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账本和现金对不上,问题出在哪里?

 玄学录 2023-08-18 发布于北京
卦例解析

日本某公司的经理求测剩余现金和所记账本多次核对,也合不上账本,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摇卦如下。

丑月庚寅日 (旬空:午未)

现金看妻财,账本看父母。妻财持世日帮扶,旺相动化进神。没有失财的迹象,不是现金短缺了。而父母辰土化退,六爻父母月破,是账本记录出了问题。官鬼午火为元神,空亡化回头克,不能生父母,一定是有些开销没有记入账本,请再三仔细核对。

后反馈,在本月丁亥日未时,查出一笔纳税的钱没有记入账本至此松了一口气。

术语解释
用神:测现金、珠宝以妻财爻为用神;测账本、文书类以父母爻为用神
妻财持世:指妻财和世爻是同一爻,首先不论钱多钱少,钱肯定是在公司的。
日帮:日支和妻财都是寅木,所以同性相帮,代表妻财爻有力。
妻财化进:以子丑寅卯十二地支顺行为顺序,例如亥变子为化进,子变亥为退,化进代表更进一步、积极进取。妻财化进,说明钱财没少,而且反映出现金数额应该比账本应记数额大的象。
父母化退:以子丑寅卯十二地支逆行为顺序,例如卯变寅是化退,寅变卯是化进。父母辰土动变丑土是化退,反映出账本上的应记数额比实际的现金数额小。
月破:指卦中的某一爻被月支冲,称为月破。六爻父母是未土,月支是丑土,根据地支“丑未”相冲,六爻父母爻被月破。父母爻被月破说明账本有问题。而且未土空亡,说明账本上面缺失数据,这里空亡不是账本缺失,因为问卦人求测时,手里是持有账本的。
元神:指生扶用神的那一爻,本卦用神父母爻是辰土, 生辰土的是火,所以官鬼午火就是元神。因为可以确定账本存在问题,所以需要找代表账本的父母爻的元神,本卦元神空亡发动,不以空论,但是动化子孙亥水,因为水克火,所以被回头克就是问题所在。而且官鬼爻是妻财爻和父母爻之间的通关之神,即妻财生官鬼,官鬼生父母。说明官鬼是平衡现金和账本数据的重要一爻,官鬼爻来源于妻财的生,所以是支出,官鬼临青龙,都具有公家的象,说明是公款支出,没有记录上去,导致账本出现了问题。
卦象注释

泽水困卦注疏--执象易注

【释名】:坎宫室也,巽木也,坎阖巽,屋中生木,困之字也。《说文》云:“故庐也。庐者二亩半一家之居,居必有木,树墙下以桑是也,故字从囗木。谓之困者,疏广所谓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也。困之本义为止而不过,引伸之为极尽。《论语》:'四海困穷。’谓君德充塞宇宙,与横被四表之义略同。苞注曰:'言为政信执其中,则能穷极四海,天禄所以长终也。’凡言困勉、困苦皆极尽之义。”坎月也,离日也,巽落也,兑西也,日暮穷途,光明掩蔽,困之象也。兑缺也,巽资也,坎食也,《尚书大传》云:“行而无资谓之乏,居而无食谓之困。”亦困之象也。兑阴柔也,坎阳刚也,阳刚为阴柔所掩,君子为小人所乘,是困之时也。《诗·柏舟》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言夫阳困于阴,而君子困于小人也。《诗·蓼莪》云:“出则衔恤,入则靡至。”困之辞也。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困之事也。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困之用也。是故困者,穷也,勉也,勤也,忧也,厄也,苦也,病也,危也,难也,乱也,瘁也,忧也,愁也,滞也,倦也,遇也,极也,致也。

【注解】:言,兑也,西方主言。信,同申、伸,致极也,坎之脊也。《诗·邶风》云:“不我信兮。”《毛传》云:“信,极也。”《正义》云:“信,古伸字。伸即终极之义。”

【玩辞】:亨通,大人正固吉祥,无咎。言不过于辞。李光地曰:“盖困穷者,所以动人之心,忍人之性,因屈以致伸,有必通之理也。然唯守正之大人,则能进德于困,而得其所以可通者尔,岂小人之所能乎。困者,君子道屈之时也,屈则不伸矣。”处困而能亨,固穷而能正,唯大人能之,故吉而无咎也。《礼记·哀公问》云:“君子言不过辞,动不过则,百姓不命而敬恭,如是则能敬其身。”当困之时,君子不尚其口,而致其命、遂其志矣。孟子曰:“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身困而心亨,遇困而道亨,以大人能贞正故也。

【观象】:初四互未济,六爻失位,上下不亲,不唯男之穷也,诚诸事之困也。二五互家人,君子言有物而行有恒,言不过辞,动不过则,虽困无咎矣。三上互大过,独立而不改,遁世而不闷,周行而不殆,君子困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家语·在厄》曰:“芷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大人所以处困之道也。初五互涣,藉王假有庙之诚,修利涉大川之功,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可也。《诗·烈祖》云:“嗟嗟烈祖!有秩斯祜。申锡无疆,及尔斯所。”精诚相遇,则神格福至焉。二上互革,天地革而四时成,大人革而困厄消,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反体曰井,上下不通谓之困,《论语》曰“困而学之,又其次也”是之谓也。往来不穷谓之通,《彖》曰“往来井井,无丧无得”是之谓也。对体曰贲,明修政教,谨慎折狱,大人之治也。否而能亨,困而能正,大人之德也。以大人之德行大人之治,王者之要道也。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

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注解】:臀,器物之底,巽之股也。株,枯,离也。木刑于兑之秋,凋于坎之冬,株木之象也。巽木,坎赤,株之字也。高亨曰:“臀困于株木者,盖谓臀部受刑杖也。杖以木株为之,故谓之株木。”《列子·黄帝》云:“若厥株驹。”《释文》云:“枯树本也。”入,巽也。幽谷,深暗之所,坎也。三,坎,洛书数也。岁,巽也,木星主岁。三岁,言其久也。觌,相见,离也。离为目,兑为伤,目伤则不觌也。

【玩辞】:坐围于枯木之下,征进于昏暗之谷,长久不能相见。初六阴柔,居坎处卑,暗之甚也,困而不能自济者,必得九四刚明之人援引,始能济其困也。初与四应,四失正不中,而困于金车,难成其行,不能济初之困,犹枯木无枝叶,不能覆物也。初应四,三为之阻,四应初,二为之滞,阴阳两隔,应而难与,不得相见。臀困,无止物之功,不能济己之困也。株木,无覆物之功,不能济人之困也。入于幽谷,不安其所遇,进退维谷,困之弥深也。三岁不觌,初四虽应难合,不遇其所亨而终困者也。爻之辞或取世位,或取应位,或取世应之相与相敌。初取臀象,四取木象,初应四而难与则取幽谷象。

【观象】:初六动变,坎之兑,参卦曰节,君子制数度,议德行,不为情所动,不为物所牵,所以济困于初也。《诗·伐木》云:“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君子迁善以济困也。困之兑,困遇丽泽,君子犹以为不可,何也?上泽不塞,下泽必决,讲习之言,亦大人所不信也。


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象曰:困于酒食,中有庆也。

【注解】:酒食,坎也。《礼记·乐记》云:“酒食者,所以合欢也。”酒食,人之所欲也,然醉饱过宜,则是反为所困矣。朱,坎之赤也。绂,蔽膝,缝于长衣之前,为祭服服饰,周制帝王、诸侯及诸国上卿皆着朱绂。《诗·斯干》云:“朱芾斯皇,室家君王。”笺曰:“天子纯朱,诸侯黄朱。”《汉书·韦贤传》云:“黼衣朱绂,四牡龙旗。”应劭注:“朱黻,上广一尺,下广二尺,长三尺,以皮为之,古者上公服之。”方,始也,坎也。《广雅》云:“方,始也。”颜师古注《汉书·张汤传》曰:“掘地为坑曰方。”坎为穴,故为方。来,巽也。利用,巽也。享祀,祭祖曰享,祭天曰祀,坎也。虚危二宿居坎宫,类主邑居、庙堂、祭祀之事。兑象祭器,巽类白茅,坎主酒,缩酒降神,是享祀之象也。

【玩辞】:被酒食所困,官服始至,用以祭祀。征进凶,无咎。九二刚中,当困之时,安其所遇,虽无凶咎,而反为物欲所累,苟以酒食以享,朱绂以祀,则有福庆矣。二五不应,处险之中,行非其时,动而遇滞,唯居德刚明,善补其过,乃可脱困,是故征进凶而其要无咎也。困于酒食,累于物也。朱绂方来,荣于躬也。利用享祀,不自专也。征凶无咎,言不信也。

【观象】:九二动变,坎之坤,参卦曰比,君子比之自内,中有庆也。不愿乎其外,征进凶也。《诗·小宛》云:“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困于酒食者也。《诗·唐棣》云:“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饮食宴乐而无所困也。困之萃,君子聚物而不敢己专,酒食以荐,大牲以祀,祭天享祖,追往报养,赐福降神。《书·洛诰》云:“予不敢宿,则禋于文王武王。”此之谓也。

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象曰:据于蒺藜,乘刚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祥也。

【注解】:石,山石,艮位也。《释名》云:“山体曰石。”《春秋说题词》云:“石,阴中之阳,阳中之阴,阴精补阳,故山含石。”六三阴体居二阳之间,故立石为象也。据,依靠,艮位也。蒺藜,带刺茨草,坎也。古时为防止犯人逃跑,在监狱周围种满蒺藜,故常蒺藜用于指代监狱、刑罚。入,巽也。宫,坎也。《周礼·内宰六宫》注:“妇人称寝曰宫。宫者,隐蔽之言,天子谓之六寝。”坎为隐伏,故为宫也。妻,巽也。兑反巽,则不见其妻。不详,凶咎,坎也。

【玩辞】:为山石所困,屈居蒺藜之中,进入家中,见不到妻子,凶。六三阴柔,失中不正,处险之极,居阳用刚,知进退维谷,而欲安其居,又失其所安,不善处困之甚者,故有「不见其妻」之凶也。石,硕大难逾之物,九四也。蒺藜,带刺难依之物,九二也。宫,其居所安也。妻,所安之主也。困于石,阨于四,不能进也。据于蒺藜,乘于二,不能退也。入于其宫,应在上也。不见其妻,三上无应,失其匹配也。

【观象】:六三动变,坎之巽,流湍之,风摧之,众非之,心忧之,内外交困。坎水也,辰水之墓也,巳水之妃也,坎之巽,水入墓绝之地,困非所困,据非所据,名辱身危,其妻安得见邪?参卦曰井,枯泽无水谓困,止而不过,穴地出水曰井,通而不遇,以不过而求有遇,鲜有可得也。困之大过,当困之时,栋桡而利往,何也?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困非所困,则有所不为也。困所当困,则致命遂志也。《诗·小宛》云:“题彼脊令,载飞载鸣。”是有所为也。《诗·行露》云:“虽速我狱,室家不足。”是有所不为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