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IPO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核查10问,但实际问题更多

 whoyzz 2023-08-25 发布于湖北

问题 2.关于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

2.1

根据申报材料,报告期各期末,(1)发行人的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47人、28人、62人和93人,占当年年末员工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2.14%、10.11%、11.85%和 12.93%,研发人员 2020 年末下降较多,2021 年以来增长明显;

(2)根据保荐工作报告,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均专职研发人员;截至 2021 年末,公司研发人员专科及以下占比 38.71%,在发行人的工作年限 3 年以内(含3年)占比61.29%;

(3)报告期内,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分别为17.04万元、17.27、20.23 万元和 17.44 万元,大幅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请发行人说明:

(1)2021年及2022年新增研发人员的主要来源,来自于 外部招聘或内部转岗的数量及占比,新增研发人员的工作背景、学历情况、工 作岗位及主要职责,对应的研发项目及任务,认定为研发人员的依据及合理性, 研发人员数量是否与研发项目预算具有匹配性,新增研发人员的必要性;

(2) 发行人的专科及以下研发人员从事的具体研发工作,是否具备相关研发能力,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情况是否与行业可比公司相符;

(3)研发人员薪酬的具体构成,结合研发部门所在地其他类似企业的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同行业可比公司 研发人员薪酬分析发行人研发人员平均薪酬较高的合理性。

【回复】

一、发行人说明

(一)2021 年及 2022 年新增研发人员的主要来源,来自于外部招聘或内部转岗的数量及占比,新增研发人员的工作背景、学历情况、工作岗位及主要职责,对应的研发项目及任务,认定为研发人员的依据及合理性,研发人员数量是否与研发项目预算具有匹配性,新增研发人员的必要性

1、2021 年及 2022 年新增研发人员的主要来源,来自于外部招聘或内部转岗的数量及占比

2021 年末、2022 年末,公司的新增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 38 人、51 人,新增研发人员主要来自外部招聘,少量来自内部转岗,具体数量及占比情况如下:

关于IPO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核查10问,但实际问题更多

2021年末、2022年末,公司的新增研发人员主要来源于外部招聘,人数分别为31人、46人,占新增人员总数的比例分别为81.58%和90.20%;少量来源于内部转岗,人数分别为7人、5人,人数及占比较低。由于锂电隔膜的产品、技术研发和工艺创新过程不仅包括实验室阶段的产品设计、开发、分析,也包括大量与生产环节相配合的工艺及设备开发、改进及测试工作,该等转岗人员主要从制造部、品质管理部等部门调岗而来,在公司的任职年限较久(其中入职时间为5年以上的人数分别为5人、3人),在工艺和设备优化改进、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具有相关技术背景或具备技术胜任能力,且调岗过程经公司内部审批,符合公司所处的行业及业务特点,具有合理性。

2、新增研发人员的工作背景、学历情况、工作岗位及主要职责,对应的研发项目及任务,认定为研发人员的依据及合理性

(1)工作背景

2021年末、2022年末,公司的新增研发人员的工作背景分布情况如下:

关于IPO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核查10问,但实际问题更多

注:上表中“其他”系高端装备、建设工程机械等其他行业的工艺/技术/设备岗位的工作经验。

从工作背景来看,公司所处的锂电干法隔膜行业的行业壁垒较高,涉及高分子材料科学、纳米技术、机械设计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涉及技术领域众多,技术及工艺难度较大、设备精度要求较高等特点,且与下游电池、汽车领域的工艺技术协同开发联系密切,因此公司在招聘环节也会重点考察人员在隔膜/高分子材料/半导体行业,或者下游的电池、汽车等领域的工艺/技术/设备岗位工作经验。从从业经验看,公司新增研发人员中,曾拥有隔膜、高分子新材料或半导体材料行业的工艺/技术/设备岗位的工作经验的人数分别为15人、14人,曾拥有电池、汽车或电子行业的工艺/技术/设备岗位的工作经验的人数分别为11人、9人,应届毕业生分别为6人、18人;从工作年限看,2021年末的新增研发人员中,从业年限在5年以上的研发人数为24人,占比63.16%;2022年公司在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产品、技术工艺等研发需求的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考虑到研发团队年龄结构的合理配比,公司适当新增了较多应届毕业生进行长期培养,导致2022年末新增研发人员的从业年限在3年以内的人员增加较多。

(2)学历情况

2021年末、2022年末,公司的新增研发人员的学历分布情况如下:

关于IPO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核查10问,但实际问题更多

(3)工作岗位及主要职责,对应的研发项目及任务,认定为研发人员的依据及合理性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归集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7 年第 40 号)的规定,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辅助人员。研究人员是指主要从事研究开发项目的专业人员;技术人员是指具有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中一个或一个以上领域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在研究人员指导下参与研发工作的人员;辅助人员是指参与研究开发活动的技工。

公司对研发人员的认定系依据员工所属部门及具体工作职责来进行认定, 将专门从事产品研发、技术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以及专门从事前述研发活动管理工作的员工认定为研发人员,公司设有单独的研发部门,研发人员均来自技术中心以及涂覆事业部的技术组;按照具体岗位划分,公司的研发人员包括研发管理人员(研发总监、研发部长、研发主管等)和研发执行人员(包括工程师、技术员、高级工程师等)。研发管理人员负责制定总体研发计划及工作安排,对阶段内研发情况予以监督考核;并负责课题立项申报、开展实验研究、项目验收等;研发执行人员则负责研发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并向研发管理人员汇报相关工作成果。

2021 年末、2022 年末,公司新增研发人员对应的工作岗位及主要职责、参与的研发项目及任务情况如下:

关于IPO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核查10问,但实际问题更多
关于IPO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核查10问,但实际问题更多

从工作岗位来看,公司新增研发人员包括研发管理人员和研发执行人员, 以研发执行人员(技术员、工程师)为主。公司研发人员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锂电隔膜(包括基膜、涂覆膜等)技术的预研、攻关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测试分析、工艺技术优化改进、装置设备的测试优化等,工作岗位及职责均围绕研发项目和研发活动展开,认定为研发人员的依据具备合理性。

综上所述,2021 年末、2022 年末,发行人新增研发人员中,除了应届毕业生外,大部分拥有隔膜/高分子材料/半导体行业,或者下游的电池、汽车等领域的工艺/技术/设备岗位工作经验,学历以本科及以上为主,工作岗位主要为技术员及工程师,工作岗位及职责均围绕研发项目和研发活动展开,认定为研发人员的依据具备合理性。

3、研发人员数量是否与研发项目预算具有匹配性,新增研发人员的必要性

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项目预算总额和研发人员平均数量情况如下:

关于IPO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核查10问,但实际问题更多

2021 年以来,随着下游市场需求大幅好转、公司的经营业绩改善,以及产品研发需求的大幅增加,公司的研发预算金额也相应大幅增加。报告期内,单位研发人员的预算分别为 51.61 万元/人、52.17 万元/人和 49.38 万元/人,整体稳定,研发人员数量与研发项目预算具有匹配性。

2021 年末、2022 年末,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新增较多,符合下游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具备必要性。主要原因系:(1)2021 年以来,公司的下游锂电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公司经营业绩规模不断扩大,并在 2021 年实现了 12μm 三层共挤隔膜产品对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客户的批量导入,新品导入、产品迭代及三层共挤隔膜的工艺优化等研发需求大幅增加;(2)2021 年、 2022 年随着公司经营业绩持续改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公司在国产原材料配方及国产设备导入、涂覆隔膜配方及工艺开发、10μm、9μm 等新型薄型化隔膜研发、钠离子和半固态电池隔膜等前沿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持续投入;(3) 2019 年、2020 年上半年,受干法隔膜行业景气度下降、产品市场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公司短期陷入亏损,在 2019 年、2020 年上半年处于非正常的生产经营状态,导致 2020 年公司的研发人员离职较多。因此,2021 年、2022 年公司在市场需求大幅好转、产品研发需求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公司为了及时补充研发队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研发需求,对外招聘的研发人员较多。

(二)发行人的专科及以下研发人员从事的具体研发工作,是否具备相关研发能力,研发人员学历构成情况是否与行业可比公司相符

1、发行人的专科及以下研发人员从事的具体研发工作,是否具备相关研发能力

报告期各期末,发行人的研发人员学历构成情况如下:

关于IPO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核查10问,但实际问题更多

报告期各期末,专科及以下的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 10 人、24 人、30 人, 占研发人员的比例为 35.71%、38.71%和 31.58%,主要为技术员、工程师等, 主要承担研发项目的具体实施、日常实验的具体执行,具备相应的研发能力, 是公司研发团队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的研发团队存在部分专科及以下学历人员,具备合理性,具体原因如下:

(1)从行业和公司业务特点来看,公司所处的锂电干法隔膜行业主要涉及应用型科学,相关研发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背景,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经验积累和实操动手能力。2021 年末、2022 年末的专科及以下学历的研发人员中,拥有在发行人超过 5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数为 10 人、9 人,在公司的任职时间较久,实践经验较为丰富,在对产品工艺改进、设备参数优化调整方面,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实操动手能力较强,在研发活动实践操作中可实现较高的实操工作效率,具备相关研发能力;

(2)从研发团队配置看,公司注重研发团队人员的合理构成配比,除主导研发方向、研发项目的高学历研发人员外,研发团队中也同样需要一定数量在研发活动中将相关要求实践落地的人员。鉴于公司研发活动与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密切相关,理论结合实践要求较高,具备较强的实操要求,研发团队中包含一定比例的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员符合公司的实际研发工作需求。

综上,公司研发团队的专科及以下学历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论结合实践能力较强,具备相应的研发能力,符合公司的业务特点、研发活动特点及实际研发工作需求,具备合理性。

2、公司的研发人员学历构成与同行业相符

2021 年末、2022 年末,发行人及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人员学历构成比较如下:

关于IPO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核查10问,但实际问题更多

注:数据来源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定期报告或招股说明书。金力股份的 2021 年、2022 年数据未披露。

由上可知,2021 年末、2022 年末,发行人的研发人员学历构成中,本科及以上占比分别为 61.29%和 68.42%,大专及以下占比分别为 38.71%和 31.58%, 本科及以上的人数占比高于干法隔膜的同行业可比公司惠强新材和星源材质。

(三)研发人员薪酬的具体构成,结合研发部门所在地其他类似企业的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人员薪酬分析发行人研发人员平均薪酬较高的合理性

1、研发人员薪酬的具体构成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薪酬的具体构成如下:

关于IPO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核查10问,但实际问题更多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薪酬分别为 563.85 万元、967.50 万元和 1,629.55 万元,主要由工资奖金、社保及公积金、工会经费及福利费构成,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研发需求增加,研发人员人数上升,研发人员薪酬总额也相应提升。

2、结合研发部门所在地其他类似企业的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人员薪酬分析发行人研发人员平均薪酬较高的合理性

(1)发行人研发部门所在地其他类似企业的研发人员平均薪酬

发行人研发部门所在地为广东省深圳市及湖北省武汉市。选取深圳地区及 湖北地区锂电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对比,报告期内,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对比如下:

关于IPO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核查10问,但实际问题更多

报告期内,发行人的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与研发部门所在地其他类似企业的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存在一定差异,其中 2020、2021 年,公司研发人员平均薪酬高于类似公司平均值,2022 年较为接近。

2022 年,公司的研发人员人均薪酬较 2021 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如下:

①公司存在 1 名核心技术人员于 2022 年 9 月离职,当年的年终奖不再计提发放,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2022 年度研发人员薪酬总额和人均薪酬水平。该离职人员在 2020 年、2021 年的年终奖计提金额分别为 31 万元、50 万元,如剔除该离职人员的年终奖计提因素影响,报告期内,研发人员人均薪酬分别为 16.27 万元、19.17 万元和 18.49 万元;

②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研发需求增加,2022 年公司新入职的研发人员增加较多,该等新进人员主要从事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等研发执行岗位,人均薪酬相对较低,进一步拉低了当年整体平均薪酬水平。报告期内,分岗位类别的研发人员数量及人均薪酬情况具体如下:

关于IPO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核查10问,但实际问题更多

由上可见,2021年、2022年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的平均人数分别为16人、37人,人均薪酬分别为10.61万元、10.88万元,2022年人数明显上升,但人均薪酬相对较低,使得2022年的研发人员整体人均薪酬水平有所下降。

综上,2022年发行人的研发人员人均薪酬较2021年下降,主要系1名核心

技术人员于2022年9月份离职,当年的年终奖不再计提发放,降低了2022年度研发人员薪酬总额和人均薪酬水平;以及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研发需求增加,2022年公司新入职的研发人员增加较多,该等新进人员主要从事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等研发执行岗位,薪酬水平相对较低,进一步影响当年整体研发人员平均薪酬水平有所下降,具备合理性。

(2)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人员薪酬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对比情况如下:

关于IPO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核查10问,但实际问题更多

报告期内,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差异较大,公司研发人员平均薪酬高于惠强新材、星源材质,低于恩捷股份。

公司研发人员平均薪酬高于惠强新材,主要系:一方面,公司经营规模高 于惠强新材,公司研发团队学历结构偏向高学历人才,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显 著高于惠强新材;另一方面,公司生产基地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及武汉市东西 湖新区,根据惠强新材的公开披露,惠强新材基地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武汉市黄陂区和襄阳市高新区,所处地域薪酬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其研发人员 薪酬相对较低。

公司研发人员平均薪酬高于星源材质,主要系星源材质研发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例较高、基数较大,拉低其平均薪酬。

公司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低于恩捷股份,主要系恩捷股份为湿法隔膜行业大型上市公司,拥有来自美、日、韩等地的专业研发人员组成的核心技术研发团队,研发人员平均薪酬水平较高。

综上所述,公司为保持在行业中的技术领先性,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高学历技术团队的建设,为研发团队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存在一定差异,具有合理性。

二、中介机构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保荐人、申报会计师主要履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获取并检查了发行人《研发项目管理制度》《研发支出管理办法》《研发支出财务核算办法》等研发相关内控制度,并对研发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访谈, 了解研发人员的认定标准、主要职责及参与项目情况;

2、获取公司的组织架构图,了解研发部门设置情况,访谈公司的人力负责人,了解研发人员增加或减少的原因、来源;

3、获取报告期内的研发员工花名册、简历,查阅研发人员所属部门、工作岗位及职责、工作背景、学历、年龄、参与的研发项目等信息,确认研发人员的工作内容是否与研发活动相关、是否具备相关研发能力;

4、查阅发行人的研发项目清单、立项及结项等相关研发项目资料,研发项 目人员考勤表、人工薪酬分配表等资料,访谈公司财务部门、研发部门负责人, 了解研发人员薪酬归集和核算方法;

5、分析发行人报告期内研发人员平均数量、人均薪酬的变化情况,询问发行人管理层报告期内研发人员数量及人均薪酬变动的原因;

6、查阅可获取的同行业可比公司信息,了解发行人行业状况、薪酬水平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并与发行人进行比较。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人、申报会计师认为:

1、2021 年末、2022 年末,发行人新增研发人员主要来源于外部招聘;新增研发人员大部分拥有隔膜/高分子材料/半导体材料行业,或者下游的电池、汽车等领域的工艺/技术/设备岗位工作经验,学历以本科及以上为主,工作岗位主要为技术员及工程师,主要职责、工作岗位及职责围绕研发项目和研发活动展开,研发人员数量与研发项目预算具备匹配性,新增研发人员具备必要性;

2、专科及以下研发人员的工作岗位主要为技术员、工程师等,主要承担研发项目的具体实施、日常实验的具体执行,具备相应的研发能力;截至 2021 年末、2022 年末,发行人的研发人员学历构成中,本科及以上占比高于惠强新材和星源材质;

3、研发人员薪酬主要由工资奖金、社保及公积金、工会经费及福利费构成, 发行人的研发人员人均薪酬与研发部门所在地其他类似企业的研发人员平均薪 酬、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人员薪酬存在一定差异,差异原因具备合理性。

2.2

根据申报材料,报告期内,(1)公司研发费用支出分别为 2,097.57 万元、1,310.22 万元、1,836.11 万元和 2,602.34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3.26%、14.35%、5.63%和 6.05%,发行人研发费用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研发费用主要由职工薪酬、材料支出、折旧与摊销构成;

(2)2020 年研发领料支出较 2019 年下降较多,主要系 2019年开始为三层共挤隔膜产品研发进行较多的原料选型和测试工作;

(3)报告期内,发行人的研发材料支出金额分别为 545.15 万元、175.57 万元、344.64 万元和 784.47 万元,占比分别为 25.99%、13.40%、18.77%和 30.14%,波动较大;

(4)发行人存在产研共线的情况。

请发行人说明:

(1)预算金额在 250.00 万元以上的研发项目开展的具体 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研究内容、过程、与已有工艺或技术的突破点,研发项目完成的标志;

(2)研发材料支出的具体构成、金额及占比,结合研发项目数量 及具体投料情况,分析报告期内研发材料上下波动的原因,研发领料相关的内 控措施及其执行情况,是否存在研发领料和生产领料混同的情形;研发领料的最终去向,是否形成样品或废料、是否对外销售及具体销售情况、如何进行记 录或会计处理;

(3)研发生产共用设备的具体构成,相关折旧摊销的分摊过程、分摊比例、涉及的单据及完整性,是否制定相关内控措施并有效运行;

(4)研发管理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过程,发行人研发费用和生产成本的内控措施及实际执行情况,工时统计情况和费用分摊情况及其内部控制文件和审批情况,与研发费用相关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且有效执行。

请保荐机构及申报会计师:

(1)对上述事项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2)说明对研发人员认定准确性的核查方式、核查过程及核查结论;

(3)说明针对研发费用真实性、归集的准确性的核查方式、核查过程及核查结论。

【回复】

一、发行人说明

(一)预算金额在 250.00 万元以上的研发项目开展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研究内容、过程、与已有工艺或技术的突破点,研发项目完成的标志

1、研发项目开展的具体情况

报告期内,发行人预算金额在 250.00 万元以上的研发项目开展的具体情况如下(研究过程已申请豁免披露):

关于IPO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核查10问,但实际问题更多
关于IPO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核查10问,但实际问题更多
关于IPO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核查10问,但实际问题更多
关于IPO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核查10问,但实际问题更多
关于IPO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核查10问,但实际问题更多

由上表可见,报告期内公司预算金额在 250.00 万元以上的研发项目开展的研究内容、过程与公司产品的开发及工艺改进相契合,各项目紧贴下游客户电芯应用需求,实现了相关产品领域或工艺技术的突破。

2、研发项目完成的标志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项目以下游应用需求为导向,研发项目主要包括新产品开发、配方开发及工艺改进、前沿领域预研等,研发过程主要包括技术可行性评估、项目立项申报和审批、项目实施、项目总结及评审等。在项目总结及评审阶段,项目组总结项目研发成果,形成《试产总结报告》,项目负责人组织参与组织技术评审组参与验收评审会,形成验收评审意见并经审批,标志着研发项目完成。

(二)研发材料支出的具体构成、金额及占比,结合研发项目数量及具体投料情况,分析报告期内研发材料上下波动的原因,研发领料相关的内控措施及其执行情况,是否存在研发领料和生产领料混同的情形;研发领料的最终去向,是否形成样品或废料、是否对外销售及具体销售情况、如何进行记录或会计处理

1、研发材料支出的具体构成、金额及占比

报告期内,研发材料支出具体构成、金额及占比如下:

关于IPO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核查10问,但实际问题更多

2、结合研发项目数量及具体投料情况,分析报告期内研发材料上下波动的原因

2019 年至 2022 年,研发材料费支出分别为 545.15 万元、175.57 万元、344.64 万元及 947.14 万元,2020 年下降较多,2021 年、2022 年持续上升。公司研发项目的材料投入金额取决于具体项目的研发内容、预算、难度、周期、项目进度等多个因素,而公司研发项目的开展与公司的业务布局、行业发展及市场需求等因素有密切联系。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材料存在上下波动,与公司研发活动开展情况及公司实际经营状况相匹配,具备合理性。结合各期的研发项目开展及投料情况分析如下:

(1)2020 年研发材料费较 2019 年下降较多的原因分析

2020 年研发领料支出为 175.57 万元,较 2019 年下降较多,2019 年公司研发材料费较高主要系:①公司 2019 年开始为三层共挤隔膜产品研发进行较多的原料选型和前期工艺开发工作。比如“超薄三层共挤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与应用”项目、“多层共挤复配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开发应用”项目等,从原料性能指标、配方设计、前期开发制备工艺等方面,对三层共挤隔膜的原料选型和前期工艺开发工作进行相关研究,当年消耗材料费分别为 174.36 万元、59.92 万元;②公司为了拓展储能应用场景,当年开展了“高保液多级微孔结构隔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项目,该项目从适配原料选型、共挤出工艺技术等方面实现高保液、多级微孔结构的锂电隔膜研发制备,当年消耗研发材料费 101.93 万元;③2019 年受干法隔膜市场恶化、公司经营陷入亏损,为了降本增效,公司当年开展了较多的聚丙烯原材料配方拓展的相关研发,例如“多层复合拉伸工艺开发和应用研究”项目、“复合隔膜生产应用技术的研究”项目等。因此,经过 2019 年及以前年度的研发积累,公司在 2020 年实现了三层共挤隔膜的原料定型,并顺利完成了 ZT14 系列的新品导入工作。

(2)2021 年研发材料费较 2020 年上升较多的原因分析

2021 年研发材料支出为 344.64 万元,较 2020 年增加较多,主要系:①2021 年公司针对 ZT12 系列等三层共挤隔膜产品开展较多的新品导入研发活动, 相应领用的材料较多。比如“超薄高强度三层共挤复配锂离子电池隔膜制备方 法和应用技术的研究”项目、“锂离子电池多层隔膜多维度高质量生产技术的研 究及应用”项目,对 12μm 三层共挤隔膜产品进行开发及工艺定型,合计耗用研发材料费 122.90 万元;②公司在 2021 年市场需求大幅增加,产销量大幅上升的情况下,持续开展锂电隔膜的工艺改进,如“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工艺机 理的研究及应用”项目,从原料、设备、工艺方面着手研究,分析不良产生机 理,并对原料、设备、工艺进行改善优化,研究原料性能指标与材料塑化能力、晶点间的关系,提升锂电池隔膜生产中的良率、质量效率,当年耗用研发材料 费 135.58 万元;③持续推进国产原料的配方开发工作,如“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专用料及其隔膜的制备方法”项目,对聚丙烯隔膜专用原料进行拓展开发, 当年耗用材料费 64.48 万元。

(3)2022 年研发材料费较 2021 年上升较多的原因分析

2022 年研发材料支出为 947.14 万元,较 2021 年增加较多,主要系 2022 年 公司针对 12μm 三层共挤隔膜开展较多的量产工艺定型、产品迭代、以及工艺优化提升等研发改进工作,需要在产线上进行大量测试和验证,耗用的研发材 料相对较多;2022 年随着单层隔膜的销量大幅增加,公司对单层隔膜 ZM16 型号开展较多工艺优化、产品性能提升及良率提升的研发改进工作;并加大了国 产原材料配方研发力度。2022 年研发材料费较 2021 年上升较多,具备合理性。具体分析如下:

①12μm 三层共挤隔膜在 2021 年导入成功后,量产工艺尚未定型,2022 年开展较多的量产工艺定型、产品迭代等研发活动,耗用的研发材料费较多

12μm 三层共挤隔膜在下游电芯工艺制程中的应用难度较高,2021 年公司在实现对比亚迪、宁德时代 12μm 三层共挤隔膜的成功导入、实现批量供货后, 量产工艺尚未定型,在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客户应用情况进行持续的研发改 进、确定最优的工艺方案。2022 年,公司对 12μm 三层共挤隔膜开展了较多的量产工艺定型研发,并紧贴客户的改进需求完成产品迭代,相应领用的研发材 料增加较多。2021 年、2022 年,公司对比亚迪、宁德时代 12μm 三层共挤隔膜的开发迭代等研发活动涉及的项目包括“超薄高强度三层共挤复配锂离子电池 隔膜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的研究”项目、“锂离子电池多层隔膜多维度高质量生 产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项目和“低模量超薄三层共挤隔膜产品开发及制备”项 目,该三个项目 2022 年耗用的材料费合计 503.38 万元。

②随着2022年三层共挤隔膜应用不断拓展,产销量大幅增加,公司在2022 年针对三层共挤隔膜的工艺优化提升开展较多研发改进工作,需要在产线上进行大量测试和验证,耗用的研发材料相对较多

随着 2022 年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头部锂电厂商对三层共挤隔膜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以及武汉工厂的产线增多,2022 年公司的三层共挤隔膜应用不断拓展,产销量大幅增加,公司针对三层共挤隔膜开展进行了系统性的工艺优化和提升。三层共挤隔膜的工艺控制难度较大,产品的工艺优化需要在产线上进行大量测试和验证工作,并根据实验产品的性能的反复实验、优化生产参数,耗用的研发材料相对较多。涉及的项目包括“锂离子电池隔膜工艺改进及生产效率提升的应用研究”项目,该项目通过对表层膜利用率提升、工艺段梯度温度设计、速度提升、拉伸层数提升、挤出装置改造等进行综合性工艺研究,实现三层共挤产品生产速率及层数提升、生产损耗减少,综合性提升三层共挤产品良率及单线产能,当年消耗研发材料费 328.60 万元。

③2022 年随着单层隔膜的销量大幅增加,公司对单层隔膜 ZM16 型号开展较多工艺优化、产品性能提升及良率提升的研发改进工作;并加大了国产原材料配方研发力度

2022 年随着单层隔膜的销量大幅增加,公司针对 ZM16 等产品应用情况, 重新设计量产工艺方案,在原有技术方案基础上对工艺进行提升优化、对设备 进行升级改造,根据最新应用需求开发量产方案,并进一步研究提升产品性能 稳定性及产品良率。涉及的项目为“高一致性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技术研究及 应用”项目,当年耗用研发材料费 54.06 万元。此外,随着 2022 年下游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公司的经营业绩规模持续改善,2022 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进一步开展国产原材料配方相关研发试验。涉及的项目包括“锂离子电池隔膜 专用料及其隔膜的制备方法及生产技术研究”,该项目针对高性能聚丙烯原材料 特点,研究设计对应的隔膜生产制备工艺,实现国产原材料的量产工艺开发, 需要结合原材料配方参数,进行反复试验,公司于 2022 年底开始逐步进行批量验证,该项目当年耗用的研发材料费 31.42 万元。

3、研发领料相关的内控措施及其执行情况,是否存在研发领料和生产领料混同的情形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领料包括研发专用物料和产研共线物料,具体内控措施及执行情况如下:

(1)研发专用物料。专用物料由研发部门直接申请采购和使用。研发项目 组填写《新购物料需求申请单》,由项目负责人、项目组分管领导审批,采购部 执行采购后相关单据交至财务部,物料到货后,研发项目组专项用于研发实验, 财务部依据采购单据、研发项目台账将研发专用物料计入各项目研发费用。

(2)产研共线物料。产研共线情况下,项目组凭《实验申请单》,经由项目负责人、制造部部长、运营管理部部长审批后,运营管理部门根据产线运行情况安排开展研发实验的具体时间;研发项目组在指定时间利用产线进行研发实验,MES 系统记录完整的机器工时;各月各研发项目所占用的生产机器设备工时均统计留存并登记形成《机器工时台账》。各月末,财务依据 MES 生产系统投料记录计算研发耗用的材料,依据项目实验耗用的机器工时占比分摊至各项目研发费用。

报告期内,公司已制定与研发领料相关的内控制度,相关内控制度完善且能够有效执行,不存在研发领料和生产领料混同的情形。

4、研发领料的最终去向,是否形成样品或废料、是否对外销售及具体销售情况、如何进行记录或会计处理

(1)研发领料的最终去向及相关会计处理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材料投入去向主要为产出入库、研发废料、研发损耗, 具体情况如下:

关于IPO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核查10问,但实际问题更多

①产出入库

公司针对研发活动中产出的产品,于产品经质检符合对外销售标准时,办理产品入库,并根据相应型号产品成本结转至存货,同时冲减研发费用。上述产出品实现销售时相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A.产品入库时,结转至存货入库,同时冲减研发费用:借:存货

贷:研发费用

B.产品实现销售时,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并结转营业成本: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存货

②研发废料

公司在研发过程中会对不同原料配方、工艺参数等进行测试分析,研发过程更易产生瑕疵膜等损耗,形成废膜。

公司按废膜销售金额对研发费用进行冲减。产研共线情况下,公司未单独区分研发和生产产出废料,公司根据研发投料吨数扣除研发产出产品重量得出研发产出废料重量,乘以废膜销售价格得到研发废料冲减研发费用的金额。

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A.废膜销售时,确认其他业务收入:借:应收账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B.结转其他业务成本并冲减研发费用: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研发费用

③研发损耗

公司研发活动投入的材料在产出品入库、研发废料冲减研发费用后,形成实际发生的研发损耗支出,计入研发费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15 号》,“企业将研发过程中产出的产品或副产品对外销售(以下统称试运行销售)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存货》等规定,对试运行销售相关的收入和成本分别进行会计处理,计入当期损益,不应将试运行销售相关收入抵销相关成本后的净额冲减研发支出。试运行产出的有关产品或副产品在对外销售前, 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存货》规定的应当确认为存货,符合其他相关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为相关资产。”综上所述,公司对研发产出品及研发废料的会计处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

(2)研发是否形成样品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中样品费金额分别为 7.30 万元、30.83 万元、33.91 万元,金额较小。其中,少量样品为公司研发活动形成的样品。公司的研发样品的形成及会计处理存在以下两类情形:

①在产品技术标准确认、工艺定型阶段,研发部门于生产线反复实验使得新产品或新工艺具备规模化量产的条件。此时产出品经质检合格后会办理产成品入库,结转至存货成本同时冲减研发费用;当客户有送样需求时,从仓库领用并寄送给客户,此部分样品冲减存货,计入销售费用。

②在新品设计开发阶段,公司研发部门会提供少量样品给客户测试、验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此部分样品计入研发费用,金额较低。

(3)是否对外销售及具体销售情况

针对研发产生的废膜,公司将其与生产产生的废膜一起销售至废膜回收商, 废膜回收商回收废料用于下游造粒厂进行再加工。具体销售情况详见本审核问 询函回复“问题 4.关于存货”之“4.2”相关内容。

针对研发样品,公司不以销售为目的,免费送至客户进行测试。

针对研发活动中产出,公司于产品经质检符合对外销售标准时,办理产品入库,并根据相应型号产品成本结转至存货入库,同时冲减研发费用。上述产出品实现销售时相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并结转营业成本。报告期内,研发产出大部分已实现销售。具体情况如下:

关于IPO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核查10问,但实际问题更多

(三)研发生产共用设备的具体构成,相关折旧摊销的分摊过程、分摊比例、涉及的单据及完整性,是否制定相关内控措施并有效运行

1、研发生产共用设备的具体构成

干法隔膜系通过拉伸产生的晶片分离成孔,生产工艺对隔膜孔均匀性及孔径大小分布的控制难度较高,新品开发、工艺技术改进等研发活动需在生产线上进行大量的试验和验证。报告期内,研发生产共用设备涉及各生产环节的主要设备,包括流延机、复合机、拉伸机、分层机、分切机等。

2、相关折旧摊销的分摊过程、分摊比例、涉及的单据及完整性,是否制定相关内控措施并有效运行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中的折旧摊销费包括研发专用设备折旧与摊销, 以及产研共线共用设备的折旧与摊销。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关于IPO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核查10问,但实际问题更多

报告期内,研发生产共用设备折旧摊销,分摊至制造费用的比例分别为98.82%、98.10%和 96.03%,分摊至研发费用的比例分别为 1.18%、1.90%和3.97%,分摊至研发费用的占比较低。其中,2022 年增加较多,主要系 2022 年随着 12μm 三层共挤隔膜的量产工艺定型、产品迭代等研发项目的开展,生产线上的研发试制时间增加较多。

公司制定了《研发项目管理制度》《研发支出管理办法》《研发支出财务核算办法》等相关制度,对研发生产共用设备的使用要求、折旧摊销的归集和分配制定了内控措施并有效执行。报告期内,研发生产共用设备折旧摊销的分摊流程、涉及的单据如下:

关于IPO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核查10问,但实际问题更多

产研共线情况下,研发项目组利用产线开展研发实验需填写《实验申请单》,《实验申请单》需经研发项目负责人、制造部部长、运营管理部部长审批。审批完成后运营管理部根据产线运行情况安排具体时间,研发项目组在指定时间利用产线进行研发实验,MES 系统记录完整的机器工时,各月研发活动所占用的生产机器设备工时均统计留存并登记形成《机器工时台账》。财务部每月依据研发实验工时占比分摊研发实验耗用的生产部门折旧摊销费用,并相应分配到各研发项目。

综上所述,公司研发生产共用设备的折旧摊销的分摊过程和分摊比例合理、准确,涉及的单据记录完整;公司制定了健全的产研共线内控措施,并在报告 期内有效运行。

(四)研发管理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过程,发行人研发费用和生产成本的内控措施及实际执行情况,工时统计情况和费用分摊情况及其内部控制文件和审批情况,与研发费用相关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且有效执行

1、研发管理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过程

发行人已制定了《研发项目管理制度》《研发支出管理办法》《研发支出财务核算办法》等相关制度,并在报告期内不断完善,从项目立项、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研发经费管理等方面对研发工作及财务核算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2、发行人研发费用和生产成本的内控措施及实际执行情况

(1)研发费用内控措施及实际执行情况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按照研发项目设立台账归集核算与研发项目直接相关 的费用。公司的研发投入主要为直接消耗的材料、研发人员的工资薪酬、用于 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折旧费用和能耗支出,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差旅费、专利申请及代理费和房屋租赁费用等。

①材料费用的归集。研发专用物料由研发部门直接申请采购和使用;产研共线情况下,依据生产系统投料记录等计算研发耗用的材料,并归集至各项目研发费用。具体内控措施及实际执行情况详见本题回复之“2.2”之“一、发行人说明”之“(二)研发材料支出的具体构成、金额及占比,结合研发项目数量及具体投料情况,分析报告期内研发材料上下波动的原因,研发领料相关的内控措施及其执行情况,是否存在研发领料和生产领料混同的情形;研发领料的最终去向,是否形成样品或废料、是否对外销售及具体销售情况、如何进行记录或会计处理”相关内容。

②职工薪酬的归集。公司研发人员均专职从事研发工作,公司明确研发相关部门组织架构及人员职责,公司按照员工所从事的工作及部门对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将研发人员的薪酬计入研发费用。研发人员根据参与项目活动情况, 记录各项目工时,每月底汇总《研发项目人员考勤表》,经项目负责人审核后提交至人事行政部核算工资,财务部根据项目工时占比分配项目人工费用;产研共线下,研发活动占用生产人员的人工支出按机器工时占比分摊,并按项目机器工时分配至各项目研发费用。

③折旧费用、能耗支出的归集。公司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建立固定资产台账,研发活动专用设备及仪器的折旧单独核算列支计入研发费用;产研共线情况下,研发实验耗用的生产部门折旧费用、能耗支出依据研发实验工时占比进行分摊并计入研发费用。研发生产共用设备的折旧摊销费用具体内控措施详见本题回复之“2.2”之“一、发行人说明”之“(三)研发生产共用设备的具体构成,相关折旧摊销的分摊过程、分摊比例、涉及的单据及完整性,是否制定相关内控措施并有效运行”相关内容。

④差旅费、专利申请及代理费和房屋租赁费用等其他费用的归集。研发部门发生的差旅费、专利申请及代理费和房屋租赁费用等支出,由研发部门提出需求申请,财务部根据相关合同、费用发票等凭证归集至研发费用。

(2)生产成本内控措施及实际执行情况

公司制定了《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及相关生产成本内控措施,对生产成本的归集和核算进行了相关规定。生产成本核算具体内容如下:

①直接材料:主要包括聚丙烯等生产使用的原辅材料。生产制造部按生产计划填写领料单领出主要材料、包辅料等并在系统记录,财务部门根据生产领料记录归集材料成本到生产成本。生产投料过程中,MES 系统记录投料对应的生产产品型号,各月生产投料按系统投料记录直接分配至当月产出的产品。

②直接人工: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薪酬以及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公司明确部门组织架构及人员职责,对生产人员进行界定和有效管理, 财务部门根据工资表归集生产人员薪酬到生产成本。生产过程中,MES 系统记录各型号产品耗用的机器工时,财务部门根据上述机器工时将生产人员薪酬分配至当月产出的产品。

③制造费用:指应由生产产品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的有关费 用,主要包括生产制造部门发生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费,水电费, 租赁费等。财务部门每月根据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归集制造费用到生产成本。生产过程中,MES 系统记录各型号产品耗用的机器工时,财务部门根据上述机器工时将制造费用分配至当月产出的产品。

综上所述,报告期内,发行人已制定研发费用和生产成本相关内部控制措施并得到了有效执行。

3、工时统计情况和费用分摊情况及其内部控制文件和审批情况,与研发费用相关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且有效执行

(1)项目人工工时

公司明确研发相关部门组织架构及人员职责,对研发人员工时和薪酬有效管理。研发人员根据参与项目活动情况,记录各项目工时。项目负责人指定专人每月底汇总《研发项目人员考勤表》,经项目负责人审核后提交至人事行政部核算工资,财务部门根据项目工时占比分配项目人工费用。

(2)项目机器工时

公司各研发项目所占用的生产机器设备工时均统计留存并形成《机器工时台账》,具体情况详见本题回复之“2.2”之“一、发行人说明”之“(三)研发生产共用设备的具体构成,相关折旧摊销的分摊过程、分摊比例、涉及的单据及完整性,是否制定相关内控措施并有效运行”相关内容。

综上所述,公司已建立了健全的研发费用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并按照制度要求在报告期内有效执行,与研发费用相关的内部控制健全且有效执行。

二、中介机构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保荐人、申报会计师主要履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查阅公司的研发项目清单、立项及结项等相关研发项目资料,了解研发项目开展的具体情况,包括预算金额、研究内容、过程、与已有工艺或技术的突破点,研发项目完成的标志等;

2、获取公司与研发相关的内控制度文件,了解研发项目立项、研发人员工时分摊、研发投料、研发费用审批等关键内控流程点,对报告期内研发活动内部控制执行穿行测试和控制测试,评价发行人与研发费用相关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且有效执行;

3、获取发行人各研发项目的材料费明细,分析发行人研发材料支出构成的 变动原因及合理性;访谈发行人研发负责人,了解研发项目的进展和支出情况、主要研发领用材料的具体情况,并对研发领料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性复核;

4、访谈研发及财务部门负责人,了解研发领料相关的内控措施,并检查其执行情况;了解研发领用材料的最终去向和相关会计处理、研发样品送样过程和相关会计处理等,检查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

5、取得研发生产共用设备清单、访谈研发及财务部门负责人,了解折旧摊销的分摊过程及分摊比例计算过程,复核是否准确、合理;并获取《实验申请单》、《机器工时台账》等相关单据检查其完整性,检查相关内控措施是否有效运行;

6、访谈研发、财务及生产部门负责人,了解研发管理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过程以及《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等生产成本内控制度,了解研发费用和生产成本的内控措施及实际执行情况;获取机器工时台账,查看工时统计情况、费用分摊情况和审批情况。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人、申报会计师认为:

1、报告期内公司预算金额在 250.00 万元以上的研发项目开展的研究内容、过程与公司产品的开发及工艺改进相契合,各项目紧贴下游客户电芯应用需求, 实现了相关产品领域或工艺技术的突破,公司相关研发项目均具有明确验收流 程及项目完成标志;

2、报告期内,发行人研发材料支出的具体构成为聚丙烯、辅料耗材及备品 备件,研发材料波动具有合理性;报告期内,发行人已制定与研发领料相关的 内控制度,相关内控制度完善且能够有效执行,不存在研发领料和生产领料混 同的情形;报告期内,发行人研发材料投入去向主要为产成品入库、研发废料、研发损耗,存在研发产出品和研发废料对外销售的情况,存在少量研发活动形 成的样品,相关会计处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

3、报告期内,发行人研发生产共用设备主要由流延机、复合机、拉伸机、分层机、分切机等构成;研发生产共用设备的折旧摊销的分摊过程和分摊比例合理、准确,涉及的单据记录完整;发行人制定了健全的产研共线内控措施, 并在报告期内有效运行;

4、发行人已制定了《研发项目管理制度》《研发支出管理办法》《研发支出财务核算办法》等相关制度,并在报告期内有效执行;报告期内,发行人已制定研发费用和生产成本相关内部控制措施并得到了有效执行;发行人准确统计工时并对费用进行合理分摊,相关工时记录经过恰当审批;发行人已建立了健全的研发费用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并在报告期内有效执行。

三、针对研发人员认定准确性,保荐人及申报会计师的核查方式、核查过程、核查结论

(一)核查程序

保荐人、申报会计师主要履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访谈公司研发部门主要负责人,了解公司研发相关部门设置、研发人员 情况、研发活动及研发人员认定的标准;

2、获取报告期内的研发员工花名册、简历,查阅研发人员所属部门、工作岗位及职责、工作背景、学历、年龄、参与的研发项目等信息,确认研发人员的工作内容是否与研发活动相关、是否具备相关研发能力;

3、获取发行人各期新增和减少的研发人员名单,获取研发人员调岗审批记录,访谈发行人的人力负责人,了解人员新增或减少原因及来源;

4、查阅公司的研发项目清单、立项及结项等相关研发项目资料,了解研发项目开展的具体情况及研发人员配备情况;

5、检查报告期内归集到研发费用的职工薪酬明细,并与花名册研发人员名单、人工薪酬分配表、研发项目人员考勤表进行核对,抽查薪酬发放情况,核对相关人员是否为公司研发人员,确认工资计入研发费用的人员是否都有参与研发活动的工时记录;

6、分析报告期内研发人员的人均薪酬变动情况,并与生产人员、管理人员等人均薪酬进行比较,分析是否存在异常;

7、取得报告期各期末同行业可比公司的研发员工结构及研发人员人均薪酬情况,并与发行人进行比较。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人、申报会计师认为:报告期内,发行人的研发人员认定准确。

四、针对研发费用真实性、归集的准确性的核查方式、核查过程及核查结论

(一)核查程序

针对研发人员及薪酬、研发材料费的真实性、归集准确性,详见本题回复之“2.1”、“2.2”之“二、中介机构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相关内容。除前述程序外,针对研发费用真实性、归集准确性,保荐人、申报会计师还履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获取报告期研发项目费用支出明细表,针对大额研发费用支出,抽取相关合同、审批单、付款单、发票、会计凭证等资料,检查研发支出发生的真实性,费用划分的准确性;

2、获取研发专用设备清单,对研发设备进行实地监盘,实地查看研发设备的运行状态;

3、对研发费用进行截止性测试以检查费用是否在恰当期间确认;

4、获取报告期各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明细,与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进行对比,并了解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金额及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研发费用之间的差异的原因。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人、申报会计师认为:报告期内,发行人的研发费用真实、归集准确。

来源投行业务咨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