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 记:夕阳的禅修经历

 勇敢的芯2 2023-08-19 发布于湖南

我十五岁开始信佛,十六岁时经人引荐拜见上海禅宗大德佘雷老居士。第一次见佘老,没怎么说话,只是很恭敬地听他讲,临走时佘老说:“你以后要经常来,我和你有缘。”我那时还是个孩子,也不知道有缘这个词的真正含义,佘老当时已经八十多了,一般你不会想和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成为朋友,但奇怪的是,我就是感觉很喜欢和佘老聊,很开心,所以,以后就经常去佘老家聊佛教,顺便还蹭吃蹭喝。

由于佘老的引导和推动,我渐渐对禅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佘老曾说:“你适合禅门的曹洞宗,曹洞的书你仔细看看。”自此开始大量阅读禅宗和佛教的典籍,每次读经后,就和佘老请益问答,佘老的回答总是一针见血,常常让我感觉豁有所悟,如获至宝,这样就对看书更加感兴趣了。似乎那是一个文字间的神秘探索旅程,其中的乐趣一点都不亚于环游世界,在书里你总是能看到越来越多的新奇和闪光的地方,每次看完再和佘老探讨,几乎是一个享受。

二十岁时,有一天中午,我读着《楞严经》的章句,佛陀说:“阿难,你从房间看向窗外,有没有看到院子里的花木?”阿难说是的,佛陀接着说:“那再看向远处,远处是树林,再远处是群山。”读到这里,我抬起头也看向窗外,不知怎么的,忽然意识自发地无限扩大,包围了整个世界,如地平线一般宽广无边,整个水平世界,山河大地都在其中,内心充满了无限喜悦!那个体验令人震撼!这是一个全新的,未曾有过的意识经验。下午我立刻跑去见佘老,还未及开口,佘老就说:“恭喜你!破本参,明自本心了!”并嘱咐:“从这里深下去。”佘老当天也非常高兴。似乎我终于踏进了这扇门。

几个月后,我发现非但整个世界在意识心里面,而且感觉身体也不再是我自己了,它更像是一个玩偶或木偶,感觉身体像是别人,是这个身体在吃饭,睡觉,说话,思考,身体的一切都与我无关。我把这个经验告诉了佘老,佘老说:“这就是重关,进入重关不会有豁然而悟的感觉,所以禅宗形容是缓缓入重关,因为重关不是一扇门,或一个分水岭,而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佘老嘱咐:“从今以后你看就是看,听就是听。”我一听就懂了,那个看和听的人都不是我,而是身体。让身体自发地反应,顺其自然地本能回应,就是无为。

我在这个扩大的意识经验里一留就是十几年,似乎很难再逾越这个经验,但我知道这还不是终极,佘老也说:“你会最终打破它的!打破了就是禅宗第三关,破牢关了。”但无论我怎么努力,都还是在这个无限扩大的意识心里面,跳不出来,这个无限扩大的意识包围了一切!所有努力都是徒劳的。

直到十余年后,一天吃完午饭,我正在厨房的窗边洗碗,阳光洒在脸上,有一种幸福和温暖的感觉,也许正是这种幸福感使自我放松了,自我感暂时脱落了,意识也不再扩张了。因为自我就是一种紧张,强烈的意识扩张就是自我的无限膨胀!而幸福的那一瞬间你是完全融化的,这种融化触发了内在意识的自发上升,感觉意识忽然上升融入了一个超越的、无形的浩瀚!

这个浩瀚和以往的不同——初关、重关的无限,感觉上是外在的浩瀚,扩张式的包围;而这次是超越的浩瀚,而这个内浩瀚如太阳般明亮!同时伴随着喜悦,有一种内在的神圣寂静感,似乎这个无限是个具有人格的神圣源头。意识与这个无限合一了,当从这个超越看向周围的时候,感觉身体不再是我,我只是无限的源头,原来的意识扩张已经完全消失了,睁眼看周围的一切不再是被意识包围的,而是各归其位。

所以,禅宗形容破牢关后,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但所有的一切都似乎充满了一种温柔的美感和明亮,不再是灰暗的。无论行住坐卧,意识都自发地融入这个经验里,肉身变成只是一个附着的概念,意识从无限里看世界的感觉,像极了一个4岁孩子的眼神,充满了天真和好奇,世界现在看上去像是一个游戏!不再严肃,变得充满了喜悦、爱和难以言喻的美感!即使最普通的一棵树都是翠绿鲜明的,每一片叶子都是精致的,美的。宁静、深邃和喜悦,现在变成是同义词,很难描述这种体验。虽然思想仍然会像后门溜进来的贼一样,不时地来,但在无限的天空里,思想就像空中的浮云一样,自由地来去,再也不会打扰到无限蓝天。

摘自《瑜伽经禅修要诀》,夕阳老师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