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朝对官员的福利待遇管理及其积极效应

 云语禅心 2023-08-28 发布于湖北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统治历程中,除了自己本身应得的俸禄之外,官员还可以有各色各样的福利待遇。

汉朝时期的官员福利待遇制度是在秦朝制度的基础上,经过创新发展而形成的。汉朝时期,官员的福利范围较为广泛,官员福利制度成为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范畴,呈现出了丰富化、扩大化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百姓和官员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更加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统一发展。

在以后的朝代中,对汉朝时期的官员制度在继承的同时也不断地进行改进,想要更好地适应当下的经济发展形势,可以这么说,汉朝对官员的福利待遇管理制度,为之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官员福利制度提供了良好的典范。

一、汉朝对官员福利待遇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汉朝对官员休假的管理

1、循环“休沐”

汉朝的“休沐”制度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循环休假制度,汉朝官员每工作五天休息一天,其原意为让官员休息“沐浴”,汉景帝时期每工作五天休息一天的“洗沐”休假制度已经成为常态。

官员以五天作为一个间隔,可以休息一天用来陪伴家人,与朋友相聚等,也可以在附近游览散心,处理自己私下里的事情,五天一休息的“洗沐”休假制度不仅适用于朝廷官员,汉朝时期的公府、部县官吏等均按照此规定执行休假制度

东汉后期,当时负责执法司法的司隶校尉李鹰的执法非常严明公正,还对官员的休假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导致“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

2、特殊节假日休息制度

汉朝官员在每年的夏至日、冬至日、伏日、立春日、腊日等节日均可休假。

3、特殊情况下的休假制度

汉朝规定了官员可在遇到特殊情况之时请假休息,其主要针对的就是官员个人生病、有事之时的休假,官员因事、因病、因功休假被称之为“告假”,其承继了秦朝时期的“告归制度”。

汉朝官员在因个人事务而需要休假的时候,可向上级请假,在获得上级的批准之后,才可暂停公务而去处理自己的事情。

(二)汉朝对在职官员的赏赐

对在职官员进行赏赐是汉朝官员的重要福利之一,汉朝在赏赐官员方面继承了秦朝的原有制度,并不断加以创新,皇帝赏赐的范围越来越大,从对官员到对皇亲国戚,再到对寻常百姓也可以进行赏赐。

除了奖赏物质以外,皇帝还会给有功劳的人赏赐政治荣誉,赐尊号等。

《汉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周勃在逮捕有不轨之心的吕产之后,由于功劳很大,被封了“万户”的荣誉,同时获得了千斤黄金。

当时的统治者对立有军功将士的赏赐较为丰厚,表明统治者想通过此种方式树立典范,让其他官员更加死心塌地为统治者服务。

汉朝统治者还非常注重赏赐那些政绩卓著的官员,以此方式肯定其成绩,比如召信臣在担任荆州刺史期间,十分勤政爱民,引导百姓兴修水利,注重农桑劳作等,为百姓作出了重大贡献,实现了百姓的殷实生活,于是被“赐黄金四十斤”,并被升迁为河南太守。

汉朝统治者对官员的物质赏赐除了赏赐金钱之外,还会赏赐粮食、房屋、奴仆等。政治荣誉的赏赐有姓氏赏赐、尊号赏赐等。

(三)汉朝对退休官员的恩赏

汉朝时期对官员的退休形成了一系列的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规定了官员的退休条件和后续的待遇问题、安置问题等。

通过推行官员的退休制度,在官员退休时给予一定的赏赐和恩惠,保障了各级政府官员的新陈代谢能够正常良好地进行。

汉朝的官员退休年龄一般是七十多岁,但并非所有的官员都是到了70岁才退休,官员还可通过“病免”即病退等方式退休。

为了鼓励在职官员勤勉政事、免除其退休后的后顾之忧,统治者在赏赐退休官员时会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形,考量进行经经济性或是政治性的赏赐,在经济性的恩赏方面,有一次性经济赏赐和“带俸致仕”等。

汉朝十分注重孝道,官员年老辞去官职之后,统治者给予的一次性赏赐体现了对老者的尊重,具有“尊贤养老”的性质。

二、汉朝对官员的福利待遇管理特征及其取得的积极效应

(一)汉朝对官员福利待遇管理的特征

1、灵活性

汉朝对官员福利待遇的管理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即统治者对官员的恩赏方式是多种多样且较为灵活多变的,对于在职官员的福利恩赏,既有单一的名誉赏赐和物质赏赐,同时也有将精神和物质两者结合起来的赏赐。

对官员恩赏福利的多样性还体现在,统治者对官员的退休、休假、赏赐等方面有着不同的标准,不同级别官员可能受到的恩赏各不相同体现了灵活多半性的特征。

2、等级性

汉朝官员福利待遇,只有在职的官员或者曾经担任过官员的人员才能享受,一般的百姓通常无法受到统治者的恩赐,除非是在极端特殊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汉朝统治者对官员的恩赏具有鲜明的身份性和等级性,不同等级的官员能够获得的福利待遇也不同。

汉朝时期的官员福利是贵族、宗室和官僚集团的特权表现,其适用的范围较为狭窄,其福利措施却多样化,并且部分福利已经实现了制度化,严格区分等级的高低。

3、伦理性

统治者对官员福利的恩赏,主要体现了对封建伦理道德的要求,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官员们对统治者忠诚、廉洁为官达到良好的激励目的。

统治者对有利于维护统治、符合封建伦理要求的官员予以恩赏,强化官员的忠君伦理观念促使官员们忠君敬上、恪守职责、匡正民风

4、规律性

对汉朝官员的福利在休假制度、退休制度等方面以明文乃至法律的方式规定具有规律性、可操作性。

皇帝对大臣们的各种恩赏从表面上看是极具随意性的,受到皇帝个人主观感情的影响,但却并非无规律可循,而是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比如“论功行赏”以及按照和皇帝关系的亲疏行赏。

5、发展性

汉朝对官员的福利待遇管理是逐步发展起来、完善起来的,具有发展性的特征。

汉朝的休假制度等是从秦朝制度中加以完善而成的,统治者对官员们的各种恩赏也是从“论功行赏”的军功制度中逐步扩充而来,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的初期,就经常向官员恩赏各种福利待遇,以此激励官员们为刘氏江山忠诚服务。

东汉时期对官员福利待遇的管理更加规范,统治者恩赏的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充。

(二)汉朝对官员福利待遇管理的积极效应

汉朝统治者对官员实行多方面的福利待遇管理,通过给予官员相应的福利待遇,有效地调动和激发了他们开展工作的积极性、效劳于统治者的忠诚性,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积极效应,对后世官员福利制度的完善产生极大影响。

1、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官员的后顾之忧

汉朝官员如果勤政爱民、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就会在正常俸禄之外获得统治者赏赐的相应福利,从而使其生活无忧。

尤其是官员“带俸致仕”以及退休后一次性获得的赏赐,使官员的“养老”有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官员的后顾之忧,在职期间积极从政,为朝廷效劳,促使各级官员更加尽忠于朝廷和皇帝。

2、改善了君臣之间的关系

君臣之间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各级官员的贪腐行为和朝廷的富民强国目标也是背道而驰的,汉朝统治者对各级官员的福利待遇管理,通过各种方式赏赐官员物质上、精神上的待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君臣关系,促使官员更加忠诚于皇帝。

汉朝统治者恩赏各种福利的对象主要是王侯将相和其他高级官员,王侯将相们不仅能够获得朝廷给予的较高俸禄,同时还能得到名目繁多的各种额外的恩赏,使这些官员履行职责、贯彻执行朝廷旨意更加坚定。

3、发挥了良好的社会导向作用

汉朝统治者对官员的赏赐给予各级官员的额外福利,通常是给那些政绩良好,清廉为官的官员,或者是给朝廷带来有建设性意见的谏官,所以能够发挥良好的正面引导作用。

比如汉朝十分崇尚孝道,甚至提出了“以孝治天下”的主张,统治者对符合孝道的官员给予相应福利赏赐,对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产生了良好导向作用。

三、总结

汉朝统治者对官员福利待遇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官员休假的管理、对在职官员的赏赐、对退休官员的恩赏等方面,关于休假等官员福利待遇的管理通过明文乃至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对后代官员福利待遇的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