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只有善念和恶念的偏执

 大山的山q7npa6 2023-08-19 发布于湖北

庄子对惠子说:你看你一天到晚和人家辩论,把自己累的不行。辩论过后,自己靠在梧桐树下面就睡着了,何必要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辛苦?你和别人争辩,即便你赢了,就说明你是正确的吗?即便别人输了,就说明别人是不正确的吗?你所争论的,你所辩论的。都是你的情绪化所带来的那种错觉。所以,你要做一个'无情’的人。

惠子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庄子说:你理解偏了,无所谓于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庄子的这句话信息量特别大,他首先说,我所谓的无情,就是没有那种好恶之心。没有好恶之心,就不会带来那种情绪上的偏执,就不会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就不会耗散自己的精气神。

在庄子《至乐》篇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咸池九韶之乐,张之于洞庭之野。鸟闻之而飞,兽闻之而走,鱼闻之而下入,人卒闻之相与还而观之。

咸池、九韶之乐。这是宫廷音乐,是一种高雅的音乐。

黄帝在洞庭之野,演奏咸池九韶之乐,鸟听了觉得是一种干扰,觉得是一种烦扰,会飞得更高,逃避得远远的。

四足的兽听了以后也会逃之夭夭。

鱼听了也会沉到更深的水底。

人卒闻之相与还而观之。可是人听了以后,觉得兴犹未尽,即便走远了,还会转过头来再去听一听,再去回味一下。彼必相以异,其好恶故异也。

产生这种截然不同的感觉,那都是因为,人首先在内心树立的那种好坏的标准,树立的那种是非的标准使然。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者,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毛嫱和丽姬在古时候那是响当当的两大美女,仍然是鸟见之高飞,鱼见之深入。那到底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呢?

都是因为感觉的这个主体不同。而导致结果完全相反。

因此,庄子说:不因好恶内伤其身。

如果没有这种好恶的情绪,它就伤害不了我们。

那么,怎么能够一点一点地剥离这种偏执的情绪,就要归于生命的本真。这就是庄子说的“常因自然不益生也”。

常因自然,这个'自然’就是生命本来的样子,生命本来的样子它是可以包容的,它是可以兼容的,它可以无所不容。

庄子在《徐无鬼》篇举了一个被流放到越国的囚徒这样的例子,充分的说明了人的灵魂,生命的本身是可以兼容万物的。

一个人被流放到越国,去了几天以后,一旦遇到故交,遇到比较熟悉的人,那是高兴的不得了。去了半个月以后,哪怕遇到原来曾经一面之交的人,一面之缘的人,他也会兴奋半天,等被流放了一年以后,他哪怕见到和自己国家的人,长得相似的人,长得相像的人,他都会珍惜的不得了,感觉到喜悦充满了内心。当他被流放到没有人烟的地方的时候,每天就和遍地的荆棘相伴,就和野猫、黄鼠狼相伴。这时候,他哪怕听到有像人走路的那种脚步声,他都会喜出望外,都会喜极而泣。

这就说明什么?当我们的生命中去除外在的干扰的时候,去除外在认知障碍的时候,我们的生命是可以兼容万物的,可以包容一切的。

好,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