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说加入儿童读书会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可怎么选择读书会的带领人呢?

 春天的花开Iris 2023-08-27 发布于四川

在我的观察中,儿童读书会的场景或片段可能是这样的:

有的带领者会让大家先准备问题,投票选出最想讨论的问题,在两个小时内分组自行讨论,摘录要点板书分享回顾;

有的带领者会提供各种丰富的非连续性文本,选材不俗,且推荐书籍也可见日常阅读积累的功力,有酣畅淋漓地讲也有分组讨论;

有的带领者会提前布置思考的问题,喜欢轮流发言,关注提问,常用追问,有相对完整的流程设计,更在意每个孩子的参与度;

以上场景虽然可能只是某场读书会的样貌,但管中窥豹还是可以约略看到带领者的风格,作为家长的你,更愿意为孩子选择哪一位带领者呢?会不会觉得不同的带领者各有千秋,确实不好选择呢?

确实如此。

进入童书阅读领域8年,在这段不算短的时光里,不论是从网络上还是在现实中的观察来看,我都认为自己是亲历了儿童阅读带领从根本不为人所知,到现在某种程度上的“百花齐放”的阶段,当然,也观察到了各种儿童读书会和带领者的风格。

看到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发现童书的不简单,开始尝试带领儿童进行群体阅读,我认为这是特别好的事情。阅读是构建意义的过程,独立自主的阅读固然重要,但在群体中阅读活动的社会性的一面充分体现出来,群体思维往往会产生更有探究深度的对话。

与此同时,在童书出版物日益丰富的今天,家长们对儿童阅读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很多家长在亲子阅读陪伴期过后,也会发现让孩子在群体中和同龄人一起共读,能更好地培养阅读习惯,也更能让孩子保有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这时,对儿童读书会或儿童阅读群体的需求也相应开始日益增加了。

儿童读书会

如何选

01#

不过,在这个看上去是“双向奔赴”的行为之下,我也注意到不少家长在选择阅读群体时的茫然,到底孩子需要怎样一位儿童读书会的带领者?是考虑带领者的知名度?还是只听朋友的推荐?是图方便选择距离近的或者线上进行不用舟车劳顿?是觉得小孩子读书只要有个热热闹闹好玩的群体就好?

要想摆脱这种盲目的状态,我觉得首先要回归到源头,要看到孩子本身

孩子的年龄和认知是基础因素,孩子的现实情况更重要。孩子目前的状态是对阅读完全没有兴趣还是喜欢阅读把读书当作最有乐趣的事情?喜欢在群体中自由表达自己还是愿意倾听胜过自己发言?更喜欢现场的热闹气氛还是安安静静讨论书即使线上也是OK? 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你对儿童读书会的选择。

你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做出选择,例如相对于线下丰富的互动来说,相对单调的线上交流方式可能不适合一个对着电脑根本坐不住的孩子。以我的实践经验来看,线下读书会的效果往往优于线上,对小学段的儿童来说,线上参与确实很难保证参与的专注度。

另外想提醒的是,不要以家长权威为孩子做决定,不是自己认为这件事是重要的,孩子就必须参与读书会,尊重孩子意愿给TA选择权也是极其重要的

02#

看到孩子特质之后自然会排除掉一些选项,然后再来看带领者。作为一个儿童读书会的带领者,我并不喜欢把自己当作儿童阅读教师。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个带领者,推动者和协作者。(我的江湖名“没老师”,意即没有老师,请率性表达。)

如我在《如何成为一个儿童读书带领人》(点击可读)一文中描述,你要找这个带领者首先是一位儿童阅读的热爱之人,这份热爱包含自身热爱阅读,且热爱与儿童在一起共读。

这份热爱是坚实的基础,阅读方法和策略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影响和渗透。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阅读之人能够影响孩子喜欢阅读,估计坚持做儿童读书会的带领都很难,而阅读这件事往往是需要长期进行的。

03#

有了这个基础,再来看这位带领者的儿童观,TA是如何看待儿童的?是把他们当作没长大或缩小版的成年人?或一张可以涂抹的白纸?不做儿童多年的成年人如何能够同理孩子的想法,这某种程度上都成了天赋。

没有好的儿童观,和孩子的相处可能就是高高在上的成年人对儿童的权威引领,很难营造自由的氛围,让孩子能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个观察很简单,只要看TA是否始终站在儿童的角度看待事情即可。

有好的儿童观,愿意通过学习去了解儿童,才可能与儿童之间有好的对话发生。更容易引领儿童走向阅读最终指向处--独立思考。一位有独立思考意识,注重阅读元认知能力构建的带领者在这个角度的作用其实是举足轻重的。

前面提到这位带领者一定是一位阅读者,可能是重度阅读者,但不能是只读图画书或儿童文学的阅读者。童书当然要读,但成年人书籍更要读,只读童书就去做读书会的带领,可能无法发现童书的深邃,也无法引领孩子透过文字看到纸面下的冰山。

当然,带领者最好还是一位课程设计者。不论是否把儿童读书会的带领者当作教师,TA都应该具备一定的课堂觉知,这份觉知会引领TA关注到孩子的参与度,让每场读书会都有吸引孩子的亮点,都有让孩子开怀大笑的笑点,都有不着痕迹的教和带领。

这对带领者的要求是不仅限于学习课程和教学设计,还有如何进行一场读书会的设计,如何引领讨论的有效深入等。这个专业内容的学习必须是长期和渐进的。

04#

到这里你会发现,做这个选择的前置工作其实也很简单,观察自家孩子特质,了解带领者特质。当然,最终选择之前也可以再了解这些细节信息:

群体共读的模式,是读为主还是讨论为主?

书目的选择是否根据年级且考虑群体的认知?

书籍的题材、创作手法是否多样?

是否有虚构和非虚构的搭配?

是否是小群体?可以兼顾到每个孩子在读书会上的表达等等。

05#

最后想提醒的是,千万不要觉得跟了某位坊间“名师”就等于万事大吉,任何带领者有这样的优势也有可能有那样的偏执,批判性地看待不要神化某个人或某个群体,选择自己最看重的符合孩子特质的带领者。更多要做的是关注孩子的参与情况和反馈,关注孩子的细微变化,跟上孩子的阅读脚步,才能成为孩子阅读路上的有效陪伴者。

写到这里,我发现这不仅仅是一篇讲家长怎么选择儿童读书会带读者的文字,更多像是对带领者的专业能力的期待和展望。那最后还是再附上之前写的书单小合集,提醒和激励走在这条路上的同路人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