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科学》读书笔记

 zanshiling 2023-08-18 发布于山东

我在阅读时主要将这本书划分为三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主要是自序和第一章,本书对现代中国人的“科学”概念进行了澄清,并提出了全书的核心问题:如何在中国语境下回答“什么是科学”问题?

在第二部分,主要是第二到第五章,本书对西方的科学史做了一个简要的梳理和概括。

在第三部分,即第六章和结语部分,作者在综观几千年的中西方历史后,对开头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回答。

但相比于这个表面的、粗浅的划分,我个人更倾向于从内在的、更加贯通的方式去理解这本书。

在开始读这本书之前,我先自己思考了一下,我发现尽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到这个词的频率很高,但是对于“科学”到底是什么意思,似乎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好像科学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比如,我相信大家有很多,包括我本人高中的时候是学文科的。如果你学文科,有一句话你肯定不陌生,就是“学文科有什么用?”似乎理科的用处是先验正确的、不需要证明的,但文科就背负了无用的、浪费国家资源的原罪。再比如我奶奶潜心养生,前些年坚信“香功”“气功”养生,近年风头变了,又改换门庭,信另一套养生方法了。还有,在日常语言中,如果我们说“XX是科学的!”,那么这句话就等同于“XX是好的!”反之,“XX是不科学的!”就意味着从根本上取消了XX的意义,再多争论也不能挽回。

根据本书的说法,中国近现代史的特殊背景使得对西方科学技术(夷之长技)的信任深入人心,因此“科学”不仅仅指一种社会事业,更多时候,即在我之前提到的语境中,这个词都包含了一种价值判断。对于中国人来说,所谓“科学”单纯指西方传入的近代数理实验科学,这种科学由于能够转化成技术力量、能够提升军事能力,因而是好的。

但是,这种不加反思的科学定义并不能为解决两个中国语境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一是这个模糊科学定义并不能从源头上分辨所谓“伪科学”,二是中国人急迫地想要得知“中国古代有无科学”。在我看来,第二个问题也就是科学如何进入中国大传统并生根发芽的问题。当然,还有一点作者没有提,因为它并非一个学理上的问题;但我们在现实中已经看到,盲目崇拜技术已经带来了环境污染、贫富加剧等现实问题。在作者看来,问题2、3是同源的,要解决3必须先解决2.

第一个问题作者在开头解决了,我也很信服这种说法。在我看来,他的讲法透出一种非常质朴的实在感,他呼唤我们与其在不明情况的时候“一刀切”,倒不如从实际出发,解决切实存在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则是本书讨论解决的重点。在发现当代语境下“科学”这个词存在的问题之后,后者的工作就是要仔细地考察“科学”这个词的来龙去脉,给“科学”一个“科学”的定义,同时为中国的科学研究澄清来源和未来方向。

在分析解决第二个问题时,作者主要使用了两种方法,两种方法是相交织的。在说明这两种方法之前,我首先说明,作者没有使用西方语境中“科学哲学”的方法,因为他认为,西方的科学哲学解决不了中国语境中关于中国“科学”的问题,因为西方的“科学”概念是确定无疑的,而这个确定无疑的东西正是中国语境中模糊的东西。

第一种我认为是比较接近词源学或是词义解析的方法,比如我们在书中能看到多处关于“science”是如何被译成“科学”、“nature”是如何被译成“自然”、“natural history”是如何被译成“博物学”的思考。作者不仅仅分析这些词在中英文中发展的历史脉络,更重要的是他借某一外来词汇翻译、推广的过程,反思了中国近现代学术体系建立中的不足和问题。我觉得这种本土化的自我反省意识是本书尤为难得可贵的一点。事实上,这种意识贯穿全书,不仅仅体现在本书核心对李约瑟问题的新思考上,还体现在一些细节中貌似闲笔的地方。比如第三章作者介绍中世纪西方世界大学的建立和发展时,就对中国现代的大学教育体系进行了反思,比如对“本科”这个概念的混淆和滥用、辩论环节的缺失等。又如在第一章中,作者在对“科学”概念进行溯源时,反思了将现代中国文化大规模、大强度地建基于日本文化上的局限性。作者以“哲学”一词为例,认为将“philosophy”翻译成“哲学”仅仅局限在“智慧之学”的含义上,而漏译了“爱智”的“爱”。根据中国语境翻译成“大学”才是更合理的。这些部分虽然看似与主题无关,但对我来说却是有很大启发性的。

第二种方法是科学史的方法,也就是作者在第二到五章主要使用的方法。在这四章中,作者分析了西方整个历史上“科学”发展的脉络,我先说结论,那就是作者把这个大传统分为三条不同的线,分别为:古希腊理性科学精神,博物学传统,以及今天主流的近代数理实验科学。

简而言之,在第二章中作者把古希腊与古代中国做对比,阐明“古希腊理性科学精神”的特殊性;第三四章作者分析近代数理实验科学的源头,第三章中作者把西方世界和阿拉伯世界做对比,由“为什么时间上更先吸收古希腊传统的阿拉伯世界没有产生现代科学?”分析得出“基督教”是产生现代科学的重要因素之一,第四章则阐述了现代科学的另一方面重要因素,即形而上学传统。通过这一分析,作者得出结论:中国历史中从来没有近代数理实验科学的种子,也就不可能有近代数理实验科学。

我不展开这一部分,相信大家已经读了很多。我主要想谈谈我对这一部分的疑问,也就是我对之前课堂内容的疑问。我的疑问是,如果我要接受作者对“什么是科学”的科学史视角的解答,那么我似乎就已经做出了某种预设,即:

存在某个一脉相承的精英话语体系,凡是创造出“科学”成就(这里的“科学”是泛指,指的是与科学相关的一切)的人都处于这个话语体系中。比如“中国的儒家传统注定无法产生科学”这个判断在我看来就犯了过于抽象化历史的错误。

当然,以上是我的初步直观。或者,换而言之,我们知道,作者对科学史的判断是基于一系列史料做出的,而这不仅意味着我们预设历史上这些有影响力的人物都与我们共享同一批史料,而且他们正是被在被这批史料以同样的方式影响。我的意思是,很有可能某个时期存在一个强影响因素X,但由于有关X的史料的缺失或我们缺乏对X的重视,我们就默认这个因素不存在。此外,由于无从得知历史人物的内心活动,后人在研究这个人时将永远无法逼近真相。例如在本书中,对科学发展的脉络完全是由哲学思想构建的。而且更为有趣的是,在每个社会每个时代,人们似乎都默认了某些影响因素。如很多人都赞成“中国没有近代科学是因为儒家思想”,但没有很多人赞成“中国没有近代科学是因为中国人吃狗肉”。这就好比当你的伴侣问你“你为什么爱我?”时,TA心中已经设定了某些这个时代的“标准”回答,如果你按照这个标准回答,对方会感觉很满足。但如果你说“我们的关系一定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有道理吗?可能有,但对方不一定会认同。

本书中,作者也没有涉及“为什么这一套逻辑会为我们今天所承认”这一问题,当然我也并不苛求作者会回答这一问题,这个问题很可能也不会有一个确定的答案。这只是我读到这里的一点点小的想法。

最后,回到之前的问题上来,我认为这种所谓的“客观正确”的科学史也不是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他更希望做的是比较中西,给当下的错误倾向给出一个纠正。化用书中的一句话,“要拒绝一种话语体系,唯一的方法就是组织另一种话语,否则就没有话语权”,针对当下话语体系中的种种问题与错误,首先要组织一种新的话语与之抗衡。在本书中,这个错误倾向就是,中国人过度追求“近代数理实验科学”的那个“科学”,但是这个“科学”不仅在中国历史中找不到根基,而且盲目追求还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相比之下,中国古代传统和西方科学中的“博物学”更为契合,中国在研究中国科学史时,应按照“博物学”的框架予以重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