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心耳封堵术后,应单用新型口服抗凝药!JACC网络Meta分析

 杨进刚阜外 2023-08-28 发布于北京

对于左心耳封堵术后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目前尚未确定最佳的抗栓治疗方案。

820日,JACC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和网络Meta分析提示,左心耳封堵术后,直接口服抗凝药(新型口服抗凝药)单药治疗可能是最佳的初始抗栓治疗,其降低血栓栓塞事件和大出血风险的可能性最高。

另外,与单个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相比,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血栓栓塞事件风险,其对于不能耐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可能是一个更优的选择。

Meta分析包含51项相关研究,共纳入12 451例接受左心耳封堵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分析结果显示,在预防器械相关血栓形成方面,各种抗栓策略,包括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单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新型口服抗凝药+单个抗血小板药物、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均明显优于不治疗。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降低全因死亡风险方面优于华法林(OR=0.39)。

与单个抗血小板治疗相比,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血栓栓塞事件风险(OR=0.50),但两者在大出血事件方面无明显差异。

进一步分析(P-scores)显示,单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是最可能降低血栓栓塞事件和大出血风险的抗栓策略。

本刊之前发表的一项包含9项研究、10 215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Meta分析也表明,左心耳封堵术后,新型抗凝药优于华法林。

另外一项包含15项研究、5 50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Meta分析则发现,短期口服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在器械相关血栓、脑卒中、大出血发生风险方面均相似。

作者认为,对于有严格口服抗凝禁忌证的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后短期抗血小板治疗对于预防器械相关血栓和脑卒中也是有效的。对于高出血风险患者,缩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疗程可能是降低出血风险的一种策略。

来源:

[1]Comparison of Initial Antithrombotic Regimens after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J Am Coll Cardiol. Aug 20, 202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