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咸味药的秘密

 昀_紫云 2023-08-21 发布于内蒙古

大家好,我是昀_紫云。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五味中的最后一种---咸味。

—、咸味:软坚,补肾

咸味药第一个特点是软坚,可以软化硬物。举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冬天下大雪,车辆经过的路面都被冻住了,环卫人员在路面上洒了一层盐。不久,积雪将会慢慢消融。

盐,能让本来坚硬的冰,慢慢消融下来,这就是咸味能软坚的特点。这个特点,在临床上,都是可以用到的。

比如说,热邪灼烧人体的津液,导致肠子干涩,得不到滋润,就会出现干涩的粪便,就像是羊粪蛋,或者是栗子。这个时候,单纯地用大黄之类的苦寒药物,是很难将粪便排出体外的。

因为肠道里缺水,就像河道里水少,船走不了一样。好比江河没有足够的水量,不能航行。若是强行推动的话,很有可能会将船只甚至是河流都给撞碎。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芒硝。

使用了芒硝,不仅能缓解肠子的干燥,还能减轻大便的坚硬。那么,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芒硝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种盐,但是和食盐相比,这种盐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很少能被肠道吸收,所以会在肠道里形成一个很咸的环境,用西医的话说,就是渗透压很高。

然后,再将其它部位的水分,都吸入到自己的肠道里。因此,在短暂的一段时间里,肠子就像是被盐水浸泡过一样。如此一来,原本很硬的大便,就会变得柔软起来。大黄再用力推,就将大便给挤了出去。

除了软化干硬的大便,咸味软坚,还能用到几个地方。比如用海带、海藻来治疗甲状腺肿大;用鳖甲、牡蛎来治疗肝脾肿大。

但现在,单纯的甲亢,却是非常罕见的。这是因为,自从二十多年前,全国大力推广高碘盐之后,由于碘缺乏而导致的甲亢,基本上就没有了。

至于肝炎和肝硬化导致的肝脏和脾脏肿大,因为大家都没有太多的了解,所以这里就不多说了。接下来,就是咸味药材的另一个特性,补肾。

在中医中,以鹿茸、地龙、龟板、鳖甲为代表的动物类药,有一个很好听的名称,就是“血肉有情之物”。“血肉有情”,大致就是指,与植物不同,动物也有自己的情感,与人类的情感更加贴近。

因此,这种药材,对于人体的滋补效果,要远远超过草木。他们得到的滋养,也会更多。比如鹿茸,海马,都有滋补肾阳的功效;龟板和龟甲,就善于滋补肾阴。

如果我们注意到他们的味道,就会发现,那些血肉有情之品,大多都是咸的。这也难怪,鲜血中,肯定有盐分。因此,咸味中药具有“养肾”的功效。威味有两大特性,一是软坚,二是补肾,就不多说了。

二、淡味:渗利

按理说,中药的五味,酸苦甘辛咸,我们就都讲完了。不过,还有一个味道,很有特点,也很重要,我们这儿补充一下,就是淡味,平平淡淡的淡。

前面我们讲过的几种味道,辛味、酸味是一对,一个行散,一个收敛;甘味、苦味是一对,一个补,一个泻。

咸味和淡味,也是一对。我们炒菜的时候,盐放多了,菜就咸;放少了,就会淡。从作用上看,咸味能软坚,淡味能利湿。

淡味,在五味里不讲它,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淡味没啥味道,就像是一杯水。

不过,水也有它的功能。我们喝了白水以后,起码会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尿量增加,一次又一次地上厕所。而淡味药渗利之功效,也有类似效果。

典型的药,比如我们前面讲过的,茯苓。长在松树底下,能把水都吸进来。主要作用就是利水出于小便。

那这种利水的作用,我们上次讲苦味燥湿的时候,提到过,简单地说,如果湿邪的量比较小,我们可以用苍术、白术,这种燥湿药,通过健脾,把湿邪给燥掉。

但是,如果有太多的湿气,你的身体就会承受不住。这个时候,就必须要用一些清淡的药物,比如茯苓,来疏通水路,将体内的湿邪,从小便中排出。

这样会带来一个好处。那些湿邪,本来是从大便走的,在淡味药淡渗利湿的作用下,湿邪从小便排出去了,大便就能成形了。这就是中医对腹泻的一种治法,叫做“利小便以实大便”,你看这个作用,和上面讲的芒硝,把水液集中到肠道里去软坚,是不是刚好相反?好,关于淡味,我们先补充这么多。

中药的五味,我们都讲完了,但都是单个味道来讲的。那假如两个味道放在一起,会有怎样的效果呢?

三、五味相合

先看辛味和甘味放在一起,会怎么样。

辛味的特点是行散,是动,动的方向是向上、向外。所以,擅长祛除在表的寒邪,以及身体里那些郁滞性的邪气。甘味呢,性子缓,能让一切速度都变慢。

如果将这两种味道混杂在一处,必然会减缓辛味行散的速率。这将是一个怎样的结局?

我们讲过,辛味的行散作用,来自人体的刺激。这个刺激,就像用小鞭子抽一样,即使轻轻抽也还是会有点疼。所以,主要适合于那些有邪气,同时正气不虚的情况。现在加上了甘味,就相当于,小鞭子落下来的时候,是慢慢落下来的。所以,落在身上,基本上是不疼的,就相当于拍了拍。

不但不疼,拍完之后,还会给块糖吃,因为甘味本身就是甜的。那这么轻柔的动作,要赶邪气是太温和了点儿,但是如果是一个人阳气不够,用这种方式来鼓舞它,让阳气慢慢振奋起来,倒是不错的办法。中医把这种用法,叫做“辛甘化阳”,就是说,辛味和甘味放在一起,能化生出阳气。经典的例子,比如桂枝加甘草,干姜加甘草,都属于这种辛甘化阳的用法。

除了辛甘,还有酸甘。酸味的特点,是向内收敛,加上甘味之后,收敛的过程,也会变慢。

打个比方,就像青春期的孩子,性格叛逆,心里烦躁,老想往外跑,这时候,酸味药的作用,就像是把门窗都给锁上了,不让他出去。但是我们知道,一个人真想跑的话,靠关是关不住的。关得了一时,关不了一世,这时候,如果是把酸味和甘味放在一起,情况就有变化了。我们虽然也会对他出门做限制,但就不是那种很生硬的做法,而是去跟他交心,还不时地去鼓励他。

这样慢慢地,孩子心理会发生变化,他学会了安静地思考。这就会有一种阴柔的力量,来滋润他心里那股烦躁。这就是一个“酸甘化阴”的过程。

所谓的“望梅解渴”,也是如此。酸与甜结合,可以产生津液,起到滋润的效果。

还有一个常用的组合,叫做辛开苦降。就是把辛味和苦味放在一起,让辛味的行散和苦味的泻下,同时发挥作用。我们知道,辛味是向上走的,苦味是往下走的。

这样两面夹击,本来堵在一起的气血、食积,就很容易被松动了。

心下痞满,就是总觉得有东西堵在心口下面。治这个病,有一张经典方,叫半夏泻心汤,用的就是辛开苦降的方法。其中用干姜、半夏辛开,再用黄芩、黄连苦降,这样就能把堵在中间的气滞给打开了。

不过,这样的两组药,一个寒一个热,一个向上一个向下,放在一起会打架。还记不记得咱们之前讲过的一个味道,最擅长去调解冲突?就是甘味。所以,这个半夏泻心汤里面,就用到了甘草和大枣,这两个甘味药,来调解辛开苦降带来的冲突。

通过以上的实例,让大家体会到,如何将中药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具体如何搭配,才能起到最大的效果,等我们在讲方的过程中,会详细地讲解。

目前,我们需要了解每一味药物的特性和作用,以及它们的治疗方法。在下一节课程中,我们将深入了解一些特定的药材。

但是,关于五味的知识,我们还是要加一点的。那就是五味真假。

四、五味真假

所谓的真假,说的是这五味,有些是真的味道,有些不是,是根据中药的作用,反推出来的。

真的我们就不多说了,因为大部分中药,味道都还是比较真实的。就像甘草是甜的,黄连是苦的。我们再看两个不太真实的。

比如说,白芍。到药铺里,拿了两颗来,尝了一口,味道是苦的。不过,中医典籍里,记载有酸味,这又是为何?

还有葛根,是略带甜味的,有的地方把葛根打粉,像豆奶那样冲着喝。但中药书上说,葛根有辛味。

白芍的酸味,和葛根的辛味,都不是它们的真实味道。之所以书上会这么写,关键在于它们的功效。

白芍是经典的补血药,但苦味是不能补血的,所以古人就硬给它增加了一个酸的味道。

葛根能解表,还能升提脾胃的阳气,又升又散,这都是典型的辛味药特点。所以,即使吃起来没感觉,也给它安上了一个辛味。

这种根据药的效果,来反推味道的做法,会给我们一个提示:就是药的五味,作为中药的核心理论,并没有那么严格,里面是有一些例外的。

好在,现在的《药典》,对药材的真实味道,都保持着足够的重视。

比如白芍的气味,是苦、酸,微寒﹔葛根呢,是甘、辛,凉。都是把它们真实的味道放在前面,推测出来的味道,放在后面,这样让我们不会离真相太远。

中药的理论部分,到这节课就全讲完了。我们知道了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是以偏纠偏。古人发现中药作用的两条线索,是形态象和机理通。以及中药理论中,最核心的部分,四气和五味。

后面﹒我们就要正式进入到具体中药的学习了,希望我的笔记也能帮助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