻松的,幸福的情感体验。

感恩,是一场心灵修行。每一次感恩,都是一次「自我升华」和「与世界的相融」。

尽管总有人认为这只是「心灵鸡汤」,但其实不然,这真的是有科学依据的!

研究发现,感恩的体验会激活神经递质,不仅可以促进脑部加速释放多巴胺和5-羟色胺在内的让人感到快乐的化学物质,还可以大量地分泌能缓解焦虑、抑郁、紧张、沮丧等心理压力的催产素。

总的来说,感恩是缓解抑郁情绪的又一剂良药。

04

热爱运动

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在JAMA Psychiatry上的研究结果表明,每周累计2.5小时的快走比完全不运动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降低了25%。

可见,热爱运动的人,不仅可以保持健康体重,还会远离抑郁症。

快走、慢跑、骑自行车、健身操、跳舞、游泳、瑜伽、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条件进行选择。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最好坚持每天都运动。

扩展阅读

30分钟就可改善抑郁情绪,请收下这份运动处方
医生说 | 难治的抑郁症,除了吃药你还可以试试运动

05

每日摄入足量富含色氨酸的食物

我们都知道,抑郁症的发病与脑内5-羟色胺和多巴胺功能低下有关。

而食物中的色氨酸是合成5-羟色胺的前体,每日增加色氨酸的摄入量也是提高脑内5-羟色胺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研究证明,一个成年人每天至少应该摄入200mg的色氨酸,才能确保脑内5-羟色胺正常合成,若低于这个摄入量,就有可能导致5-羟色胺合成不足。

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天能够有意识地定量吃富含色氨酸的食物,那么将对你的抑郁症治疗有益。

像我们常见的燕麦片、奶酪、鸭肉、鱼肉、香蕉、牛奶、鸡蛋等食物中富含色氨酸。

那你可能要问了,这么多食物,每天要怎样选择?又该吃多少呢?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小编整理了一份常见食物色氨酸的含量表,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吃饭时,认真咀嚼也可以起到缓解压力的效果。因此,建议“干饭人”就算是再忙也要尽量用30分钟以上的时间吃饭。

拓展阅读

容易抑郁的人,通常缺少这1种东西

写在最后

实际上,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点外,像写日记、找人倾诉、保证充足睡眠、学会拒绝、懂得放弃等习惯对远离抑郁症也是有一定帮助的。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多培养几个好的习惯吧。

参考资料:

[1] Wang R, Chen Z, Zhou Y, et al. Melancholy or mahjong? Diversity, frequency, type, and rural-urban divide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depression in middle-and old-aged Chinese: A fixed-effects analysis[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19, 238: 112518.

[2] Francesco Casanova, Jessica O’Loughlin, Susan Martin, Robin N Beaumont, Andrew R Wood, Ed Watkins, Rachel Freathy, Saskia Hagenaars, Timothy M Frayling, Hanieh Yaghootkar, Jess Tyrrell. Higher adiposity and mental health: Causal inference using Mendelian randomisation.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2021; DOI: 10.1093/hmg/ddab204.

[3]  Pearce M, Garcia L, Abbas A, Strain T, Schuch FB, Golubic R, Kelly P, Khan S, Utukuri M, Laird Y, Mok A, Smith A, Tainio M, Brage S, Woodcock J.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Psychiatry.2022 Jun1;79(6):550-559.

[4] 王国荣.与抑郁症握手言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