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一代伟人的心灵密码 李亚平 作为语文教师,要知道,每一篇课文都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我们要想让孩子们通过课文看到更深远的风景,就要把窗口开得足够大,让孩子们能够探出头去,充分领会世界的神秘和语言之间的关系。——题记如果我告诉你,《纪念白求恩》是一种极端情况下极端的政治说教,你会接受吗?文章的说教自这句话开始:“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为什么强调国际主义精神呢?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什么关系呢?哪一个概念更大?共产主义的本质是公共产品,共同生产,共同享用。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七月诞生之初,也只是为了要解决本国的困境,从来没有想到用它去解决世界的困境。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8年结束的,中国共产党就诞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三年。目的就是带领中国人民推翻头上的三座大山。然而,时间发展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社会的危机更加严重。严重到什么地步呢?严重到许多革命人士对中国丧失了希望,在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宣传攻势下,“亡国论”甚嚣尘上,连曾经刺杀清廷积极革命的汪精卫都投降了日本,中国革命的压力空前巨大1938年毛泽东写下《论持久战》,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给沮丧的中国人民打气。1939.9.1——1945.9.2,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而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写于1939年12月21日,也就是全球混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三个月之后,教材专门在课文标题下面注明了这个时间点。因此说,学习这篇课文,绝对不能当成普通的议论文或者所谓的政论文。它是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用以指挥中国革命甚至影响世界革命的一声号令,它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反法西斯阵营决意战胜法西斯阵营的思想武器,它是殖民地国家人民誓死赶跑入侵者的精神旗帜。这个武器就是共产主义概念下的国际主义思想,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就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它的核心要义在那个年代表现为一切反法西斯力量都要联合起来,共同反对殖民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资本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反对侵略,反对殖民,反对战争掠夺和压迫。因此文章引用列宁主义的学说“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并发出号召“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人类历史上相去不远的两次世界大战,说白了不过人性的私欲在膨胀而已。侵略国的国民固然如此,被侵略国的国民也未尝不是如此。所谓战争,就是与人类的私欲作战,与人类中一部分私欲膨胀的人作战,与国家中一部分私欲膨胀的国家作战。战胜的方式,是人人先放下个体私欲,团结起来,打败那些私欲膨胀者。如果不能放下私心,人人为己,那么,就相当于人类被其中的一部分私欲旺盛者干掉了。人性就此堕入十八层地狱,历史就此继续陷入原始动物性的恶性的循环。我们看看英国人是怎么消灭印第安人的,看看人类历史上一次次入侵战争的最后结局就知道了。1939年12月,二战方始,人类前途未卜,中国前途未卜。这个时候,抛弃了欧美著名医生的豪华富贵生活,来到中国北方抗日前线甘愿为中国人民当一杆枪的白求恩医生因手术感染牺牲了,它引起的悲伤、失望和无助情绪将会极大地蔓延开来,影响人们的革命斗志和信心。这个时候,特别需要一位强有力的人站出来,告诉人们,白求恩医生虽然牺牲了,但是我们只要团结所有能团结的力量,弘扬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我们的技术精益求精,我们就能够打败日本法西斯,赢得生命的荣耀,获得民族的解放。“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极端的负责任、极端的热忱”“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这些极端的话语正是诞生在这样一个极端的时代。在所有的不利中,死是最大的不利,在所有的利中,活是最大的利益。然而,敌人步步紧逼疯狂屠杀,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反法西斯阵营的人们已经退无可退,如果不奋起反抗,只能束手待毙。战火无情,枪炮无眼,每个人的生命都被置于战争的阴影之下。生存已然不能保证,遑论个体的其他权利呢?然而要生存,“各人自扫门前雪”明显是不行的了,只有联合起来和恶人作斗争才有出路。如此,每个人都必须团结身边的同志,热情对待每一个人民群众,抛弃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把全人类的解放当成自己的解放,贡献出全部的力量。事实上,那一代人也正是这样做的。生逢乱世,毛泽东和许多同时代的人,正是凭着“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火种,照亮了历史黑暗的天空,寻找到了光明的未来。今天的我们可能从内心深处不太认可伟人的说教。但在那个时代,人们需要精神境界最高的灯塔来指引战火下生存的方向。和平时期的我们,固然可以主张多种个人权利;但是,当个体的生存私欲过于膨胀,也当警惕“蝴蝶效应”“扑克牌效应”。收敛自私之心,热爱人民大众,勤于研究工作,是在为家国作贡献,为人类造福,更是在为自己造福。“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也许不只是战争时的思想作战策略,也是和平时期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途径。是舒服的日子过久了,让伟人热切地说教听起来不那么熨贴了吧。人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体。个体的生命如果不把整体的福祉当作追求,不仅会给整体带来灾难,也会给个体带来毁灭。不管从事什么职业,拥有什么社会身份,经历了多少人生起伏,人生的价值和幸福都需要在人群中栽种,才能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