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 少 无论是现代的司法制度,还是古代的司法制度,2天的时间处死一个人,显然不符合正常的程序。 秋瑾的牺牲,到底谁是背后的凶手? ![]() (图:秋瑾) 在历史的至暗时刻,总有些人在觉醒。 比如:徐锡麟。 比如:秋瑾。 1907年的初夏,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和秋瑾定下了“浙皖同时起义”的盟约,决定于7月6日皖、浙两省同时发动起义。 然而,到了7月6日的这天,徐锡麟在安庆仓促发动了起义。虽然他杀死了安徽抚台恩铭,起义还是失败了。 当天深夜,徐锡麟英勇牺牲,死前受尽了惨无人道的折磨。 那个时候,没有电话和手机,通讯不畅。浙江的秋瑾到了7月9日,才得到安庆起义失败的消息。然而,此时的清廷早就出动,到处搜寻革命党,并且得知绍兴大通学堂就是革命据点,而秋瑾就是大通学堂的负责人。 ![]() (图:徐锡麟) 7月13日下午,杭州派来的清军荷枪实弹地包围了大通学堂,秋瑾不幸被捕。 李钟岳就是这次围剿秋瑾的带头人,当时他任山阴和会稽两县的县令。出身于书香世家的李钟岳其实是秋瑾的粉丝,他非常仰慕秋瑾的才华和人品,也常常教育自己的儿子,要做一个像秋瑾那样的人。 这次接到上级的指令,去大通学堂围攻秋瑾之前,他已经尽自己所能去拖延时间了,好让秋瑾他们有更多的时间逃走。 7月13日的午后,绍兴知府贵福把李钟岳叫到府署,说:
身为朝廷的公务员,李钟岳无法拒绝上司派下来的工作。而且,再不去恐怕就要变成了同党! 即使这样,秋瑾到底还是被捕了。她苦心经营半年的光复军起义,还没有正式发动就被残酷地镇压了。 当天,秋瑾被关押在山阴狱中。 ![]() (图:李钟岳剧照) 对于犯人,审问是必须的,尤其是像秋瑾这样的革命党。可是,李钟岳敬慕秋瑾,迟迟没有开始审问。后来,在绍兴知府贵福的督促下,李钟岳才开始审问。 这次审问没有血腥,只是让秋瑾自己写写供词。于是,秋瑾提笔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聪明如李钟岳如何能不体会出这7个字背后的含义? 秋瑾此时心中对现实社会的无能为力,就正如李钟岳现在的心情一样。 这次'审讯'过程持续了2小时,室内寂静异常,形同会客。 这种温和的审讯方式已经被人告知了贵福。贵福大为恼火! 这贵福,是营镶黄旗人,根正苗红的八旗贵族。几年前八国联军侵华时,正是贵福带领着老佛爷和光绪皇帝逃到了西安,并鞍前马后地侍候着老佛爷。之后,贵福得到了重用。1906年,贵福的头上又被赏了顶戴花翎,出任了绍兴知府。 总之,贵福是一只忠实于清廷的狗狗。 狗狗最大的爱好,就是摇尾巴。这次遇到革命党的事件,贵福必须动动脑筋,多多立功,好向大清朝廷摇尾巴。 ![]() (图:剧照) 因此,李钟岳审问秋瑾,什么都没有问出来。他毫不怀疑这李钟岳在偏袒秋瑾,故意为秋瑾开脱。他想,按照李钟岳的个性,只怕事情会有变卦,到时候自己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于是,当天晚上,贵福就亲自去了一趟杭州。面陈浙江巡抚张曾扬,谎称秋瑾自己已经承认密谋革命。 张曾扬,1842年出生,是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同族侄曾孙。他通过科举的途径进入了朝廷,历任广东肇庆知府、福建盐法道、福建按察使、山西巡抚等职。这不,1905年,张曾扬出任任浙江巡抚。 这个家伙,虽然有学问却思想守旧,历来主张严刑重法。他说:
这就是他的工作作风。 他认为治乱要出重拳,特别是在经常有盗匪出没浙江这一带。 所以,当贵福说自己已经拿到秋瑾是革命党的证据时,他也没有按照制度进行复核,而是直接甩出4个字'就地正法'。 深夜,贵福赶回绍兴府署,立刻就召见李钟岳,出示了张曾扬给他的“尚方宝剑”,命令李钟岳立即斩杀秋瑾。李钟岳这次拒绝了贵福,他说: “供、证两无,安能杀人!” 贵福听李钟岳这么说,非常生气!他厉声训斥道: '此系抚宪之命,孰敢不遵?今日之事,杀,在君;宥,亦在君。请好自为之!” ![]() (图:秋瑾) 事情已经到了如此地步,看来,秋瑾的命保不住了,就算是李钟岳拒绝执行任务,贵福也可以要别人执行。 因为,上面杀人的手谕都下来了。 李钟岳知道和贵福争执没有任何意义,就心事重重地返回了县署。可是,脑袋都想破了,还是没有个两全之策。 那天的夜,是那么深,那么黑,伸手难见五指,李钟岳度过了他人生最煎熬的几个时辰。 7月15日凌晨3点,李钟岳将秋瑾提至大堂,说: '余位卑言轻,愧无力成全,然死汝非我意,幸谅之也。' 艰难地说出这句话后,李钟岳忍不住哭出了声,身边的吏役也都'相顾恻然'。最后,秋瑾提了3个愿望。 1、写封家书。 2、不要枭首。 3、不要剥出衣服。 李钟岳其实只是个办事的,他答应了秋瑾最后面的两个愿望。 就这样,凌晨4点,在贵福心腹的监视和催促下,李钟岳不得不押着秋瑾步行至绍兴轩亭口。 本来,秋瑾是不能在这里行刑的,因为这轩亭口其实是专门斩杀江洋大盗的地方。 但是,贵福等不及了。 晨曦初露的轩亭口,秋瑾面色平静,身影单薄,脚步却很坚毅。一代女杰,就这样英勇就义了,年仅32岁。 ![]() (图:秋瑾赴刑场) 有人说,秋瑾是孤独的启蒙者。 不,不是。 秋瑾被害后,浙江官府遭到了社会各界的口诛笔伐。《申报》、《时报》等报刊上舆论一遍! 张曾扬更坐立不安,急忙逃离浙江这个是非之地,后又称病辞职,回到老家过余生。 而贵福在大清灭亡后,隐名埋姓了5年。 李钟岳,在秋瑾被害百日后,自缢身亡。'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他始终走不出内心的阴影。 4年后的辛亥革命,李钟岳没有看到,秋瑾也没有看到。但是,却有无数个像秋瑾一样的人在参与,在觉醒。 ![]() (图:永远的秋瑾) 三少说: 驰驱戎马中原梦,破碎山河故国羞。 秋瑾,是真正的革命者。 |
|
来自: Loading69 > 《同盟会/辛亥革命/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