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络时评如何写出“看点”?来看看“团结湖参考”的门道

 源源不断 2023-08-27 发布于宁夏

摘要

一篇文章,不会单纯因为文采斐然、话语新奇而被广泛传播,其成功一定是因为底层逻辑具有说服力。好的时政评论要能跳出事件本身,对一些性质相近的事件进行比较,从全省乃至全国的角度对事件进行分析。

网络时评如何写出“看点”?来看看“团结湖参考”的门道
于永杰
“团结湖参考”(以下简称团参)创办至今,已经9年了。作为一个更新频率不高的时政评论新媒体,团参在舆论圈有着属于自己的“江湖地位”。尤其是涉及反腐等话题时,团参的文章往往被海内外各类媒体转载,触达人群之广有时连我们自己都吃惊。这似乎与曝光率越高、影响力越大的传播学一般规律相左,因此也成为“流量为王”时代一个独特的现象。
团参的发展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时期——以“蔡三篇”为代表的创办初期,当时微信公众号崛起,新媒体蓬勃发展,团参笔触犀利、文风清新,迅速成为时评圈一匹黑马;2017年以后,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以及舆论环境的变化,团参虽仍保持较为旺盛的生产力,但是阅读量、点击量等进入“沉淀”状态;当下,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正是时评创作的良好时机,是考验时评人眼界和格局的时候。团参数年来一直在认真观察时局,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世界观”,在这个时机之下适时输出,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站在“历史进程”的高度去做时评
团参的“看点”是怎么形成的?说到底,是建立在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观察和领悟上。古人说“功夫在诗外”,一篇好的文章尤其是“思想输出”类文章,不会只是因为其文采斐然、话语新奇而被传播,其成功一定是因为底层逻辑具有说服力。
近年来,时政领域大事频发,不论是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疫情防控,还是正风反腐,如果仅从现象说现象,难以使文章产生“张力”,反而容易给人以“说教”之感。只有将这些新闻事件放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时代大背景下,乃至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去理解“内修政理”的意义,才能深刻理解这些举措为什么意义如此重大,也才能使文章更加深刻、耐读。

“团结湖参考”创办四周年举办线下活动。

比如,偷窃电动车的惯犯周某,因酷似切·格瓦拉的外貌以及一些“不羁”的言论而被网民戏称为“窃·格瓦拉”。2020年出狱后,他拒绝各种成为“网红”的机会,坚持选择回家种地。这一题材如果仅仅着眼于周某个人的成长历程、资本对流量的追逐等角度,则难以触及这一个例背后的“历史进程”。笔者注意到,周某出狱后发现败落的故乡有了崭新的变化,而这,促成了他决定在家乡踏实务农。在全面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一个曾经背离社会的人感受到了社会对他及其所在群体的真实关注和介入,他不再“无人问津”,也就不再自暴自弃了。看到这一点,文章的立论也就深刻起来,有力起来。
《“窃·格瓦拉”选择种地,是“偶像”的破灭么?》这篇文章,至今仍是笔者觉得写得最“痛快”的一篇。一些读者也评价:这篇文章动感情了。
跳出新闻本身看新闻
好的时政评论要有能跳出新闻事件本身的视角,尤其是反腐类新闻,事件主体往往只是一条某人被调查的通报消息,如果仅着眼于这条消息以及当事人本身,是很难打开缺口的。
具体到文章的创作过程,比如当天确定了某个新闻事件作为选题后,团参的主笔要做大量的周边阅读。了解新闻当事人的履历,就职地方的时政往事,其前后任及同僚的现状等,都是必须要做的准备工作。
对一些性质相近的事件进行比较、从一省乃至全国的角度,对该事件进行分析,都是评论下笔时的好切口和好抓手。
要做好这种观察比较,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需要对时政掌故有着非常充足的储备,这样对某人的履历进行分析时,才会对细节敏感,才能看到不同人、不同事件之间内在的联系。往往在对不同地域、不同人的对比之中,政治生态中的某些共性的东西才能显露出来。
比如撰写《远隔千里的副省级高官之间,还有这种“隐秘联系”?》这篇文章时,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孙述涛和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殷美根两人相隔一天落马。把这样两个远隔千里的人放在一起,怎么才能找到他们之间的对比点呢?
这两个人都做过省会城市的主官,济南和南昌这两个省会城市是不太多见的几任市委书记、市长连续落马的地方,且这两个城市又都是所谓的那种“弱省会”。抓住这些要素,文章也就触及了问题的实质,抓住了两人之间的共性,更揭示出部分地方政治生态中的共性问题。
反复锤炼题目
全媒体时代,要赋予文章“人格”,要让读者觉得这篇文章“有性格、有温度”。文章的语言要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尽量有语气,要让读者觉得好像在听一个人面对面分析这件事。团参的“人格”体现在行文的幽默以及丰富的知识增量上,甚至文章的配图和对读者留言的回复,都能透露出属于团参自己的人格化特性。
当然,在这个信息纷繁的新媒体时代,要想留住读者的关注,最重要的三件事仍然是题目、题目、题目。在这个问题上,团参的原则是反复锤炼,但必须守住机构媒体的底线,不做“标题党”。一个好的题目要能概括文章的核心思想,要能“挠到”读者的好奇心,也要有“语气”,不能是一行没有生命的文字的堆积。
我们自己比较满意的题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首先,如果文章题目中出现几种“关键词”,往往能让读者产生点开的欲望。比如书记、省长、秘书长这些官职,再如适当地使用疑问句式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政法委书记投案,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征兆》《杭州市委书记落马,打破了浙江的一个纪录》《山东省委书记的讲话,震动怎么这么大?》《国务院又来人了》等。
其次,是巧用双关、谐音等修辞手法。比如《淄博烧烤,考的是什么?》《落马的青岛政协主席,背后也有一扇“门”》《“山东高速”前掌门落马后,山东的高速会快起来么?》《葫芦岛的葫芦里装的什么药?》《雪糕刺客刺伤了什么?》……这类题目凸显的是一种巧思,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读者既觉得出乎意料,但读完整篇文章后又觉得合乎情理。通常这种题目的文章,都会有读者留言点赞。而要拟出这种题目,需要对事件本身有深入的分析,运用发散思维,才能找到“神来一笔”。

Image

《淄博烧烤,考的是什么?》文章截图。


还有一类文章题目,也是团参一大特色,就是巧妙运用诗(歌)词典故。比如《剑指粮仓》《眼见她起高楼,眼见她楼塌了》《直把“阴宅”当“蓝海”》《种桃道士归何处》《“余响”阵阵,那是“深挖”的声音》等。
其实不仅是题目,团参文章的正文中也常常化用各种诗词典故,这会增添文章的文化内涵和可读性,有时也会使时评文章多了一份“历史照进现实”的独特魅力。
坚守“内容为王”
作为传统媒体在全媒体时代转型的一个典型代表,团参经历了新媒体从蓝海到红海,经历了自媒体对机构媒体的冲击,经历了短视频崛起对受众注意力的争夺,但仍然保持着影响力,偶尔还会“出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尊重新媒体时代规律的同时,仍然坚守媒体行业的基本底线,下笨功夫坚持“内容为王”。
一个代表性的例子是,2016年,演员王宝强的离婚纠纷成了当时的热门事件。介入这一话题,就可以博取巨大流量。但团参有意不去触碰,因为此事基本属于当事人的私事,不涉及公共利益。而当时舆论中种种八卦猎奇的心态,其实是对当事人的二次伤害。而在范冰冰、薇娅等明星、“网红”偷税事件上,团参则做了充分的评论。对待这两件事态度的区别,体现了我们对底线的坚守。
新媒体高歌猛进的时代,技术技巧的运用已经轻车熟路,各类传播主体为了吸引流量,几乎想尽了一切办法。在这样一个网络众声喧嚣的时代,作为媒体人究竟应该何以自处?
认真学习运用各种新技术是必需的,但千万不能丢了基本功。这些基本功包括对题材的精心选择,对新闻纪律的遵守,对文字和题目的反复锤炼等。而更为基本的则是时评作者本身的眼界、学识以及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一个好的时评人,既需要接地气,需要了解基层政治运行中的规则、生态和人情世故,也需要把握国家层面的宏大蓝图,领会深刻内涵和时代走向。既需要对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入的理解,也需要站在当代看当代,避免陷入经验主义,用老眼光看新时代。
在这个时代做媒体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和清贫。为有价值的事情而坚守,其实有一种质朴的美感在其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