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海忠金匮要略(三三七)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篇/小柴胡汤

 火帝养生_WSH 2023-08-22 发布于云南

六、呕而发热的治疗

【原文】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半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前面学的呕吐,不一定有发热,例如急性胃肠炎也不一定有发热。这一条文讲的是呕而发热,如果有呕吐有发烧,就用小柴胡汤来治疗。

小柴胡汤,大家都很熟悉,关键是要注意这个小柴胡汤的用量,柴胡(半斤),过去的半斤就是八两,按每两15克算,大约也有120克。我们现在很少有人用到这个量,一般我们用到30克,都已经觉得挺多的了。实际上,治疗感染性疾病,量一定是大,那个用上去,才会有效如桴鼓。为什么现在说中医治疗效果太慢,原因就在这里。张仲景明明告诉我们要用半斤,你却偏偏用半两,疗效从哪里来呢?

黄芩三两,相当于45克,这个量也是相当的大,人参三两,甘草三两,这两个也是45克,关键的是半夏,用量半斤,大约120克。这个半夏可能没有人敢用这么大的量,在医院里开方,开上12克都需要医生和家属签字,人家张仲景用到现在的十倍。要是现在有一个医生开这么大的半夏,可能去药铺抓药都不敢卖给你。

所以,不是中医没效,是你的量根本都没有用够量,效从何来。你用的根本就不是小柴胡汤,相当于是去半夏小柴胡汤,你用9克10克,和120克相比,等于没有用半夏一样,好象是拿来做药引子。而且在过去用半夏,根本就没有什么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就是生半夏。现在说半夏有毒,其实加上生姜,毒就解了,张仲景的生姜也是到三两,就是专门用来解半夏的毒,实在不放心,生姜用上四两,五两也没关系。

我们再来看小柴胡汤的煎煮方法,用水一斗二升,这个量很大的,煮到六升,把药滓去掉,于同煎取三升,这就是久煎浓煎了。煎煮的时间长,这也可以去掉半夏的毒。所以,这样煮出来的小柴胡汤根本就没有毒了。一天服三次,一次服一升。

只要看到这个药方,现在可能没有哪个药房敢调节这个量,也要看这个医生是不是能够把握好,另外,一天吃三次的时候,哪个量也没有那么大了。但是,在临床也还得考虑现在的法律法规,这个量开成三份,先让他吃第一副,半天吃完,看看怎么样,没什么事,第二副接着吃,这样吃下来,也是这个量,但是,每一个方子的量看起来就没有那么大了。例如附子的量不能开大,最多三克,那么我们就变通的,附子三克,川乌三克,草乌三克,炮附子三克,这样加起来,也不少了。所以,这就是变通,既要符合法定的剂量范围,然后又能达到治疗的目标。有这些限制,也只能用这些变通,不然达不到疗效。

【要点延伸】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的启示:①久煎;②浓煎;③缓投;④足量安全。

“呕而发热者”是我们现代临床上的什么病?其实,大家一想就能想得起来,这是一个常见病:①发热性上消化道感染(急性胃炎、胆系咸染),因为只有呕,没有肠鸣,所以,只能是上消化道的感染,一般见于急性的胃炎,胆囊炎;②发热性自身免疫病影响胃肠功能的疾病,也会出现呕而发热。这是在临床上常见的呕而发热的两大类疾病。

我们前面学了半夏泻心汤,这里学了小柴胡汤,我们来看看这两个方子的差别在哪里?

小柴胡 汤:   柴胡、生姜、黄芩、人参、半夏、大枣、甘草

半夏泻心汤:黄连、干姜、黄芩、人参、半夏、大枣、甘草(炙)

生姜和干姜的差别,甘草和炙甘草的差别,柴胡和黄连的差别,这相对比下来,小柴胡汤和善存泻心汤,就是柴胡和黄连的差别。这样一来,这个方子就好记了。找到这个差别以后,我们就应该考虑,到底应该选择哪个方子?

对比的启示:柴胡长于去各种发热、黄连长于去湿热。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发热都可以选择小柴胡汤,但是,黄连是长于去湿热的,如果是湿热比较重的时候,也可以用半夏泻心汤,也可以用小柴胡汤加黄连。这样一来,我们就把这个方子学活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