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浅薄?颠覆固有偏见,重新认识真儒家

 渐华 2023-08-23 发布于山东

曾子问孔子:夫子,你的道,到底具体是什么意思啊?孔子解释了半天,总结了一句:“曾参啊!我的道,是一以贯之的”。曾子回答:明白了。孔子出了门,大家问曾子,你明白夫子讲的是什么意思了?曾子说:夫子的道,就是忠恕而已啊。

《论语》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子不愧是被孔子打骂愚孝的人,没入孔门十哲,这灵性慧根真是一言难尽。幸亏《论语》等儒家经典只是记录孔子讲的话,要是让这些弟子解读,能解读到八姨妈家去。

喜怒哀乐之未发,忠恕是已发的具体概念,显然曾子理解的太浅。这其实和锄头以前理解的儒家差不多,仁义忠恕,鸡汤罢了,浅薄。但后来发现,是我浅薄了。

同样《论语·卫灵公》里还有和子贡的对话: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现在通行对“一以贯之”的解读,是指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始至终都不改变,基本等同于一贯如此。这种解释是有问题的。

那么“一以贯之”到底是什么意思?怎么这么牛?以至于孔子屡次强调,认为自己的所有学识就是一个“一”贯穿起来的?

“一以贯之”是文言文常见的倒装句,实际应该是“以一贯之”。一以贯之和以一贯之有区别吗?有!因为这个“一”,是《道德经》里“道生一”的一,“得一”的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孔子为什么“多学而识”?圣人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但是这还不够,“博者不知”,知识再多,如不能博学见真,那充其量只是个大号的硬盘。孔子最后成道,有一个人,一本书,起了关键作用。

儒家浅薄?颠覆固有偏见,重新认识真儒家

颠覆一,儒道同源

一个人是老子,一本书是《周易》。

老子和孔子,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是见过面的,而且这两人的关系,基本可以认定为师徒关系。虽说圣人无常师,但老子,无疑是所有人当中对孔子影响最大的。只是他们当时都不知道,日后他们一个将被称为道家鼻祖,一个被称为儒家祖师。

老子对孔子的影响无处不在,比如两个人都喜欢研究婴儿,为什么呢?因为婴儿是人的初始,所谓赤子之心,就是意识之未发。他们其实是在研究心/意识的本源。

这段历史,锄头还会专门再写一篇文章,现在我们只需知道,他们的理论是强相关。读懂《道德经》,儒家经典你可以一遍过,后世哪里翻译对了,哪里又是误读,一览无余。

所以《大学》根本不是什么“大人之学”,它的正确名字,是“道学”,因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所以“君子慎独”,也不是什么“君子不欺暗室”这种迂腐做派,而是兼听则明,是“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儒家的“反者道之动”。

“亲民”,也不是“新民”,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儒家的“冲气以为和”、“以百姓心为心”。

同样,“中庸”也不是折中或者什么恰到好处,有兴趣可以翻翻前面的文章。中是无,庸也是一种无。庸是平凡,但孔子认识到了平凡的非凡。

儒道根本不应该割裂,也不能割裂,一割裂,就错了。诸子百家,同样也不能割裂,所以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在这点上犯了大错,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在这点上要稍好一点,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大纲》要更好一些,对中国哲学感兴趣的,锄头推荐这本书。

但是不读懂《道德经》,终究不能登堂入室。其实我们中国古代只有一种学问,它的名字叫“道学”也可以叫“易学”,其他所有的学问,虽然名字换来换去,但都是在它基础上的延伸。广义上讲,人类也只有一种学问,叫“问道”。

格物致知,是为学日益,是兼听则明,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从天道学人道,从人道学己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以自然科学,指导人文社科。《易经》和《道德经》都是这么来的,是对自然观察的总结。当然格物,也包括人类社会的种种事物,不仅是自然科学。

心无外物,是为道日损,是闭目塞听,守中,守静笃,守住本心。《易经》和《道德经》和儒家经典也都是这么来的。应用今天的社会实践,就是以人文社科,约束自然科学的胡乱应用。人道是科学发展必须要坚持的东西,人,才是目的

后世的学者,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争议,即理学和心学之争,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孔子强调的是为学日益,老子强调的是为道日损,千万别被文字骗了,实际上他们自己都是博闻强记,然后去伪存真,找寻本质的。如果你不能穿透文字相,最好儒道双修。

如果你喜欢道家而不喜欢儒家,那么你既没懂道家也没懂儒家。

所以有许多东西,我们原来都理解错了,比如孔子研究经世致用,庄子研究出世无为。我们一直认为这二者是矛盾的,但其实他们一点都不矛盾:最大经世,就是出世,最大的出世,就是大隐隐于市;最大的致用就是无为,最大的无为就是最大的致用,此即无为而无不为。

我们这个世界,有许多本来并不矛盾的东西,因为道大和道小产生了矛盾,也就是量变引起质变。

这种矛盾本质是时间和空间引起的,也是人心的认知差异引起的。这两个问题是同等的,这就是道的相对性和绝对性问题,先天之道与后天之道的问题(又是一个深层话题,大家先悟一下,前面讲过一些,后期再详细讲)。

同样的,心和物,也不矛盾。

儒家浅薄?颠覆固有偏见,重新认识真儒家

颠覆二,心物同源一体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但如果你以为仁,只是人的仁心,你又错了。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毛主席《心之力》开篇第一句话,引用自宋代大儒陆九渊。你以为这一句是主席的霸气侧漏之语吗?不是的,主席在讲中国国学重要的思想成就之一:心物同源、心物一体,为后面思想的重要性做铺垫。(说毛主席反儒家,开什么国际玩笑,那是你没看明白。他反的是伪儒,近几百年没有比毛主席更儒家的人)

西方的唯物唯心之争,也是出了名的激烈。我们先简单的用逻辑来证明一下为什么心物同源一体。

如果唯物主义是正确的,那么世间的一切都是物,包括心也就是意识,所以心就是物;同理,如果唯心主义是正确的,那么世界的一切都是心的幻象,所以物就是心。

当然,这个证明十分粗浅和不严谨,后期我们再详细的从哲学和物理角度去探讨。没错,我们会讨论冯·诺依曼的意识假说。当物理学进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领域,传统西方哲学已经无能为力,国学的重要性凸显了出来。

但现在我们至少得出一个结论,心物是一致的,至少是一体的。国学理论认为,我们的心和世界上所有的物,都是由宇宙开始之前的“道”,发展而来,所以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心物同源一体,世界万物也同源一体。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第一层理解。

所以,中国国学根本就不是什么朴素唯物主义,它们既不朴素,也不唯物,而是华丽深邃,心物一体。虽然老子可能喜欢朴素这个词。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只接受了唯物主义教育。马哲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这种说法,让唯物主义者天生有轻视思想、文化、舆论的倾向。

然而唯心主义却在西方更受欢迎,尤瓦尔赫拉里在《人类简史》中说“国家是想象的共同体”,这本书在中国大受追捧,但实际上他的说法并不新鲜,其思想来源在西方素有传承,比如罗素说:舆论是万能的,其他一切权力形态皆导源于舆论。

类似言论比比皆是,更极端的,比如戈培尔说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比如CIA,“当我成为中央情报局局长后,我们说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而且还有完整的培训课程,这些都提醒大家,美国如何努力达到荣耀的时刻”。

所以西方国家其实一直有重视舆论控制的传统,比如孔子学院被关闭的事情。只是一个传播中国文化的学术机构,却让西方如临大敌。呵呵,什么言论自由,都是骗小孩子的。真正禁忌的话题是从来不可以碰的。

轻视舆论宣传,为后来的苏联的垮台埋下了伏笔。至于我们,“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马哲里面没有这句话,毛主席给补充了,只是现在执行的不太好。

大一点的企业家,都特别喜欢谈企业文化,你以为他们就是为了PUA你吗?不,当你站在一定高度,你一定会看到思想文化的力量。只是我们一直接受唯物主义教育,重实轻虚,产生了误解而已。为什么理工科技术宅总是被文科生支配?你说呢?

所以为什么稻盛和夫的企业培训总是坐满了人,他学的是王阳明心学,王阳明可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可怜啊,我们自己的思想文化居然要靠外国人来传播,自己人却天天喊儒家愚民。

实际上心与物同为一体,不可分割,无所谓谁决定谁的问题,也没有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他们同等重要,互相决定。这个问题看起来是文字游戏,但是产生的推论十分可怕。摧毁一个国家,不需要战争,意识形态足矣;摧毁一个人,打击他的精神足矣。此即为“上兵伐谋”。

心与物的一体性从很多方面都能看出来,比如说医学里的安慰剂效应,精神药物对精神的作用,心情能影响健康,健康能影响心情。这都是生命科学后期要研究的方向。所以三种说法,唯心唯物都不对,只有国学的心物一体是对的。

所以孔子的这个“仁”,不仅是人的“仁心”,还是宇宙万物的“本心”。额,为什么要扯这么大?是人的“仁心”不够用吗?是的,不够用。

儒家浅薄?颠覆固有偏见,重新认识真儒家

颠覆三,利己利他

人性,到底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现在社会流行的说法是,人的利他,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利己。这种说法,听起来十分有道理。那么我们不禁又要问,人再利己,终归要死,财富名誉,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种利己的本质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

《自私的基因》将利己说法推到了极致:我们的利己是其实是基因为了自己的延续,本质是基因的自私基因唯一感兴趣的就是不断重复地拷贝自身,以便在进化过程中争取最大限度地生存和扩张。由于基因掌握着生物的遗传密码,所以一切生命的繁殖演化和进化的关键最终都归结于基因的自私。

如果你只思辨到这一层,你当真了,那你将对人性绝望,接受那一套利己主义思维。某教授就这么沦为了公知。他说:听完道金斯讲述基因的故事,人类应该感到绝望。……在人性的世界里那么崇高和辉煌的舍生取义、视死如归,在一个所谓的客观世界里完全是不合情理的

《自私的基因》,人家查理德道金斯只是给书起个吸引眼球的名字促进销售,公知们却正儿八经去解读。你要真往下解,那么第一层是父母无恩,你只是父母欢愉的结果;第二层是反生命,生命无意义,生命只是自私的产品;第三层是反人类,人类的存在很荒谬,欲望的产物;第四层是反存在,一切的存在是大道私心的造物。

所以西方哲学界的怀疑主义大师大卫·休谟,连因果都怀疑,就是不敢怀疑人的同理心,他与孟子一样,认为“恻隐之心,人之端也”。因为怀疑同理心,本质是反人类。

只是反人类那应该先反自己才是,不然逻辑不自洽,所以公知必须双标。

同样是《自私的基因》的内容,我们换个角度,叫它《无私的基因》也丝毫不违和。你看,基因无聊的机械的复制自己,就是为了生命的延续,成就了生物链。为了自然的和谐,牺牲自己成就他人,这不是无私是什么?我们的生命不就是这种无私的结果吗?如果用人类的价值观判断,怎么着也算善,不能算恶吧。毕竟有人给你发点钱,你都叫人家大善人了。给了你一条命,你说人家自私,疯了吧。

所以公知的本质是浅薄,他们往往思考一半就不思考了,这就是为什么我老是叫他们为半山上的高人。我们继续追问,那基因的本质又是什么?它又为什么要延续?它是怎么来的?基因有意识吗?

基因的本质是大自然给生物的遗传代码啊,延续是它的使命啊。那基因有意识吗?国学认为有,世间一切皆有意识,因为意识的本质,是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世间万物,世间万物自带这种变化。先贤们给了它一个名字,叫“易”,也叫“道”。

大卫休谟说:“除非依靠一种特定的感觉,我们从来不可能有任何的意识;人只不过是由许多不同的感觉累积而成的一个集合或一个包裹,这些感觉永远处在一种快到无法想像的流动速度中互相交替汰换。”(所以西方哲学界也有真正的高手)

反着理解这段话,所谓的意识,它就是一种运动变化。行了,我们终于开始进入了中国先哲们的深层思想领域。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根本没有感情和善恶之别,无善无恶,既善又恶,善恶相生,是善恶的叠加态,不要用人类的价值观去判断。同理,基因也没有什么自私不自私,它就是在执行代码的指令。

这就是毛主席说的“天若有情天亦老”。

电视里经常放的台词,“老天爷啊,你怎么不开眼啊?”,老天爷开不了眼,庄子在《应帝王》里已经讲了这个故事,儵和忽为中央之帝浑沌一开眼,浑沌就死了。老天爷只能按自己的程序办事。(儵和忽,代表的是时间)

那么孔子不就错了吗?是的,在见老子之前,孔子是错的。但是被老子点化之后,同样的“仁”字,却对了。这个过程被庄子记录了下来:

孔子见老子前对所谓“仁义”奉若圭臬,见过老子后瞠目结舌,三月闭门不出。再次见到老子时说:“我终于得了。乌鸦喜鹊在巢里交尾孵化,鱼儿借助水里的泡沫生育,蜜蜂自化而生,生下弟弟哥哥就常常啼哭。很长时间了,我没有能按万物的自然变化的道理做人!不能按自然变化的道理做人,又怎么能教化他人!”老子听了后说:“好。孔丘得了!”

得了什么?请仔细品味上面这段话,有两层意思。孔子后来在《系辞传》中总结说:“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就是“上天有好生之德”,生命本身就是天地之德啊。“生生之谓易”,孔子拥抱了变化,拥抱了生命,让“仁”这个死概念活了过来,所以同样的“仁”字,内在本质已经完全不同了。

孔子,得了“一”!也得了“化”!

以前的“仁”,是寻常人眼里的“仁爱”,是鸡汤。现在的“仁”,是天地宇宙和人类的“本心”“本心”无爱,“本心”大爱!

这就是毛主席说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你读懂了吗?

儒家浅薄?颠覆固有偏见,重新认识真儒家

也就是说,《自私的基因》里面说的问题,中国先贤早在2000多年前就都想过了,不仅是孔孟老庄,墨子也说“天之爱天下之百姓”。“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法家阴阳家等都是直接默认,自不必说。

也就是说,大家一致认为,天地是有大德大爱的,是有最高智慧的,比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但是人类却不行,所以人要向天道学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第二层理解。

怎么学习呢?老子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学习天一样用编码让人类社会自发良好运行,即圣人垂手而治

下面就是各家的编码的过程了,所以归根结底,诸子百家都是码农。孔子怎么编码的呢?得了“一”,也得了“化”,当然以“一”贯之

字数有点多了,下篇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