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碑店境内运粮河初探

 澗雲風子 2023-08-29 发布于河北
原创:董红軍

高碑店为春秋战国时期燕南赵北督亢沃野之地,又是辽南宋北文化交融之地,还是当今京南雄北双城发展节点之地,历史源远流长。尤其是在宋辽时期,高碑店为辽宋分界之地,残酷的战争持续多年,澶渊之盟之后又是榷场所在地,因此留下了很多历史遗迹。下面我们聊一聊宋辽时期的军事重要运输线——辽代运粮河。

一、运粮河挖掘的时代背景

公元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即位。这位雄心勃勃的皇帝为了实现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战略目标,首先灭掉了北汉,接着对辽发动了高粱河之战、岐沟关之战,这两次战役是宋朝初年两次大的战役,结果都是宋朝以失败告终。此后,宋对辽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转入以军事防御为主。而辽国随着国力日趋强盛,开始大举南侵北宋。仅在白沟河流域,就持续进行了近二十年的战争。新城县(今高碑店市)地处辽国的边境地区,属战争前沿,常年驻有大量军队。所需粮草以及军事物资数量庞大,其中很大一部分物资要经过新城县境源源不断运往前线。

公元987年辽统和五年,辽圣宗与萧太后突破白沟河,先后攻克莫州、文安、满城,攻到遂城受挫被阻。在唐河一战,辽军受到北宋名将李继隆、尹继伦前后夹击,损失惨重,于十一月退到白沟河北岸。唐河一战后,辽军心有余悸,五年内未兴兵攻宋。统和十二年八月、九月,宋朝两次遣使与辽议和,双方没能达成协议。宋辽关系处于不战不和的相持阶段。

在这一时期,辽国积极战备,修筑城池,加固边寨,囤积粮草。同时还疏通河道,连接水源,利用自然河道修筑堤岸,加设码头,开通了北起岐沟关南至拒马河的水运通道运粮河。

二、辽代运粮河概况

为了弄清运粮河的情况,本人与历史爱好者贾贺祥曾多次实地考察走访。按照辽史以及县志记载的运粮河走向,参考两岸的历史资料记载及相关遗存,可以初步确定,辽代运粮河就是在郦亭沟等自然河道的基础上疏通扩挖的。关于郦亭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有明确的记载,在这里不再赘述。

运粮河北起于岐沟关南到界河(南拒马河),全长五十余里。其北段称为岐沟河,中段称为郦亭沟、马村河,进入定兴县境后称稻子河或周家庄小河。运粮河是在自然河道的基础上,通过实施疏通、扩挖、夯实、加固河堤等一系列工程后建成的一条运河。在运粮河两岸,种植了大量柳槐等树木,开设了码头和泊船大湾,并在河道沿岸铺设了驿道,建设了驿馆、水督馆署等,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漕运体系。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运粮河在崔中旺村北,突然拐弯折向东北方向,经乔刘樊村西北转向正东。此地不远处是一片低洼之地,面积很大,有明显的河道湖泊的痕迹。历史上称此处为大湾,南北约有1000米,东西约有800米,是运粮河第一大水陆码头。这些年在这附近出土了大量的残砖断瓦、陶瓷器皿、铁器以及船板、兵器等文物。明清时期随着水源逐渐减少,码头功能也随之消去。运粮河继续向南,到撞河村北拐向正西,再由西向正南,直到高碑店村西。这段河道正南正北,河宽水深,且周边都是分支河道,水系密布。河道继续往南途经马村河村到顺河庄,辽国当年在此地设运粮河第二码头。2018年,在修整运粮河故道时,于顺河庄村出土了宋辽时期很多方木以及船木,以及码头专用栓船的木桩,村北处还出土了铁锚。顺河庄原名顺河楼,因码头漕运繁忙,在岸边建有许多酒楼、客店而得名。运粮河再向南经漕庄(今曹庄)进入今定兴县界,过辛告、东西石桥,从西靳村汇入南拒马河,也就是水经注记载的大利亭之地。经过几百年的变迁,现定兴县境内的部分河道已没有了踪迹。

运粮河是在自然河道基础上扩挖的。依循原自然河道,随弯就弯,把窄处扩宽,把浅处挖深,再加以人工夯实,铺设了黑胶泥防止渗水。经过人工夯实的河帮为土黄色,铺设胶泥的河底为黑色,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铜帮铁底运粮河”的由来。

三、运粮河的历史作用

公元999年九月,萧太后御驾亲征,率辽军从幽州岐沟关水陆并进,大举进攻北宋。辽军快速突破界河(白沟河),直逼雄州、霸州、高阳关。战火迅速蔓延,双方各有胜负。

交战期间,辽国每天把幽云十六州乃至辽东征集的各类军事物资源源不断从后方运往前线。其中,岐沟关至白沟河这段运粮河十分繁忙,可谓“船帆千影、万人挽漕”。运粮河白天旌旗招展,夜间灯火通明,形似一条蜿蜒的火龙,纤夫的号声昼夜不息。

多年的持续战争,双方国力俱损,百姓怨声载道。两国都有了厌战情绪,终于公元1004年十二月,双方罢兵,签订了“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签订,开启了宋辽双方关系的新局面。宋辽两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自己的基本国策,从而成就了两国百余年的和平局面。

和平时期的运粮河再次充当了边境贸易水路运输通道的角色。新城县是辽国的榷场所在地,面对的是北宋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四大榷场。北宋的丝绸、瓷器、竹制品、铜铁农具、茶、书籍等,辽国的黍、稷、桑、栗、牛、马、羊、皮绒等,很多都在新城县榷场交易或经该县境内运输。此时的运粮河再一次形成“舳舻蔽水”的壮观场面。

运粮河在促进两国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等方面起到了颇为重要作用。为了加强运输业的发展,辽国还在开泰三年增设了南京(今北京)转运使。

运粮河槽千帆影

漕运的兴盛,也带动了沿岸许多村落的发展。高碑店镇就是在这一时期的经贸交流中开始发展起来的。到了金代,高碑店已经成为京都驿道上的重要村落。南宋徐梦萃在其《三朝北盟会编》中提到:幽州南“陆海百货,萃于其中……锦绣绸绮,精绝天下,膏腴蔬果,黍稷、稻粱之类,靡不毕出,而桑、柘、麻、麦、羊、豕、雉、兔,不问可知。”运粮河漕运以及榷场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辽宋间的商业往来,推动了辽国的手工业、商业的迅速发展。

临水而居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的重要特征。运粮河自古就是一条服务于两岸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河流。正是因为有了这条古老的河流,方才孕育出沿岸的诸多村庄。人们靠这条河饮水、灌溉、抗旱、排涝,还在河中捕鱼捉蟹。

运粮河沿岸出土的陶器

古老的运粮河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诠释了沧海桑田。千百年来,居住在运粮河畔的人们,目睹了国家的分分合合以及民族间的纷争与融合。他们以中国人特有的坚韧与勤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我们相信,居住在古老运粮河畔的父老乡亲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生活越来越幸福。

撰       文:董洪军

责任编辑:尹建新

编       辑:葛嘉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