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用言语治愈彼此让爱在沟通中流动(1)?

 新用户7261osYC 2023-08-30 发布于陕西

1、为什么我们害怕沟通?

2、如何洞察彼此的内心?

3、如何倾听与自我保护?

4、如何应对三种沟通困境?

5、如何解决沟通中的矛盾?

6、连接的楼梯

你是否总会这样想:没人喜欢我、不要相信任何人、别人对我的看法很重要……这些想法控制着我们,使我们的内心深陷情绪的煎熬。为避免受伤,我们常选择逃避沟通。为什么我们会害怕沟通?事实上,内心的想法并非现实,越深陷这些思维误区,就越难实现顺畅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有点儿胆怯,但想和你好好说话》的作者朴宰莲是韩国知名心理咨询师,曾为社会工作者、单亲家庭、父母和教师举办讲座,后成立瑞普人类研究所,旨在帮助个人和组织通过对话搭建健康的互动关系。也曾任韩国非暴力对话中心认证讲师,开发了帮助人们彼此尊重的连接对话项目,专注于矛盾仲裁、创伤咨询、创伤经验研究。

本书作者朴宰莲从心理学角度深入分析了形成这些思维误区的心理动因,并提出健康的沟通是建立在正确理解对方诉求,以及理解自我之上。沟通的最大价值不是说服或改变另一方,而是达成共识,找到两全其美的方法。那些因为胆怯而不敢吐露内心、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心生芥蒂、因为好面子而不能好好道歉、因为该说的话没说而懊恼的人,都将从这本书中获得安慰,并找到沟通的勇气。最终我们将发现,沟通不仅是改善与他人关系的技巧,也是治愈我们内心的良药。
心理咨询师的朴宰莲在《我有点儿胆怯,但想和你好好说话》这本书中,用通俗易懂、亲切温和的语言为我们剖析了沟通失败的原因,并给出了行之有效的沟通策略。她认为,在本书中,作者认为,很多时候矛盾冲突的发生、沟通的失败都源于我们混淆了情绪和想法。
樊登讲书推荐阅读《我有点胆怯,但想和你好好说话》一书。
1、为什么我们害怕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当你听到他人的话,或目睹他人的行为时,如果能带着好奇心去思考,他人的语言或行为背后的意图,并能用不同以往的方式沟通,就能建立起我们所憧憬的人际关系。
我们为什么害怕沟通?我们内心有一个声音,它暗中诱导我们:我很懦弱、没人喜欢我、要活得小心、不要相信任何人、别人对我的看法很重要……
1沟通失败的原因
沟通失败往往不是性格,而是因为想法,即自动想法。自动思维的六种表达方式:
①判断:我们看了一个短视频就得出那个人没有道德底线是坏人,这就是自动的判断。
②指责:遇事第一反应是谁要为此事负责?找一个成为指责的对象。
③强迫或威胁成为习惯。
④比较:你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⑤视为理所当然:就是“应该的、你活该,你就应该这样”。
⑥自我合理化:我都是为你好,我这样做是有道理的。
自动思维的背后是什么呢?它会影响我们的情绪,进而决定我们的行为。什么是情绪?情绪就是我们给自己的内心感受、身体反应起的一些名字,如高兴、生气、害羞、难过,这些情绪和行为的背后是我们的思维方式。
自动思维所带来的恶果。自动思维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一种思考的惯性,是下意识地脱口而出的话,一种直觉式的判断。但这种思维方式会使沟通失败,还可能使双方的关系渐行渐远。自动思维会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不同的自动思维,对情绪造成不同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我们攻击他人,同时也会令自己痛苦不堪,甚至引发悲剧。因此,人们都要想避免这种自动思维的产生,却往往终其一生也无法如愿。
如果想成为一个善于沟通的人,那么就需要转变一下思路,不要在意自己的诉求、没有人喜欢我……唯有跳出自动思维,才能开启沟通之门。
(2)自动思维源于认知歪曲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自动思维?自动思维源自于我们的认知的歪曲,而认知歪曲跟我们从小到大的经历是有关系的,包括我们的原生家庭、从小受到的教育、学校里老师对你的塑造等。因跟人们的生活经历不同,从不同的经历中,得到的道理也不同。只是在与人沟通时,某些想法可能会被扭曲,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认知扭曲或认知歪曲。
典型的认知歪曲有11种:以偏概全、极端思维、过度泛化(偶然当普遍)、预测未来(未来有不确定性,但人们太喜欢揣测未来)、过分夸大和贬低、情感推理(喜欢的人做了错事都觉得可爱,不喜欢的人做了好事也喜欢去鸡蛋里挑骨头)、应该思维(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应该)、贴标签(富二代、城里孩子不会吃苦)、个人化的归因(简单地把它归因在某个人的身上)、灾难化、读心术(迎面见了一个熟人没有与你打招呼,你就会觉得那个人肯定对你不满意,也许对方正在想事没看见你。发了一个微信半天没有回复,你就认为对方不理你了。)
(3)核心信念导致认知歪曲
核心信念会对人际关系和沟通产生关键影响。常见的核心信念有:被抛弃、不信任、自怨自艾、缺陷感、社会孤立感、依赖、脆弱、挫败感、消极心态、优越感、屈服、情感抑制、严苛的标准、惩罚感。
这些认知歪曲的背后是我们内心的核心信念。核心信念很有意思,你看到这个核心信念,你就能够知道它的外在显现是什么。比如,如果一个人的核心信念是自己容易被抛弃,总是担心自己会被抛弃,那么他在生活中的表现就是容易受伤,动不动就受伤了,动不动就玻璃心了。如果一个人的核心信念是不信任,那么他在生活中的表现就是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如果一个人核心信念是自怨自艾,那么他永远无法满足。一个觉得自己很有缺陷感的人,经常会表现出自卑。挫败感很强的人更加容易自责,优越感特别强的人,容易表现的自私。
核心信念导致认知歪曲,认知歪曲产生自动思维,自动思维使得我们在跟别人说话的时候,要么不客气、不礼貌,要么充满了强迫或者责怪这样的语气。

参考文献
1.【韩】朴宰莲著.【韩】朴圣惠 绘译.我有点儿胆怯,但想和你好好说话.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22-10
2.帆书/樊登讲书
3.作者:Alex晓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fa36e905a4f6来源:简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