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母为什么一定要李纨作灯谜

 三春去后读红楼 2023-08-18 发布于北京

01

芦雪广诗会前后,贾母连续发出指令要求诗社作灯谜,并强调正月里要用。

但是负责诗社的李纨对贾母指令置若罔闻,致使贾母大怒,亲赴诗会现场将诗会的走向完全改变。

在贾母高压下,李纨最终还是另行组织众人专门制作了一期灯谜,并由暖香坞制灯谜引出宝琴的十首怀古诗。

李纨因笑向众人道:“……昨儿老太太只叫作灯谜,回家和绮儿纹儿睡不着,我就编了两个'四书’的。他两个每人也编了两个。”

贾母为什么一定要诗社作灯谜?为什么贾母强调正月里要用?

02

与贾母要求李纨她们制作灯谜同时提出的另一件事是,贾母还在暖香坞提出,惜春的画也要在年下完成,只不过第二天贾母对惜春的要求又放宽了。

这一段故事反复强调这个时间段,实在有些云遮雾罩,让人摸不着头脑。

结合前后故事,姑且对贾母的这个要求作一些推测。

03

从第五十五回我们看到,贾母用了极大努力才让李纨她们组织制作的灯谜,因为发生了不可预知的事件,灯谜活动临时取消了。

且说元宵已过,只因当今以孝治天下,目下宫中有一位太妃欠安,故各嫔妃皆为之减膳谢妆,不独不能省亲,亦且将宴乐俱免。故荣府今岁元宵亦无灯谜之集

这个活动的取消,实在让出乎意料。第一次注意到这点时,感觉非常吃惊。

贾母先通过凤姐明确叮嘱诗会的主题应该是作灯谜,为正月里作准备,在得知诗会没有灯谜一事后,自己一人冲到诗会明确表态作诗“不如作些灯谜”,其态度十分鲜明,此事十分重要和急迫。

为此,李纨与李纹李绮一夜没睡好,赶紧于第二天在暖香坞组织大家制作灯谜。

然而在贾母看来如此重要的事情,却取消了。

04

这次取消灯谜一事,理由十分牵强。

因太妃欠安,作者交代了元春不能省亲。从“以孝治天下”和元春她们的情形看,这位太妃地位不低、影响很大,而且健康状况一定十分不堪,所以才会有众妃嫔减膳谢妆、不能省亲以及免宴乐之举,为太妃祈福。

宫中有如此重要的动作,贾府的反映却仅有“无灯谜之集”。其他的宴乐一律继续。

而且贾府此次正月十月的元宵节热闹非凡,作者足足用了近两回的体量来描写,却对此前贾母一再强调的灯谜一事用一句话略过,实在匪夷所思。

05

这种情形反映出两种可能。

一个是贾府与这位太妃关系不太近,所以并没有主动地降低自己府中元宵节的规模、进一步减少活动内容。

二是贾府的政治嗅觉似乎失灵了。在宫中对这位太妃采取了如此重要的一系列措施后,贾府竟然只有这样一个小动作来回应,一定会对贾府带来不利影响。

何况,作者浓墨重笔地专门描写贾府元宵节的盛况,与宫中对太妃病重所采取的措施,形成了巨大反差。

06

从故事后面的情节看,李纨组织的灯谜制作活动规模也十分大。

这个活动共分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李纨姊妹三人制作的六个谜语中的四个,第二部分描写了湘云、宝钗、宝玉和黛玉制作的四条谜语,第三部分则是重中之重,是宝琴以十首怀古诗隐含着十件“俗物”。

从历来红楼梦读者的解读看,这十八条谜语、特别是后十条,与红楼梦主旨紧密相关,但是解读方向各有千秋,并不统一。

如果我们先抛开谜语的谜底以及其所含意义,只对贾母强调要作谜语这个情节作分析,我们基本上能够判断贾母提出的要求的目的何在。

07

贾母提出的这个要求,需要关注的要素有三个。一是正月年节这个时间及相关活动,二是贾母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三是与贾母要求相关联的事件。

根据第一个要素,我们已经找到了第三个要关注的要求,并将所关联的两个事件列出作了分析。

第二个要素,是向我们强调所关联事件的重要性。

由此我们作出判断,贾母一定要诗社作灯谜的真正目的有两个。

08

第一个目的是引出众女子的灯谜,特别是宝琴的十首怀古诗;另一个目的是强调读者要关注取消灯谜集会这件事,以及与之相关的事件。

上述两件事存有作者的深意,供我们去挖掘和体会。

上述情况与宝琴的十首诗引起广泛注意完全吻合,但是作者的第二个目的因为描写得简单、隐藏得比较深,所得到的关注相对也少了许多。

正如我们所调侃的那样,字越少事越大。描述简单、隐藏深的事件,往往恰是事情的真相。

这也是为什么红楼梦对贾母如此重视灯谜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