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北京四中新教师培训教学方法

 珍影像 2023-08-26 发布于江西

一次偶然的机会联系到北京四中教学处的肖老师。同为四中校友,又都是教育工作者,彼此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有相同的理念,恰逢四中新教师入职,于是一拍即合,在教学方法培训的设计和实施上一起做一些尝试和突破。



培训理念



和肖老师很快达成共识,这次培训主要体现两个理念。

一是实操性。以往新教师培训会有大量的理论学习,大多以讲座方式呈现。这次教学方法模块占到整个培训时间的一半以上,我们一致认为要让新教师实践起来,在行动中获得对教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必要时再引入教学的理论。于是整个培训将有12个教学片段实例展示,由学员自己设计并实施。

二是一致性。这里指的是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的一致性。通俗点说,我们希望老师们怎么教学生,我们就用相同的方法来教老师。比如用间接教学的一系列策略来培训如何实施间接教学。学员在回顾培训过程时,会发现培训过程就是用我们教老师的那些教学策略来设计的,因此学员的学习体验本身也是教学策略的实施案例。



培训设计和实施



培训的核心学习结果就是有效教学策略框架。

图片

来源:Grant Wiggins & Jay McTighe《理解为先模式——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一)》 ,Gary D. Borich《有效教学方法》(第9版)

我曾经为多所学校的老师用讲座的方式呈现过这些教学知识,仅直接教学这一列的教学策略就能单独成为一个讲座。但这种介绍是综述性的,告诉你每个术语指的是什么,下面有哪些实施的方法和工具,以及呈现各学科的案例。

这些策略本身就是归纳的,对于老师而言,如果只是听讲座,最多是收获了一些知识。但它们之所以称为策略,一定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理解。要想让老师有更深入的理解,就需要让他们置身于教学的情境中,设计一个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并亲自实施,是一个再理想不过的学习过程了。

因此这次培训的重要目标,就是让老师们使用这些教学方法来设计直接教学和间接教学的过程,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最开始老师们可能凭字面意思对每个术语有初步的认识,随着培训过程中积累的直接经验,老师们开始建构自己对这些方法的理解,从而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策略。

培训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参照课标确定三类不同的教学目标。

作为新教师,老师们还不熟悉自己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这个阶段会促进老师们熟悉课标。我布置的任务是:在自己任教学科的课程标准中,识别出一个知识技能目标、一个意义理解目标、一个能力迁移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和意义理解目标需要在课标的内容要求基础上具体化,而能力迁移目标可以在学业质量描述部分寻找。

以下是部分学员的作业展示。
图片
图片

知识技能目标

图片

历史: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

数学: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等式的变形

体育:在行进间使用脚内侧传接地滚球

图片
图片

意义理解目标

图片

英语:理解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的形式、意义、用法,认识到语法知识是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体,会影响语言理解与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音乐:理解民歌的旋律创作大多以当地方言发音和腔调为基础,进而理解民歌乃至音乐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生物:细胞各部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图片
图片

能力迁移目标

图片

语文:阅读一本自己喜欢的名著,探索个性化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感受,开展专题研究,建构整本书阅读体验经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数学:能够在综合的情境中,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关系,用数学的眼光找到合适的研究对象,用恰当的数学语言予以表达

英语:围绕主题,运用语音、语调知识和所学语言进行简单交流,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态度

第二阶段是直接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在这一阶段,老师们需要自行确定一个知识技能目标,并为之设计一个直接教学的过程,然后现场实施教学。
我并没有用讲座形式介绍每一个教学方法的步骤和案例,而是将这些内容作为可选的学习资源发给学员,学员可以学习上面的案例作为启发,或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直接设计。
以下是部分学员的作业展示。
图片

语文:掌握比喻修辞及表达效果分析

1. 呈现和组织新内容:讲解比喻的定义和判定标准

2. 指导性练习、反馈纠错:教师根据《春》中例句分析表达效果,给出一个例句请一位学生分析,教师补充不足之处

3. 独立练习:学生按照《春》描写的不同景物分组,在对应段落中找出自己小组最喜欢的比喻句,分析其表达效果,思考为什么要运用比喻手法。小组互评表达效果及修辞运用原因分析的优点与可提升之处,教师补充。小组讨论时如学生遇到问题,教师简单辅导

图片
图片

音乐:学唱歌曲《不忘初心》,准确掌握旋律和歌词

1. 教师示范:教师演唱一句,学生学唱一句

2. 检查诊断:副歌部分歌词“我的”“心,继续”是几度音程

3. 指导性练习:演唱音阶,逐渐删除音阶当中的音,最终只留下第二步中需要演唱的音程,练习大跨度音程的准确性

4. 指导性练习、反馈和纠错:学生独立演唱,教师用柯尔文手势的音高变化提示音程的演唱,并在演唱结束后重复第三,纠正音程

5. 完形填空:挖去部分歌词和音符,让学生们借助惯性背唱,并最终完整背唱歌曲

图片
图片

英语:了解现在完成时的含义与基本结构

1. 监控诊断-理解性提问:让学生说出一句含有现在完成时的例子

2. 呈现和组织新内容-图形组织者:运用时间轴展示现在完成时所表达的时间含义

3. 呈现和组织新内容-讲解:讲解现在完成时的基本结构

4. 反馈和纠错-配对练习:两个学生一组,用现在完成时进行对话,并互相纠正,共同反思

图片

在这些设计者实施的过程中,其他学员除了扮演学生回应老师之外,还要将案例中识别出的教学策略记录下来,这样就丰富了老师对不同教学策略的理解。

第三阶段是间接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和上一阶段类似,这一阶段也需要老师设计并实施自己的间接教学。在这两个阶段,每个小组都要出一个案例,每位学员将能够看到并分析来自不同学科的12个教学片段。

图片

图片

图片

各小组也会进行集体备课,并对呈现的案例进行讨论,分享观点。

图片

图片




培训反思



为期一天半的教学方法培训进行得很顺利,四中的新教师们创生出很多堪称范例的教学案例,这其中也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同时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主要有三点。

第一,尽量由1年以内教师呈现课例。在新教师队伍中,有一些老师是从其他学校转来的,但已经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有一些新教师虽然刚刚入职,但也已经有过教学经历,甚至还做过公开课。他们呈现的课例比较成熟,甚至是有教研组和教研员帮助打磨过的,不能完全体现新教师容易出现的问题,比如语言、肢体手势、对节奏的控制等。

第二,引入学科导师进行备课指导。有学员在反馈中提到,虽然这个框架很实用,培训收获也很大,但没有体现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其实,教师专业知识至少由两部分组成,学科知识又叫内容知识,它决定教学目标的名词部分;教学知识决定教学目标的动词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并需要兼顾发展。本次培训内容重点在于发展教学知识,帮助新教师建立一个完整的框架,在备课时对学科特点考虑不够,之后可以引入学校有经验的老师一起参与备课,补足学科理解这一点。

第三,也是遗留下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评价新教师的培训效果。有意识使用这个框架的老师,和无意识使用或者没有体现教学技术性的老师,在教学的有效性、一致性上是否能开发出有区别的量化指标,比如使用这些策略的老师教学更有效,学生成功率高等等,这也涉及到对培训结果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后续跟踪研究。

图片

最后借此谈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点思考。

教学到底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

最近我看到一张图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问题。

图片

来源:安德鲁·波拉德等《反思性教学:一个已被证明能让所有教师做到最好的培训项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