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道德经》(51)—— 第四十二章:…

 在下不敏 2023-08-20 发布于四川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大家好,本期我们接着来读《道德经》的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什么是道?道即是“气”,即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且永不停息的化生万物的那股“气”。

而一、二、三呢,则是指这股“气”的变化过程。无论是宇宙的形成,或是所有人、事、物的生成、变化,无非皆是这股“气”经过一、二、三过程的变化,变化为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能感知的东西——万物。

所以,无论“一”是否是指太极,“二”是否是指阴阳,“三”是否是指阴阳合和,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明白万物皆是由这股“气”的变化所产生。

比如宇宙、天地、人类,以及其它动植物、生物等等,再比如石头、水、空气,以及其它财物等等,举例举到这,大多数人都还能理解和接受,但如果说我们的感受、念头、思想、情绪、觉知等等也都是由这股“气”的变化所产生,我们还能理解和接受吗?

很多人说老子的《道德经》是讲天道,而儒家则讲人道。其实天道与人道本就是一个道,都是由同一股气所生。因此,无论是老子的《道德经》,还是儒家的《大学》、《中庸》,都是在讲这股气的变化,只不过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而已,老子偏重于由形而上至形而下,而儒家偏重于由形而下至形而上,总之都是要我们去体悟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的真相,最终觉悟我们内在本性的圆满与俱足。

因此,这里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就是要我们知道,真正主宰我们人身或人生,乃至社会、国家、天下等等,绝不是那些有形有相的东西,而是那股无形无相的“气”。接着老子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万物皆有阴阳两个面向,正向的称为阳,反向的称为阴,正向的阳与反向的阴经过此消彼长的变化,产生一种“动力”(反者道之动),这种“动力”老子称其为“冲气”,这种“动力”既无不及,也不过度,所以就称其为“和”。

因此大道长养万物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阴阳的变动,靠的是阴阳变动且永远的“和”。

阴阳是如何变动的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一”指阴阳未判之时,即道处于静的状态,道要长养万物,就需要“动”,所以就有了“道生一,一生二”,可光有“二”即阴阳还不行啊,其此消彼长的变动还需要有一个规则(节度)啊,因而就有了“二生三”,“三”,阴与阳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达成“和”,阴与阳合“和”之后才有了“物”的出现,所以最后叫“三生万物”。

因此“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既是在阐释前面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是在告诉我们说,万物的呈现既要有阳,也有阴,任何的要此不要彼,其结果要么孤阴不生,要么独阳不长。不仅如此,阴与阳的此消彼长还需合乎一定的节度,即达至“和”。

如此我们才知道,原来人类的分别取舍,要这个,不要那个,要顺,不要逆,要高不要低,要贵不要贱,要尊不要卑等等,其实都是人为造作阴与阳的变动,都是在障碍阴阳之合和,因而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走向消亡。

因此人类所有的好恶分别、分别取舍,都是在干扰那股“气”的流行变化,都是在障碍生生不息之大道的造化,所以都是有为。

而如何才能无为呢?老子接着告诉我们说: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

意思说人们都厌恶“孤寡不”,而王公却以此自称。
“孤寡不毂”是古代王公自谦、自损的一种称呼。人为什么要自谦、自损?
因为要让内在的那股“气”能“和”。
孤、寡、不毂(不善)其本义都具有不好的意义,都是人们所厌恶的,不喜欢的,抗拒的,可人们为何要厌恶、不喜欢和抗拒它呢?因为它会给我们带来不好的感受。
前面我们说过,人的感受、念头、思想、情绪、觉知等等其实都是那股“气”的变化而形成,因此从“气”的层面来说,感受并没有好或不好的意义,它不过就是那股“气”的阴阳变化而已,如果我们不人为的去造作它,这股“气”就能圆满的发挥其本应该发挥的功用,但若我们去抗拒它,打压它,那么这股“气”只能逐渐走向衰亡。
因此,王公以“孤寡不毂”自称,其根本是要自己去顺从、臣服内在的那股令人感到不舒服的“气”,让“气”自然的流行,而不是为其流行设置人为的障碍,因而“冲气以为和”才是王公自谦、自损背后的真谛。
由此我们才知道,道家的清静无为,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佛家的慈悲喜舍等等文字的背后,其实都有着同样的一个根本,一个主轴,那就是内在的那股“气”的自由自在,即未受任何的人为干扰和障碍,因而人的本自俱足的性才得以自然显现,显现为清静无为,显现为仁义礼智信,显现为慈悲喜舍……。
因此,离开内在的“气”的自由自在这一主轴,所谓的清静无为,所谓的仁义礼智信,所谓的慈悲喜舍不过都是人们好恶分别的产物罢了。
所以“孤寡不毂”发展到后来,变为了皇帝才能使用的词,而仁义礼智信则成为人们私欲膨胀的遮羞布,清静无为、慈悲喜舍成了精神高尚的象征……。
所以老子在第十九章中提出三绝三弃,即“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老子这里弃绝的并非圣、智、仁、义、巧、利本身,弃绝的是失掉内在根本而徒有其表的圣、智、仁、义、巧、利。
很多人将1840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百年耻辱及落后归咎于中国的儒释道文化,认为中国之所以科技、军事等落后,完全是因为人们受中国儒释道文化影响太深。
但愚以为事实恰恰相反。中国之所以落后,恰恰是因为能真正读懂儒释道经典的人太少,特别是那些身处高位的君臣们,被经典中的文字所障碍,反而使老祖宗们所留下的经典成为了限制人们正常作为的教条,或者干脆将其作为满足自己私欲的遮羞布,从而导致在列强大肆掠夺的情况下,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以及有效的回应,故而导致国家的衰落。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意思说所以万物或因为被损而受益,或因为受益而招损。

损之而益”、“益之而损”说的是现象,而这一现象背后的根本,就在于万物的呈现皆是大道的造化结果,皆来自阴与阳的此消彼长的变动,因此损了必然会有益来补上,益了必然会有损来消减,因为大道造化的规则是“和”——“冲气以为和”。

比如人吧,如果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温室中,在细心呵护中长大,这看来似乎是益,可一旦踏入社会,才发现原来和风细雨并非这个世界的全部,更多的是“风刀霜剑严相逼”。

再比如赚钱吧,有的人为了赚更多的钱,采取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方式来增加收入,这时看起来似乎是益,可这样的益能维持多久呢?很快就会因为缺乏诚信让自己赚钱之路越走越窄,最终无钱可赚。

所以,损也好,益也罢,不过都是大道造化的呈现,没有绝对的益,也没有绝对的损,万事万物皆是损中有益,益中有损,人所能做的,就是对损不抗拒,对益不追逐,从而避免人为的制造损。

正如《尚书》所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意思说上天给予人的损,人还可以有办法避开,但若是人自己给自己制造的损,那就只能是自食其果了。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

意思是说“强梁者不得其死”这句话是前人流传下来教导人们的老话,今天我也借用这句话来教导大家。

“强梁”,强如房屋的梁,梁对整个房屋具有支撑作用,可见其力之强。在这里“强梁者”比喻我们人为干扰、障碍道的造化的一种有为。

一个自恃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大力士,总是不服任何人,总想与敌手一决高下,没遇上真正的高手还好,一旦遇上真正的高手,其下场一定非常惨。

而人类的有为,就如这个大力士一般,总是与大道的造化进行着不懈的争斗,可怜的我们根本不知道大道的造化有多么的俱足及圆满,根本不知道我们的那点力量与大道的造化相比,就如自不量力的蚂蚁要与人类一决高低,所以老子说“不得其死”,即死于自作孽的意思。

吾将以为教父

“父”,父为子之源头,本根,所以这里的父并非父亲的意思,而是本源的意思。

因此“吾将以为教父”的意思是说,我将以此作为根本,作为主轴来教导人们。

那么这个根本,或者主轴是什么呢?

无为。不干扰、障碍大道的造化,不与大道的造化争高低,其实也就是拿掉内在分别取舍的心,顺从、臣服于大道的造化,让内在的那股“气”自然而然的“和”,就是无为的真义。

好了,本期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