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越春秋 卷十》

 尝百草的神农氏 2023-08-26 发布于河北
勾践十五年,(谋划)伐吴。谓大夫文种曰:“吾确实(说明;解说)于国人,国人喜悦。表转折,却昔日之前云有天气(天气,意为天命、气数,文中指上天安排的运数或征兆,预示越国可以讨伐吴国)即来(陈述;陈说)之,现在<>大概;或许)应验乎?曰:“吴之所以的原因强者,为有子胥。今伍子胥忠谏忠诚劝谏而死,是天气前(同“现”,出现;显现),亡国之(征兆)也。愿君悉心(尽心,全心)尽意,以说服国人。越王曰:“听(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说国人之辞: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不知其力之不足以大国报仇,以暴露(使 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寡人之罪也。寡人(诚恳地;《六国论》中“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的“诚”意思是“的确、确实”)改变其术。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埋葬慰问伤,(凭吊哀悼)有忧,贺有喜,送往迎来,消除民所所字结构,面临的危害然后这样以后卑事(谦卑地去服侍)夫差,往宦士三百人吴。非孤饭不,非夫人事不穿。七年不收(征收赋税)国,民家有三年之(通“蓄”。积聚、储藏)。今国之父兄日请于孤曰:'昔夫差辱吾君王于诸侯,长久天下表被动耻笑。今越国富饶,君王节俭(节约俭省)请允许我能够报耻(报仇雪耻)’孤拒绝之曰:'昔者我辱也,非二三子(诸位)之罪也。寡人者,怎么劳烦吾国之人,以(抵偿,吾之宿(从前就有的;素来就有的)(宿仇,是指原有的仇恨或指长期存在的仇敌)’父兄又复请曰/四封(四面疆界,指代四境之内、四方)之内/尽吾国君/子报父仇/(报复,报仇(感情上的裂缝;隔阂;矛盾)/岂敢有不尽力者乎/臣请/以除君王之宿仇/孤悦而答应之。曰:“未可往也。吴王虽无伐我之心,亦虽动之以怒,不如(通“铨”。权衡;考虑)(间隙,疏忽之时),以知其意。越王曰:“孤不欲有征伐之心,国人请战者三年矣,吾不得不从民人之欲。今闻大夫谏难(冒着危险进行规劝)”越父兄又谏曰:“吴可伐。”于是乃大会群臣而令之曰:“有敢谏伐吴者,罪不赦。”蠡种相谓曰:“吾谏已不(适合)矣,然犹听君王之令。越王复召范蠡谓曰:“吴已杀子胥道谀(阿谀奉承)者众。吾国之民,又劝孤伐吴。其可伐乎?范蠡曰:(等待)明年之春,然后可耳。”其夏六月丙子,勾践复问,范曰:“可伐矣。”  的时候乙酉(文中是用天干地支记录日序,与后文“丙戌”“丁亥”是前后相连的三天)与吴战,丙戌遂虏杀太子,丁亥入吴,焚姑胥台。吴告急(报告事情紧急,并请求援助)夫差夫差会诸侯于黄池,恐天下闻之,即保密不令泄。已(订立盟约)黄池,乃使(派)请成(请和,求和)于越。勾践(估计)未能灭,乃与吴(和解;讲和)

(节选自《吴越春秋 卷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