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最美观音宝像

 华艺天天工作室 2023-08-29 发布于福建

南宋牧溪《白衣观音像》

纵约173厘米,横99厘米

绢本水墨,淡彩

日本京都大德寺藏

此图中的主角,曾被日本美术史家矢代幸雄誉为“幽婉的梦幻般的白衣观音”,端坐于溪边的岩石上,神态端庄,作冥思状。观音慈眉善目,表情安详,令人肃然起敬。旁置净水瓶,身后石崖长有垂青野竹,间有淡淡清岚。观音衣纹用淡墨,圆润流畅而简洁;岩石用披麻皴表现,用笔秀逸,画面清幽静穆,很好地再现了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大寂寞、大关怀的心境。

水墨观音像

南宋 张月壶 作

挂轴 纸上水墨

规格:104×42.3厘米

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画中观音右手持柳枝,左手托净瓶,坐姿呈半跏思惟相;周围泉水萦映,背倚修竹。观音头饰宝冠,身披璎珞,富丽华美,法相庄严。随着时代演进,水月观音着色由浓而淡,花饰由繁而简,四周背景亦渐次改变,观音姿势亦由侧坐而正坐而斜倚半卧状,华美的装饰逐渐转化成朴实的白衣观音。唐末五代北宋初期以后,水月观音是双手拿着杨柳枝和净瓶,到了宋代西夏时演变为杨柳枝插在净瓶里置于观音身边的岩石上。本幅水月观音图纯以淡墨写出,观音一袭素袍,侧身倚坐于普陀山的岩石之上,左手抚膝,右手抚石,姿态娴静宁和。背后大幅的圆光,映衬着茂密的紫竹林。左侧岩石上放净瓶插柳枝,脚下海水湍流,动静相宜,清雅肃穆。其画风与南宋牧溪禅师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许其间有传承关系。

南宋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

绢本设色

高176.8公分 宽79.2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作绘制于十二世纪。画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示现于云海中,四天王背负莲台,祥云涌现。上空天际诸佛云集,中央为释迦牟尼佛,左右为十方诸佛。观音作三十二面,共分五层,均戴宝冠,面有三目。最上有一佛面。身前画十八双手,莲瓣形大背光内绘九百八十二双手,计有千手,掌心各绘一眼。千手或结印,或现化佛,或持铃、金刚杵、莲花、法轮等法物,另可见黄道十二宫,甚为特殊。观音菩萨像下方,左右分立二人,图左为日光菩萨与一手握刀剑之菩萨,图右为月光菩萨及一手持金刚铃之菩萨,态度虔敬,皆面向主尊。最下方两侧各配置四人,推测俘护法神天龙八部,图左分别为面貌老相之龙王,其旁侍有一龙,头戴狮冠、手抱琵琶的乾闼婆,头长一角的紧那罗,头变呈火焰状、作忿怒相的夜叉;图右是戴冠持笏的天神,背后带双翼的迦楼罗,三目六臂、手持日月的阿修罗及一武将形象的人物,从水中涌出,甚为罕见。画中的千手千眼描绘得精细而密实。人物轮廓和衣纹线条笔力遒劲、柔韧流畅。

镰仓时代如意轮观音像

材质:绢本 着色 金泥 金箔 镶金线 挂轴

规格:纵101.7 横41.6

奈良国立博物馆藏

如意轮观音,被认为是以如意宝珠与法轮之力解除六道众生之苦及给予众生利益的尊像。早期有广为人知的二臂像,而本图是《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所提及的六臂金色身的最常见姿态。右侧第一手掌舒开抚脸颊,遵照了胎藏曼荼罗观音院中的图像。如意轮观音,被认为是以如意宝珠与法轮之力解除六道众生之苦及给予众生利益的尊像。早期有广为人知的二臂像,而本图是《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所提及的六臂金色身的最常见姿态。右侧第一手掌舒开抚脸颊,遵照了胎藏曼荼罗观音院中的图像。背景是普陀落伽山净土,以柔和的墨块表现的皴中以雕涂风格涂有群青和铜绿,有些部位还涂有金泥。以松树和樱树等为点缀,展现出熟为人知的风景,但这种山水表现手法源自中国,以此来研究其与日本最终确立的水墨画表现手法的关联性以及在后代山水画中的不断创新,也是个令人深感兴趣的课题。

藏经洞绢画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

北宋开宝二年(969)

绢本设色 高94.4公分 宽56.5公分

敦煌莫高窟第17窟出土

四川博物院藏

观音戴化佛宝冠,嘴唇上端及颏下有髭须,眉间有一眼,身饰项圈、璎珞。身前双手于胸前合掌,另有双手一捧钵,一结印;身后千手各持法器,手心皆有一眼。顶上宝盖以三花组成,两端各有一童子。菩萨莲座前设供案、香炉,案前的毯子饰对凤。菩萨及供案两侧各有两身菩萨,根据其侧榜题可知为“南无妙吉祥菩萨”、“南无常精进菩萨”、“南无大庄严菩萨”、“南无宝首菩萨”。画面下端供养人相向而立。此幅构图对称中见变化,疏密有致,设色艳而不俗,体现出宋代佛画的高水平。

慈胜寺壁画如意轮观音像

这幅坐姿观音菩萨,亦称如意轮观音。从菩萨宝冠上的阿弥陀佛化身像可以判断这是一尊观音菩萨像。菩萨双手结印,掌间有一圆形摩尼宝,亦或法轮,浮在瑞云之上。这也是判断为如意轮观音的标志。菩萨结跏趺坐于青色莲台之上,莲瓣的造型呈牡丹花瓣的皱褶状,而非常规的流线形,颇具特色。整幅画面皆以十分圆劲的铁线描绘制,造型严谨。色彩以土黄、石绿、朱砂、赭石为主,辅以少量的石青,形成统一中略带变化的色调,即稳重亦不失美感。画面金字塔式的构图给人以稳定感,观音的外轮廓又像一座须弥山,令人第一眼看去即产生庄严肃穆的宗教情绪。这也是一幅优秀的佛教绘画应该带给人们的第一感觉。所以,好的佛教艺术首先给人带来的是宗教的神圣感,艺术美感是为烘托和强化这种宗教感而存在的。

敦煌榆林窟第二窟西夏壁画水月观音图

水月观音,垂首静默,岸石竹枝,晴空无月,水波流动,静中动势,山泉奔流。……

此幅水月观音图,在透明的巨大身光圆轮中,映衬出一位头戴宝冠、项饰璎珞、长发披肩、腰系长裙的观音菩萨,观音右臂轻轻搭在屈起的右膝上,右手轻拈串珠,左手微抚岩石,悠然自在、若有所思地坐在水边的岩石上。水中盛开着的一对莲花承托着观音菩萨的双足。右侧的岩石上摆放着花盘和插有柳枝的净瓶,身后修竹摇曳,怪石嶙峋,天空祥云缥缈,灵鸟蹁跹,画面左下侧,龙女双手合十,正在虔诚礼拜观音。

国宝十一面观音像

绢本着色

纵169.0cm 横90.0cm

平安时代 12世纪

奈良国立博物馆藏

本图为面向画面左侧的十一面观音象。图象的右手垂在膝前,手印呈「与愿印」(指实现祈愿的手印,手心朝上五指向下舒展),手腕带着数珠,左手拿着一瓶插有红莲花的水瓶。观音的头上有菩萨面、瞋怒面、狗牙上出面各三面,及大笑面、顶上佛面各一面,共有十一面。本图样表现的依据是,中国唐代玄奘译《十一面神咒心经》中所描述的十一面观音的姿态。其特色在于不采取在密教本尊画象中朝向正面的惯例,且身躯为倾斜的姿态,其目的在于追求更自然的空间掌握。此外,观音采取将右足松开的舒缓姿势、大型的华盖、透雕般的光背等,这些都可解释成为了画出如同实际雕象的表现。观音象的躯体涂以淡红色,以朱线描绘出轮廓,并加上浓重的朱红色晕染。衣袍的织纹及主要图案都装饰着数种精致的「截金」纹饰(截金是将金箔细切以用于装饰的技法)。台座及华盖上的「笹龙胆纹」(基本形态为五叶三花,叶形类似细竹的纹饰),也是用截金及银色的晕染来表现。截金纹饰中的菊花团纹及笹龙胆纹,可能是从中国宋代带回日本的新图案。此外,观音象手持的水瓶以银泥画成,从中透出莲茎,这可能是表现宋代的玻璃。本图包含着以上各种要素,表现出平安佛画优美的姿态。

马头观音像

镰仓时代

尺寸:166.1x82.7 cm

波士顿美术馆藏

马头观音通体赤红,三面八臂,三目圆睁,獠牙外露,头发和胡须着红黄两色并向上竖起,呈狮子无畏相。马头观音的三面表示空灵悟性,八臂表示智悲双运,三目圆睁表示降伏三界恶魔,獠牙外露表示震慑一切阻碍众生运行的魔障。

(传)张僧繇 鱼篮观音图

絹本・设色

139.6×74.9cm

费利尔美术馆

张僧繇,画家四祖之一,擅采用凹凸晕染法写真、顼道人物,用“疏体”画法。本画线条简洁流畅,形神备至,不似《二十八宿神行图卷》等摹本线条拘谨、形象呆滞。但人物造型明显为宋代以后,故判断为后世托名之作。

画中观音如绝世美女亭亭玉立,风中侧头,关爱的目光落在篮里的红鱼上。鱼下垫着的水草更细致地表现了观音对鱼的无微不至的爱心。白净的双脚一如她白净的肤色落在尘土上,代表纯洁入世。把鱼画成红色,那是画家的绝妙构思。不仅是观音要关注鱼,画家更想看画的人注意它。鲜活的鱼,代表的是生命本身,应该活在水里---适合生活的环境中。观音要把鱼带到哪里?对!离开这只有风尘的现世,到“有水”的地方去。观音右手挽篮,左手挽带,暗示不仅要超度众生,还要超度自己。“超度”可能说得过了,“爱惜自己”可能更准确。

观音与善财图

明代白描图 文徵明题《心经》 仇英绘

水墨纸本 尺寸:118 x 48.5 cm

弗利尔美术馆收藏

此画作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由仇英绘画,文征明在右上角楷书《心经》,一幅画汇集了明代最著名的二位大师笔墨,十分隆重珍贵。

法海寺壁画水月观音图

这幅法海寺壁画《水月观音图》,被宗教、美术界誉为观世音菩萨造像之最。壁画运用宝冠、璎珞、天衣、纱幔、宝光等诸多佛教经典元素美化造像,将佛教故事中善财童子、韦驮天、金毛犼、鹦鹉,巧妙安排成对称平衡布局;在浩淼的云水背景中,缀以祥云、紫竹林、红牡丹、红珊瑚、木莲树、桂木、兰草、宝瓶、寿山福海、清泉流水等,烘云托月地描绘和渲染清净殊胜,光明和谐之理想圣境,衬托出“诸天无实体,水月皆空虚”佛理;在传承唐、宋时期各种观音菩萨造像内涵基础上,赋予观音菩萨面目形象以人格的气质特征和情感魅力,使造像具有温暖人心之仪态,慈悲可亲之情感和恬静致远之神韵,充分体现趋于精神超拔和生命解脱佛教宗旨。

十一面观音像轴

纸本设色

125.9cm×61cm

四川博物院藏

此图构图简单,但是却不乏味,线条流畅,不失潇洒,图中的观音面容祥和、安静,不失秀美、慈祥,画中的线条妩媚中凸显出力度、粗犷中更见到圆润、潇洒中更显雍容,画风清雅秀逸,很好的烘托出观音造像的超脱尘世的冰清玉洁圣洁形象。画中天衣曼妙,璎珞严饰,宝冠绀发,面目煕怡,清丽端严,威仪相好,具十一头面,八只手,清晰分明;所执法器,无出经典之外;举手投足,全与典籍相符;一一宝臂,悉皆均称自然,一一妙手,尽显柔美灵动;图画线条清晰,各元素和谐统一,不显生硬,无有突兀,浑然天成;画面庄严恢宏,美而不媚,绚而不烂,给人以生命的震撼,艺术审美的震撼,宗教崇拜的震撼!观音像慈容圣貌,微妙动人,圆满光华,若慈祥,若悲悯,若自在,若静虑,若智慧,若庄重,若闲适,若优雅,神态毕露,呼之若出。不论神情、姿态、衣袂、莲座、还是涂彩配色方面,无不周致细腻,恰到好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