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关键:中年振基论,你听说过吗?

 观风云再起 2023-08-19 发布于浙江

  我们身边不时爆出这样的新闻:年仅55岁!知名上市公司企业家突然去世;资深技术专家、骨灰级程序员突发心梗逝世,年仅47岁;41岁知名演员因心梗去世。

现代研究表明,人类在30岁以后,大约每增加一岁,功能减退1%,40岁以后骨质含量开始下降,激素水平呈现下降,元气开始不足。所以才有人说“40岁开始,身体呈断崖式衰老”。

不可否认的是,人到中年,40-50岁的年龄已进入“生命高危期”,对人体这架机器也应该大修一次了。

早在中国古代,中医就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年四十,阴气自半,起居衰矣”。认为中年元气虚衰,生理机能开始衰退。此时若不及时补充元气,人便会很快衰老。因此便有"四十不补,五十受苦"的说法。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兴论》中提出“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然再振根基,尚余强半”,并以国运中兴类比,言“国运皆有中兴,人道岂无再振”,即“中年振基”思想。其思想核心在于人至中年阶段应主动有所作为,防范未然、调摄养生,方可预防早衰、延年益寿。

然而,男性和女性在中年养生调摄上应该各有侧重。

女性养生“首重阳明”

中医认为人体由盛极转衰的始动环节,男女两性是各不相同的。在女性则以阳明衰为主,张景岳指出:“女为阴体,不足于阳,故其衰也,自阳明始。”

中医通过几千年的医学实践观察到,女性衰老开始于中年期,其始动环节正是由于足阳明胃和手阳明大肠二经的功能紊乱,而前者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后者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二者功能紊乱则必然导致人体内的代谢紊乱,是衰老的基础。所以阳明经对于女性来说十分重要。

其一、阳明关乎后天化生之源。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化生之源,肾中阴精亦赖于后天的不断充养。

《素问·灵兰秘典》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大肠为传导之官,又主津。《灵枢·经脉》指出:“大肠,手阳明也……是主津液所生病者。”

脾与胃关系密切,成无已注《伤寒论·辨脉法》云:“脾,坤土也,坤助胃气消磨水谷,脾气不转,则胃中水谷不得磨消。”由此可见,阳明脉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阳明脉衰是脾胃虚衰的反映。

中年女性肾气盛极而转衰之时,全仗阳明健运,吸收精微,使五脏滋荣,元气得继,才能却病延年,否则将五脏失和,变证迭起。

其二、阳明经直接关乎面容。

女性一般从35岁左右开始阳明经脉的脉气衰少,面部开始憔悴,头发也开始掉的多了;42岁左右,三阳经的脉气都衰少了,不能上荣于面,那么面部就全部憔悴了,头发也开始白了。

头面部为诸阳之会,诸阳经皆上于面部,尤其是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行于整个面部。所以面部的供血主要靠胃经,所以颜面的光泽、皮肤的弹性都由胃经的气血是否充足所决定。

衰老由脸上开始,是因为胃经的气血亏虚造成,我们可以坚持敲打大肠经和胃经,或针灸足三里等穴位,就可以有惊人的改观。

其三、阳明经与乳腺健康有关。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足阳明经从乳房循行而过,故乳房疾病与胃相关,调理阳明胃腑和降的机能可治疗乳腺增生类疾病。并且冲脉为气血之海,上行为乳汁,下行为经水。而“阳明胃气为冲脉之本”,所以调理好胃经,有助于冲脉的运作,月经的通畅,避免乳腺癌等疾病。

进入绝经期后,阳明经的病变导致里热便秘,影响排毒,更是疾病的温床,不利于中年女性的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女性要健运阳明,一方面切忌一味呆补,动辄人参或燕窝等一派补益之品,因为阳明属六腑,“六腑者,传化物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另一方面又切忌苦寒通下,避免寒凉之品,如大量水果、西药、滥用减肥药,否则会更伤阳明气机,变证丛生。因此,健运阳明重在调理中焦气机。

男性养生首重肾气

张景岳在肯定“以人禀赋言,则先天强厚者多寿,后天薄弱者多夭”的同时,又十分强调后天的保养作用,十分重视中年保养,撰写了强调中年复兴的“中兴论”,并指出“肾精为本、阴阳互济”的调养方法。

肾气分阴阳,即肾阴(“元阴” “真阴”)、肾阳(“元阳 ” “真阳”),为五脏阴阳之根本。肾精充足与否与男性的健康关系极大。

其一、扶阳补肾

张景岳十分重视真阴、真阳,对于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观点,针对性地提出“阳常不足,阴本无余”之论,创立以命门兼具水火为特点的命门学说,被后世称之为温补派的补肾派。

他提出“扶阳不忘补阴,补阴不离扶阳”之原则,《景岳全书》载“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 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 而源泉不竭”,体现了其“育阴以涵阳为度,补阳以配阴为尺”、阴阳互济之重要思想。

其以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泻为基础,补阴药与补阳药同用,创立了补肾之名方右归丸、左归丸。

其二、节欲保精

《类经·摄生类》云:“欲不可纵,纵则精竭。 精不 可竭,竭则真散……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如果房劳过度,则势必肾精亏损、阴损及阳,最后形成阴阳俱损。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认为:放纵情欲,必然导致早衰和短命。孙思邈尤其反对“兼饵补药,倍力行房”者,认为那会使人 “精髓枯竭”,“惟向死近”。

对于放纵情欲,元代医学家李鹏飞指出:房事太滥,会使真元耗散,髓脑枯竭,肾虚阳痿,耳聋目盲,肌肉消瘦,齿发摇落

孙思邈《千金方·房中补益篇》提出: “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闭精不泄, 若体力犹壮者,一月一泄。”

就是说, 20岁的人,4日过一次房事就可以了;每过十年,依次递减;到60岁时一般就不再过房事,身体好者,可以每月有一次性生活。

其三、肝肾同病不可不察

《质疑录》云:“肾者,肝之母;肝者,肾之子。肾肝同病,乙癸同源之义也。”从而提出了“精藏于肾而非生于肾”“肾虽藏精, 其治在肝”。

所以对于男性来说养肝尤其需注意,决不可嗜酒、熬夜、暴怒等伤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