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隋代,我国的“卷轴”书籍是如何被“册叶”书籍代替的?

 haior 2023-08-24 发布于重庆

隋朝的文化,是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文化交溶、互相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比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有长足的进步,在出版事业上又取得了新的成绩。

在隋代,我国的“卷轴”书籍是如何被“册叶”书籍代替的?

一、隋朝对书籍的收集

隋文帝重视文化出版事业,注意收集书籍。他采纳秘书监的建议,下令征求书籍,并规定:献书一卷,给绢一匹,校写定本后,归还原主。政府借民间异书抄录储存,藏书达三万余卷。这是隋朝出版事业发展的良好开端。

隋文帝死后,隋炀帝继位,池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但他在收集书籍方面,却继承了隋文帝好的做法,把秘阁藏书限写五十副本,并大加征书,藏于京都洛阳,编成目录。当时藏书达八万九千多卷,比西汉以来(包括东汉、三国、晋至南北朝)历代出书的总数还要多三千多卷。

在隋代,我国的“卷轴”书籍是如何被“册叶”书籍代替的?

在政府大量收藏图书的同时,各佛寺道院也有很多藏书。据《隋书・经籍志》记载:隋代曾普诏天下,“计口出钱,营造经像”,“并写一切经,置于寺内”,因此,民间佛经超过“六经数十百倍”,可见佛经数量之多。

二、隋朝写本和卷轴书籍的盛行

由于图书事业的不断发展,就需要抄写大量的书籍,因此这一时期写本书很盛行。当时代人抄书已形成一种专门职业,这种抄书的人叫做“经生”。同时还有许多写书出售的书店等。这就是隋朝写本风行的社会原因。

在隋代,我国的“卷轴”书籍是如何被“册叶”书籍代替的?

隋朝这种写本书的装帧形式是纸的卷轴。自从纸张广泛使用之后,书籍的原料逐步由纸张代替了丝织品。同样,书籍的装帧形式也由纸的卷轴代替丝的卷轴。卷轴书籍是用时可以舒展,不用时可以卷起来的读物。因此,它必须有柔软的材料,才能生产出这种形式的书籍。

春秋战国时用缣帛写书,但因缣帛价格昂贵,未能普及。只有当以纸张为书籍生产的主要原料时,卷轴书籍才代替了简策书籍,使书籍的出版发行历史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

到了隋唐时代,是我国卷轴书籍的极盛时期。据《隋书·经籍志》记载,隋朝卷轴的装饰极为华丽。隋炀帝嘉则殿藏书分三等,上品红琉璃轴,中品绀琉璃轴,下品漆轴。他用轴的贵贱来表示书的价值。

在隋代,我国的“卷轴”书籍是如何被“册叶”书籍代替的?

卷轴的形式来源于简策,简策书籍的计算单位是篇,卷轴书籍的计算单位是卷。我们今天书籍仍然沿用卷,这是由卷轴书的旧称而来。

我国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卷轴书籍,是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易经》、《老子》和《国策》。这是西汉卷轴帛书,与隋朝纸的卷轴书籍形式相似,但书籍原料不同。至于先秦的卷轴书籍,至今还未见到完整的出土物。

隋朝末年,特别是到了唐代,甘肃敦煌的卷子书,是卷轴形式的书籍发展的繁盛时期。它包括有佛经、道经、儒家经典、文字学、历史,医书、通俗词典以及诗、词、曲、日历,户籍、古ト等,它的文字有汉文、西夏文、藏文、梵文和古代中亚细亚各民族的文字等。

在隋代,我国的“卷轴”书籍是如何被“册叶”书籍代替的?

三、册叶书籍的出现

如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事务的日益增多,卷子书已不能适应需要,卷轴书籍的形式即被册叶书籍的形式所代替。这是由于人们学习书籍、查阅参考资料在不断增多,卷轴书籍的使用实在麻烦,一些字典等工具书,都写在几丈长的卷轴上,如果查找某句话,要全部打开卷子找,然后卷起来;再查找某个字,又要全部打开卷子,最后还要重新卷好。

为了适应使用上的需要,唐末就出现了“经折装”“旋风装”的叶子形式。当这种折叠书籍的折缝破裂,就成了散叶。到了五代、北宋时,为弥补上述缺陷,就出现了一版一叶的版面形式,把散叶装帧成册,这就形成了册叶书籍,完成了书籍的卷轴形式向册叶形式的过渡。

在隋代,我国的“卷轴”书籍是如何被“册叶”书籍代替的?

隋唐时期书籍装帧形式的发展变化,反映了当时生产水平、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研究书籍从卷轴形式向册叶形式的过渡,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书籍从旧形式向新的书籍形式演变的过程,这不仅对于研究隋朝的书史,而且对于研究整个出版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隋朝写本书代表作

在我国出版事业史上,隋朝虽然年代短促,但在书籍的出版上,也还作出了新的成就。一大批卷轴形式的写本书陆续问世,其主要著作家及其代表著作有:

陆法言著《切韵》。陆法言,隋朝音韵学家。隋文帝开皇初年,他与颜之推、萧该等讨论音韵学,于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作《切韵》五卷。《切韵》是综合古今南北多种语音、吸收前人韵书所有长处的一部巨著。该书出版后,六朝以来诸家韵书渐次消失,它成为考订古音及写作诗文的根据。隋朝音韵学家长孙纳言评论《切韵》说:“此制酌古沿今,无以加也。”这是确切的评价。《切韵》统一了书面的声韵,对隋朝的文化出版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隋代,我国的“卷轴”书籍是如何被“册叶”书籍代替的?

巢元方编《诸病源候论》。巢元方,隋朝医学家,曾任太医博士,隋炀帝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奉诏主编《诸病源候论》。该书五十卷,分六十七门,一千七百二十论,于医术洞明原委,是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著作。

刘焯和刘炫著《皇极历》、《稽极历书》和《论语述议》等。刘焯,隋朝经学家、天文学家。年轻时,和经学家刘炫一起学《毛诗》、《左传》和《礼》,与刘炫齐名时称“二刘”。文帝开皇时,刘焯中秀才,参与修国史,并参议律历。所创《皇极历》,对天文历、数学提供了新成就。《皇极历》首次考虑太阳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三次差内插法,以计算日月视运动速度。此外,刘焯还著有《稽极历书》、《五经述义》等。

在隋代,我国的“卷轴”书籍是如何被“册叶”书籍代替的?

陆德明撰《经典释文》。比刘焯和刘炫稍晚的经学家陆德明,在炀帝时复征为国子助教,撰《经典释文》三十卷。该书采集汉、魏、六朝音切及诸家训诂考证斟酌而成,是研究文字音韵和经籍版本的重要参考书。陆德明还另撰有《老子疏》十五卷,《易疏》二十卷。

隋朝画家展子虔,善画台阁、人物、鞍马,亦工远近山水,人称“有思尺千里之趣”。所绘《游春图》,为我国现存传世最古的名画之一。

在隋代,我国的“卷轴”书籍是如何被“册叶”书籍代替的?

​在隋朝的出版事业史上,《隋书・经籍志》是一部极有价值的著述。虽然隋书是由唐代魏微等人所撰,但《经籍志》所叙述的还是隋朝的事。《经籍志》还创立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成为旧目录书籍分类的标准。

唐朝以前的各代,在雕版印刷术问世之前,书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手工抄写。而到了隋代,经过前人的总结提高,写本的发展达到了最高峰。所以我们说,隋朝出版的图书是写本风行的年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