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孩子脾胃虚弱,所以老生病,怎么办?”这样养,脾胃会好的

 为什么73 2023-08-21 发布于北京

“我的孩子脾胃虚弱,所以老生病,怎么办?”这样养,脾胃会好的

原创 关注你和孩子的 羊爸爸 2023-08-19 08:55

“我的孩子脾胃虚弱,所以老生病,该怎么办?”

经常听到妈妈们这样问。言下之意是,孩子老生病,长得瘦小,都怪脾胃虚弱这个罪魁祸首。要是脾胃不这么虚弱,那不就能该吃吃该喝喝,随便怎么折腾都不影响生长,也不容易生病嘛。

但是脾胃也很无辜:我也不想这么虚弱呀……

细想一下,脾胃真的承担了太多。原本它也是正常运转的,但因为那一口一口的蛋糕,糖果,海鲜,烧烤,冰淇淋,寒凉水果……加上有时候肝生闷气了,再欺负两下……它就日复一日的衰弱了。

再然后,它越虚弱,身体的能量供应就不及时,抵抗力也就下降了。连带着,我们越来越容易生病。

所以,脾胃虚弱只是个结果,归根究底,脾胃虚弱和爱生病的原因,还是藏在我们平时的吃喝拉撒睡情绪当中。


从饮食和二便
观察孩子脾胃虚弱的原因

我们可以从饮食上去观察是否适合孩子的脾胃。

图片

有的孩子身体有长期的积滞,动不动就舌苔厚腻,有口气,睡觉磨牙翻滚等等,可以回想看看,是不是平时给孩子吃的太油腻,太难消化,或者一顿吃了太多了呢。

这时候需要适当做个减法,清淡饮食几天,增加一些活动量,做一些消食导滞类的推拿手法,比如顺摩腹,逆运内八卦,清大肠,下推七节骨等等,给肠胃一个喘息的机会。

有的孩子,因为过去的错误喂养或者治疗伤到了脾胃,已经忌口很久了依然消化不好,大便总有食物残渣,妈妈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种时候可以反思一下,补脾的动作做了吗?

一味忌口并不能让脾胃的运化能力提升,需要有意识的增加一些健脾的调整,比如多接触大自然,吃一些益气健脾的食物,五指毛桃,四神汤,八珍粉等等,也可以做些适合脾肺肾虚的推拿手法,摩腹,捏脊等等。


图片

也可以看看二便。

脾胃虚弱的孩子多数大便都不是太好。有的长期便溏,有食物残渣,有的相反,动不动就干结羊屎蛋。小便也偏清长,有时候没喝水也有很多小便,说明孩子整体是偏虚寒的状态。

长期便溏的,多半提示身体里有很多无法运化的水湿,看下平时是否吃了太多水果酸奶,有的妈妈喜欢有事没事就喂点水,喜欢吃甜食等等,这些都是容易生湿的行为,可以及时改正。

而大便干结的,根本原因还是脾肺功能弱,食物运化不及,久存肠道,吸干了水分,或者肺气弱无力推动大便排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是否平时孩子有憋大便的习惯,或者长期积食没有及时导滞,吃的过于难消化,这个季节暖气太足导致体内津液稀缺等等。

看着简单,但都是很细节很琐碎的问题,需要爸爸妈妈们细心加上耐心,平时多留意,才能找出问题所在,错误喂养都改正过来以后再去谈补养的问题。


调脾胃更重要的是
给孩子正确的生活方式

虽然每个孩子基础体质,病史习性各不相同,但正确的生活方式却是相似的。实在没有头绪的爸爸妈妈们,可以试试这些建议哦。

1. 早睡早起。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天地间的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才能最大程度养好身体。一般来说,这个季节孩子要在9点前熟睡,也就是最晚8点半就要关灯准备睡,3岁前的孩子甚至需要更早,最好8点前。早上太阳出来以后起床,这个时节天完全亮基本在7点左右,可以7点以后起床。

2. 饮食根据当地当季,固定好一个基本规律。
原则是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大家都知道五谷为养,小朋友不要吃的太多太杂,比如早餐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1-3种主食,有的地方偏面食,有的地方偏大米,那么根据情况选择就好,搭配一些简单的蔬菜点心等;午餐可以丰盛一些,增加些种类,2-5种菜色,消化情况还可以就荤素搭配,吃到全面的营养;晚餐做减法,早一些吃,吃清淡一些。

固定好一个规律以后,基本上就按照这个来,不要今天中餐,明天西餐,很多孩子脾胃没有好到可以无缝切换的程度,给孩子适应的时间。

3. 让孩子感受到爱。
不管多大的孩子,对爱的感受都是很敏锐的,哪怕是婴儿,他也能瞬间感受到爸爸妈妈是否情绪不好。很多高需求宝宝没有得到他们满意的爱的话,有时候会通过生病的方式来获得关注。

试着每天放下手机,抱抱亲亲孩子,少些责备,对他多说几句我爱你,陪她读几个故事,安抚入睡,答应的事情绝对做到,孩子获得的关注多了,内心满了,就会变得健康阳光起来。


脾胃的养护是润物无声的
图片

要有个心理准备:并不是做了这些,脾胃就能马上变好了。

经常碰到一些妈妈,刚刚调整饮食两天,就非常着急,都忌口了怎么大便还是不好啊?健脾的东西吃了几天,怎么还是容易积食啊?

其实,脾胃的养护是润物无声的,根本就没有那么一个绝对的方法,可以让人短时间就强健起来,更何况已经有过长期错误喂养的伤害,身体的调整恢复是需要时间的。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放平心态去对待。

我们能做的,就是从此以后顺应自然规律生活,学习一些正确的喂养思维,在孩子出现小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处理,而不是盲目焦虑。

慢慢的会发现,今年身体似乎比去年好了,今年上幼儿园请假少了呢,孩子变得活泼开朗了,大便正常的次数变多了,这些都是向好的表现。这条路虽然漫长,但却是我们和孩子共同的成长。


文 | 禾小苗
编辑 | 小雅
校对 | 叶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