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罡能量排寒针法​

 智识大融通 2023-08-19 发布于广东

从寒中来,排寒调百病。寒是百病之王,万病之源头。寒气可以悄悄的杀死你,是最隐形的杀手,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你的身体每一天都会受到寒气的袭击。

乳腺增生、乳腺癌、子宫肌瘤、肿块、癌症是怎么得来的?

怀不了小孩,做不了妈妈是为什么?

为什么会心情抑郁,不开心,老发脾气?

为什么失眠、睡不着、手脚麻木、颈肩腰腿痛?

古人言:寒凝成滞,寒郁成块,寒重成瘤。这些都和寒气脱不了关系。

 天罡排寒针法

图片
图片

临床上治病方法很多,但最重要就是注重治症状与调脏腑相结合,这两个缺一不可。

道家天罡能量排寒疗法是一种专门排除身体内一切风、寒、湿、热、毒等病邪,可以调理身体上任何问题的中医祛瘀生新”“以通为补的治病、养生技术。




针法是提插、穴位是大致的区域、离经不离穴、在每个穴位区内结节压痛点下针、排寒法也是按照全息对应来找、一般的扎完针后就开穴、无论什么地方没有反应点或痛点都不扎、开穴时间一般为3分钟。患者就会感觉到排风,寒,热) 用(0.3X40、或0.35X50毫针)。留针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取针后压针孔,防止真气消耗。、凡是风寒湿引起的病都可以调理。针灸时一定要扎出针感、开穴最主要、从上到下。

 体虚病人要补血气为主,补足了以后再下针,就会有反应,先艾灸肚脐提高能量同时让患者喝、当归、大枣、枸杞子汤、后下针。

一下针就没有反应,就艾灸,至阳、命门、腰阳关、大椎。

节。


 医道合一

图片
图片


1、 颈部疾病: 针外关区、手三里区、两边找压痛点,结节压痛点、那个敏感扎那个、提捏风池、风府、幷排打风门、让患者活动颈部。如排寒差 考虑患者虚弱  病太深 (颈椎病患者如两侧痛两侧都扎)。

①、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阳溪上8寸、肘横纹下2寸。针刺法:直刺0.5-0.8寸。

②、 外关:阳池上2寸、桡骨和尺骨之间。针刺法:直刺0.5-1.0

2、 肩部疾患:针养老区、手三里区,也可找足三里区 。提捏风池 拍风门 揉按天宗 放松肩周围

①、 养老:掌心向下,尺骨小头点、转手骨开、即掌心向胸成为一缝,缝的凹陷中。针刺法:直刺0.5-1.0

       ②、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阳溪上8寸、肘横纹下2寸。针刺法:直刺0.5-0.8寸。

        ③、足三里:胫骨前缘一中指横指、读鼻下3寸、屈膝垂足取之。针刺法:直刺1.0-2.0、向下斜刺2.0-3.0

3、 头痛:手三里,外关,合谷、神门、列缺、都是同侧。风府点按2分钟,太阳穴抓绕。

①、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阳溪上8寸、肘横纹下2寸。针刺法:直刺0.5-0.8寸。

      ②、外关:阳池上2寸、桡骨和尺骨之间。针刺法:直刺0.5-1.0

       ③、合谷:食指第二掌骨中心针刺法:直刺0.5-1.0寸。

       ④、 神门: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豌豆骨桡侧边缘。针刺法:直刺0.5-0.8寸。

⑤、 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桡骨小头近心端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针刺法:向近心端斜刺0.5-0.8寸。

4、 头晕:头昏,手三里,扰扰风池。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阳溪上8寸、肘横纹下2寸。针刺法:直刺0.5-0.8寸。

         5、 感冒:合谷,外关,手三里,饶凤池、拍风门、多喝热水。

 、合谷:食指第二掌骨中心针刺法:直刺0.5-1.0寸。

②、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阳溪上8寸、肘横纹下2寸。针刺法:直刺0.5-0.8寸。

③、 外关:阳池上2寸、桡骨和尺骨之间。针刺法:直刺0.5-1.0(左右都可以找)

    6、 腰部不适: 昆仑、合阳,承山,拍打风市,然后拿捏腰部肾俞、命门、脚部要用毛巾包好。

、昆仑:外踝尖与跟腱后缘之间。针刺法:直刺0.5-1.0寸。

②、 合阳: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连线上,委中下3寸针刺法:直刺1.0-2.0寸。

③、 承山:跟腱中点,与委中连线中点,委中下8寸。针刺法:直刺1.0-2.0寸。

7、 耳聋:手三里,外关,前臂耳反应区,配合谷,通里,轻柔听宫。

①、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阳溪上8寸、肘横纹下2寸针刺法:直刺0.5-0.8寸。

②、 外关:阳池上2寸、桡骨和尺骨之间针刺法:直刺0.5-1.0

③、 合谷:食指第二掌骨中心针刺法:直刺0.5-1.0寸。

        ④、通里:在前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在心经沟上针刺法:直刺0.5-0.8

     ⑤、 前臂耳反应区:按照全息头面部来做,全息的面部对应区

8、 三叉神经痛:合谷,前臂面反应区、揉凤池。

图片

太乙救苦天尊 

图片
图片
图片

太乙救苦天尊宝诰

至心皈命礼。

青华长乐界,东极妙严宫。

七宝芳骞林,九色莲花座。

万真环拱内,百亿瑞光中。

玉清灵宝尊,应化玄原始。

浩劫垂慈济,大千甘露门。

妙道真身,紫金瑞相。

随机赴感,誓愿无边。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十方化号,普渡众生,

亿亿劫中,度人无量。

寻声赴感太乙救苦天尊,青玄九阳上帝!



、合谷:食指第二掌骨中心针刺法:直刺0.5-1.0寸。

②、 前臂面反应区:也就是全息的前臂对应区、反应点最痛的部位。

9、 失眠:双上巨虚,扎深一点,左神门,按揉膻中

、上巨虚:胫骨前缘,一中指、一横指读鼻下6寸。

②、 下巨虚:胫骨前缘,一中指、一横指读鼻下9寸。针刺法:直刺0.5-2.5寸。

③、 神门: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豌豆骨桡侧边缘。针刺法:直刺0.5-0.8寸。

10、 膝关节炎:手三里,三阴交,拍打风市和膝关节周围,如果肿或有积液加阴陵泉(风湿的可以在足阳明找点针刺)也就是足三里到下巨虚找敏感点。膈腧艾灸但不能针刺。开百会、气海、中脘。

①、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阳溪上8寸、肘横纹下2寸。针刺法:直刺0.5-0.8寸。

②、 三阴交:内踝尖3寸、胫骨后。针刺法:直刺1.0-2.5寸。

③、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上髁后下方凹陷处针刺法:直刺1.0-2.0寸。

11、 高血压:

①、 肝胆犯胃型、太冲,阳陵泉,三阴交。

、劲椎病引起的是手三里,外关,神门、揉颈部、风府、按揉凤池、拍风门。3高低压同升型,用调理心脏的组方。

①、 太冲:在足背第一趾骨间隙后方凹陷处、行间向上推档手处针刺法:直刺0.5-0.8寸。

②、 阳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上髁后下方凹陷中,也就是拐弯处。针刺法:直刺1.0-2.0寸。

③、 三阴交:内踝尖3寸、胫骨后缘。针刺法:直刺1.0-2.5寸。

12、 乳腺增生:足三里到下巨虚找硬结同侧,按揉膻中、轻拍乳房。

 、足三里:胫骨前缘一中指横指、犊鼻下3寸屈膝垂足取之。针刺法:直刺1.0-2.0、向下斜刺2.0-3.0

 13、 痛经闭经;妇科灵穴(小臂肘以下心包经段)地极区、(小腿阴陵泉往下找)三阴交。17椎下、用震颤手法按揉关员到中极。

 、妇科灵穴:小臂肘以下心包经段敏感点针刺法:直刺1.0-2.0寸。

 ②、地极: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胫骨后缘、稍后。针刺法:直刺1.0-1.5寸。

14、 子宫瘤,妇科灵穴,三阴交,按揉关元到中极

 、妇科灵穴:小臂肘以下心包经段敏感点针刺法:直刺1.0-2.0寸。

②、 三阴交:内踝尖3寸、胫骨后缘。针刺法:直刺1.0-1.5寸。(孕妇禁针)

15、 月子病;左神门,右足三里,上下巨虚,点按膻中,震颤手法按揉气海,关元,艾灸 神阙

、神门: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豌豆骨桡侧边缘。针刺法:直刺0.5-0.8寸。

       ②、足三里:胫骨前缘一中指横指、犊鼻下3寸膝垂足取之。针刺法:直刺1.0-2.0、向下斜刺2.0-3.0寸。

        ③、上巨虚:胫骨前缘,一中指、一横指犊鼻下6寸。

④、 下巨虚:胫骨前缘,一中指、一横指犊鼻下9寸。针刺法:直刺0.5-2.5寸。


图片


16、 飞蚊症:地极,复溜点按风池。1015次治愈。

 、地极: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胫骨后缘、稍后。针刺法:直刺1.0-1.5寸。

17、 胃病:足三里深刺、中脘按揉。

         ①、 足三里:胫骨前缘一中指横指、读鼻下3寸屈膝垂足取之。针刺法:直刺1.0-2.0、向下斜刺2.0-3.0寸。

       18、 肘关节:最痛点用皮内针、后用艾灸 

19、 晚上耳朵嗡嗡响,白天不响:蝉蜕煮水喝、针刺三焦经,也就是肘以下敏感点。

20、 咽炎:手三里、外关、合谷、通里、开天突。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阳溪上8寸、肘横纹下2寸。针刺法:直刺0.5-0.8寸。

②、 外关:阳池上2寸、桡骨和尺骨之间。针刺法:直刺0.5-1.0

③、 合谷:食指第二掌骨中心针刺法:直刺0.5-1.0寸。

④、 通里:在前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在心经沟上针刺法:直刺0.5-0.8

       21、 大腿外侧痛:手部中渚穴(健侧)扎手上的先让他走路、胆经的昆仑区、承山区、如两边痛、两边都扎。

 、中渚穴:手背四五指掌骨小头之间握拳取之针刺法:斜刺0.3-0.5

②、 昆仑:外踝尖与跟腱后缘之间。针刺法:直刺0.5-1.0寸。

③、 承山:跟腱中点,与委中连线中点,委中下8寸。针刺法:直刺1.0-2.0寸。

图片

22、 鼻炎: 和感冒治疗一样。(也可用合谷、开风池、印堂。)

、合谷:食指第二掌骨中心针刺法:直刺0.5-1.0寸。

      23、 妇科:先调理好身体、在整体排寒、先排头、外关,手三里,神门、后排腰:昆仑、合阳,承山,拍打风市,然后拿捏腰部肾俞、命门、脚部要用毛巾包好。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阳溪上8寸、肘横纹下2寸针刺法:直刺0.5-0.8寸。

②、 外关:阳池上2寸、桡骨和尺骨之间。针刺法:直刺0.5-1.0

③、 神门: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豌豆骨桡侧边缘。针刺法:直刺0.5-0.8寸。

④、 昆仑:外踝尖与跟腱后缘之间。针刺法:直刺0.5-1.0寸。

⑤、 合阳: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连线上,委中下3寸针刺法:直刺1.0-2.0寸。

   ⑥、承山:跟腱中点,与委中连线中点,委中下8寸。针刺法:直刺1.0-2.0寸。

24、 痛风:曲池,少海,合谷,足三里同侧。按压三阴交,要让患者活动患侧动大脚趾。(不要让患者喝酒、吃海鲜、要避风休息)

 、曲池:掌心向内肘横纹尽端针刺法:直刺0.5-1.0寸。

②、 屈肘,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针刺法:直刺0.5-1.0寸。

        ③、合谷:食指第二掌骨中针刺法:直刺0.5-1.0寸。

       ④、足三里:胫骨前缘一中指横指、读鼻下3寸屈膝垂足取之。针刺法:直刺1.0-2.0、向下斜刺2.0-3.0寸。

图片

25、 风湿类风湿治疗穴位, 那是用皮下针;双骨宁,双天宗,至阳。左足三里,右上巨虚,孔最。还有百会,膻中,中脘,关元点按。

图片





 、双骨宁:在肩胛骨内上角缘点处针刺法:皮内针。

②、 双天宗:肩胛部,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针刺法:皮内针。

③、 至阳: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针刺法:皮内针。

④、 足三里:胫骨前缘一中指横指、犊鼻下3寸屈膝垂足取之针刺法:皮内针。

⑤、 上巨虚:胫骨前缘,一中指、一横指犊鼻下6寸。针刺法:皮内针。

26、 尾骨脱位:太溪、承山、拿捏腰眼、拍打骶骨、让其舌底上腭,不说话。

 、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针刺法:0.5-1.0寸。

       ②、承山:跟腱中点,与委中连线中点,委中下8寸。针刺法:直刺1.0-2.0寸。

       27、 妇科灵穴:在肘以下心包经的位置,仔细找、肯定有。

28、 牙痛:合谷、手三里、外关、开风池。

 、合谷:食指第二掌骨中心针刺法:直刺0.5-1.0寸。

②、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阳溪上8寸、肘横纹下2寸。针刺法:直刺0.5-0.8寸。

        ③、外关:阳池上2寸、桡骨和尺骨之间。针刺法:直刺0.5-1.0

图片

30、 腹痛:足三里,上下巨虚、按揉膻中、

 、足三里:胫骨前缘一中指横指、犊鼻下3寸屈膝垂足取之。针刺法:直刺1.0-2.0、向下斜刺2.0-3.0寸。

②、 上巨虚:胫骨前缘,一中指、一横指犊鼻下6寸。

③、 下巨虚:胫骨前缘,一中指、一横指犊鼻下9寸。针刺法:直刺0.5-2.5寸。

31、 面瘫:手三里、外关、神门、足三里、开精明,翳风。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阳溪上8寸、肘横纹下2寸针刺法:直刺0.5-0.8寸。

②、 外关:阳池上2寸、桡骨和尺骨之间。针刺法:直刺0.5-1.0

③、 神门: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豌豆骨桡侧边缘。针刺法:直刺0.5-0.8寸。

 、足三里:胫骨前缘一中指横指、犊鼻下3寸屈膝垂足取之。针刺法:直刺1.0-2.0、向下斜刺2.0-3.0

图片

32、 胃肠:手臂胃肠区、上下巨虚、开中脘、

图片




、手臂肠胃区:就是按照全息图来,在下臂找对应点反应点最痛的部位。

②、 上巨虚:胫骨前缘,一中指、一横指鼻下6寸。

      ③、下巨虚:胫骨前缘,一中指、一横指鼻下9寸。针刺法:直刺0.5-2.5寸。

    33、 耳鸣:也扎风市,上中下各一针,用泄法。

 、风市:在大腿外侧中心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中指尖低处针刺法:直刺1.0-2.0寸。

34、 心脏病:左内关、膻中 、揉心腧 、至

 拍风门。

①、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仰掌取之针刺法:直刺0.5-1.0寸。

②、 膻中: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针刺法:平刺0.5-1.0

 35、脚手怕冷:按照颈椎腰椎的调理。

 36、药肝中毒:调理是手臂肝区、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丰隆、开肝区。

 、足三里:胫骨前缘一中指横指、犊鼻下3寸屈膝垂足取之。针刺法:直刺1.0-2.0、向下斜刺2.0-3.0寸。

       ②、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上髁后下方凹陷处针刺法:直刺1.0-2.0寸。

       ③、三阴交:内踝尖3寸、胫骨后缘。针刺法:直刺1.0-1.5寸。(孕妇禁针)。

       ④、 丰隆: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胫腓骨之间。针刺法:直刺1.0-1.5寸。

⑤、 手臂肝区:就是下臂全息对应区。

37、 上肢的病症:按照颈椎病方法调理。

 38、偏瘫:眼针、上下焦(患侧)5分钟抜针,再扎头针(健侧)手指扎4-5指针之间痛点,(健侧)要配合深呼吸进针,提捏风府、风池、拍打风门、殷门。

       39、 胃胀气腹泻:足三里、手臂胃区、开中脘。

、足三里:胫骨前缘一中指横指、鼻下3寸屈膝垂足取之。针刺法:直刺1.0-2.0、向下斜刺2.0-3.0寸。

图片



天枢配血海:是活血

太冲:理气

人体骨度折量寸

1、 腕横纹至肘横纹12寸。

2、肘横纹至腋后横纹头9寸。3、外踝尖至腘横纹16寸。 4、腘横纹至臀横纹14寸。 5、腘横纹至大转子股骨19寸。

同身寸测量

1、  拇指宽1寸。

2、 食指、中指、宽1.5寸。

 3、 食指、中指、无名指、2寸。

 4、 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3寸。 5、 五指并拢4寸。6、 针具刺法

7、 肌肉丰厚处:直刺90度。8、 胸背:斜刺45度。

9、 皮内浅薄处:平刺15度。

图片

排寒调理注意事项
图片
图片
01

 能量排寒每次调理的时间为45分钟~1小时。


02

排寒后禁止食冷饮。禁止喝凉茶、吃寒凉性的食物。一小时内不要喝水,两小时不要下水冲凉。


03

排寒后不能立即直接吹风、吹冷气。做完排寒调理后因为人体的毛孔会打开,所以要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寒。


04

排寒调理期间禁止房事。


05

 能量排寒调理原则上没有年龄限制,5岁以上的人均可,受影响的是人体本身气血的强弱。


06

  因为能量排寒调理可能会排出大量的寒气,请穿多一件内衣。


07

  调理前请穿可将上衣拉到手肘的衣服和能拉到膝盖处的裤子,尽量宽松一些的为好。


08

做完排寒调理后,有极少数人回去还会有排寒、排湿,或拉肚子等现象,这是正常的。


09

    排寒调理可以每天做,隔天做,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10

尽量每晚十点前睡下,不能熬夜。

道家天罡能量排寒疗法——针对人群
图片
图片
图片

湿寒体质

图片

身体内的寒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伤肾,引起肾阳不足、肾气虚,造成各脏器功能下降,血液亏虚。

肾在中医的五行中属水,水是灌溉、滋润全身的,当人体内这个水不足时,就如大地缺水一样,身体会干燥。

脏器也是一样,每个脏器都需要工作、运动,这种运动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润,就易摩擦生热。

最典型的是肝脏,肝脏属木,最需要水的浇灌,而一旦缺水,肝燥、肝火就非常明显。如果给肝脏足够的水,让肝脏始终保持湿润的状态,它就不可能干燥,就不会有火。

还有头面部也是最容易上火的部位。因为肾主骨髓、主脑,肾阳不足、肾气虚时髓海就空虚,远端的头部首先出现缺血,也就是“缺水”了,自然反应的就是干燥的症状,如眼睛干涩、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

再加上口腔、咽喉、鼻腔、耳朵又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器官,较容易受细菌的感染,当颈部及头面部的血液供应减少后,这里的免疫功能就下降,会出现各种不适,这样患鼻炎、咽炎、牙周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的概率就会增加。

又由于没有充足的血液供应,各种炎症很难治愈,就会反反复复发作,成为各种长期不愈的慢性病,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牙周炎、慢性中耳炎等。

当现代人不分季节大量误吃各种寒凉的瓜果蔬菜后,当人们在夏季长期使用空调后,当女士们为了显示身材尽量少穿衣服后,大量寒湿正悄然进入体内,自然肾火就越来越不足,虚火就越来越大。

而普遍都采用泻火、清火、降火的寒凉药物进行治疗,这就使得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

图片

宫寒
图片

可在女性的经、孕、乳、杂病等各方面有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如表现为月经期疾病的有:月经量少错后、闭经、经期浮肿、经期腹泻、痛经;

表现为孕期疾病可有: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宫外孕等;表现为哺乳期疾病可有:恶露淋漓不尽、产后腹痛等;

表现在妇科杂病可有:慢性盆腔痛、子宫内膜异位症、阴道炎、不孕等等。

中医判断寒气的其他全身表现还可有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怕冷、手足发凉、腰酸腰凉、性欲淡漠、大便稀溏,舌质黯淡,苔白,脉沉濡等。

图片

胃寒
图片

胃寒的主要病因与饮食习惯有关,如饮食不节,嗜食生冷等。经常冷热食物一起吃,吃饭不按时或者饥饱不均,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胃寒。

再加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造成脾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中医认为本证的形成原因主要有:脾胃阳气虚衰;腹部受凉;过食生冷;劳倦伤中,复感寒邪,导致阴寒凝滞胃腑。

胃寒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许多胃病病人不敢吃冷、凉的食物,气温下降,则会出现胃痛、腹泻等。

图片

图片

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当脾虚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湿的代谢失调,也就是说湿气代谢不出,留滞体内,形成湿邪而致病。

临床上所谓的湿盛,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

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

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则脾就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因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