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汉为何会出现宦官、外戚轮番专权的局面?和刘秀又有什么关系?

 知易行难nev5ph 2023-09-01 发布于河南

感谢昨天打赏的朋友。

没有打赏的朋友帮忙点击昨天发的广告就行哈,也是对咱们写作的鼓励!

图片

之前的历史线有点乱。

预告下后期的写作顺序:东汉系列会把刘秀开国篇完工,然后继续三国的襄樊系列,接着重新回到东汉写明帝刘庄的北伐匈奴篇。

东汉开国后,刘秀对朝廷架构做了一个全方位的大调整。

大司马改为太尉

1、将大司马的名字改回汉朝初立时的太尉,同时不允许内朝的人担任大司马,切断与内廷的联系

2、太尉分管监督九卿中的太常卿(掌礼仪祭祀)、光禄卿(内廷兵事)和卫尉卿(宫卫兵事)。实际上,卫尉、禁军将领的任命权仍然在皇帝这里。

3、太尉不再有军队调动权,主要分管军事方面的各项日常事务和军事官吏的考察与监督(掌四方兵事功课,岁尽,即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开战的决定权和将领的任命权全部收回刘秀手里,确保军权牢牢掌握在皇室。

图片

缩减丞相的权限。

司徒的权力:掌人民事,凡四方民事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

管理每年的户口增减,以及各地郡国官吏的考察;此外分管太仆(主管皇帝车马和兵器制作)、廷尉(主管司法)和大鸿胪(诸侯及藩国事务)。

司空的权力:掌水土事,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

管理大型工程,比如修堤(后面会写著名的黄河治理)、筑城等,这些都是花大钱的事务,等于朝廷的大半财权都到了司空这里。此外司空还分管宗正(皇族事务)、大司农(天下财政)、少府(皇室财政)。

很明显,原先属于丞相的大量权力都被司空分走了!

裁撤御使大夫

丞相也别难过,至少你的岗位编制还在,御使大夫连编制都被取消!

过去御使大夫是监察弹劾百官的,但现在监察弹劾权被分散到三公每个人的手上,各自监管。

图片

这些措施根本目的只有一个:三公不可能像原来的大司马那样,杀出来一家独大的权臣。

在刘秀的各种防范措施下,外臣要夺取皇权是很难的!除非你自带外戚属性,像司马宣王这样,实属罕见。所以他不得不指洛水发誓,用他四朝元老、大魏军神、曹魏忠臣等标签做了一次巨大赌注!曹爽的势力太庞大了,只要留着,谁笑到最后就真不好说,必须迅速斩草除根!司马懿用自己人生终章书写了影响极其恶劣的一笔!自此永载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自秦并天下以来,皇位更迭除了王莽那次,全都是靠打下来的。谁都没想到夺取皇位,居然还可以这样玩!高平陵政变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司马懿为榜样,来践行其厚黑操作。

不仅如此,刘秀对三公防范甚严,不给“三公”封侯,降低“三公”的政治地位,时刻紧盯“三公”是否结党营私。

那么朝廷的大政方针谁来提呢?

还是之前的尚书,刘秀扩大尚书的规模,将其变成了尚书台。

世祖承遵,后分二千石曹,又分客曹为南主客曹、北主客曹,凡六曹

渐渐地,尚书台的权力越来越大,功能也越来越完善,逐渐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宰相府。尚书为皇帝出谋划策,起草政令,刘秀的很多命令都绕过三公,通过尚书颁发文件,直接下达给外朝。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然政有不理,犹加谴责。

以致于后来三公想要参与国家大事的处理,必须加个“录尚书事”的头衔才行。

尚书貌似权力很大,但是刘秀又怎会不加控制。

他给尚书定的级别很低,就是具体办事的人,此外大方向、重大决策、关键岗位的人选也得由他自己决定。

如此一来,皇权达到了自秦汉以来的最巅峰。

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

如果后面的皇帝懒政,或者岁数小,无法行驶皇帝那庞大的权力时,怎么办呢?

权力的空白一定会有人填补,而这些人自然是离皇帝最近的人:外戚、宦官。

宦官为啥在西汉默默无闻,东汉开始显赫崛起,背后的原因就是外朝失去了制约内廷的力量!

秦的三公九卿,汉的尚书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的内阁,清的军机处。

其目的都是分解臣下的权力,不让大臣权力集中。但是汉丞相、大司马的权力缩减,尚书台权势大了,隋唐拆解尚书台,权力反而集中于三省,明废宰相,内阁首辅权力比以前丞相更甚。

历史幽默之处,就在此。

当然,对于权力被大幅削弱的三公,刘秀也做了额外的补偿。

三公和皇帝一样,可以直接选拔任用属员,其中皇帝特聘召人才叫“征”,公卿郡守聘任幕僚属官为“辟”。出来的就是茂才(原叫秀才,为了避刘秀的讳改的名

在东汉,这属于最高的官员入门级别,因为只有皇帝、三公、刺史级的国家级领导干部才有权推荐。

名额非常少。

正常的人才选拔制度还是之前的察举制

简单介绍下察举制:

1、察举对学术要求很严,凡儒家以外的各家均不得举,开创了以儒术取士的标准。

2、取士包括德行、学问、法令、谋略四个方面的内容。

图片

相比明代的八股文,东汉对人才的标准是相当严得,文韬武略,学问修养,各方面你都的是顶尖的才行。现在可以理解为啥三国能出那么多牛人的原因了吧。

这还是在东汉末期,外戚和士大夫血拼后,朝政紊乱的情况下,还能冒出那么多大才。

3、察举分岁举和诏举两类。诏举是皇帝下诏选取特殊人才,是临时性的特科。诏举科目很多,也不固定,目的是把有专门才能的人推举出来。比如哪天要和羌人开战了,朝廷就会专门选拔一批对羌作战熟悉的士人。

重点讲举孝廉

图片

举孝廉是察举常科的主要科目,一般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地方官员考察后向中央推荐人才,是入仕的正途,每年推举。

如果地方上一窝蜂上报人选怎么办?比如颍川、汝南、河南尹这几个大郡,一下子报上来几百个人,朝廷怎么应对呢?

东汉有十分科学的办法,根据各郡规模限定名额!

凡满20万人的郡国每年举一人,

不满20万人的两年举一人,

不满10万人的三年举一人。

对于边境地区郡国(比如凉州、交州)人数还有优待政策,10万人以上则可以岁举一人。

考试内容前面介绍过,突出的就是量才录用。

地方上的人才被举孝廉后,做什么呢?

孝廉的出路最多的是在皇帝身边当郎官,然后再由郎迁中央或地方官吏。

郎官因为一直跟随在皇帝身旁,皇帝如果觉的这人不错,就会派他先进入尚书台学习锻炼,作进一步考察与培养。


当你进入到尚书台去历练时,你就会发现光会儒家经典是根本不够的,念几句儒家经典就能处理政务?


开玩笑嘛。


尚书台的工作需要'明习故事,长于吏职”,你得学会草拟奏章,这需要你具备对朝廷诏令的海量储备和公文写作的纯熟应用。


这活你在地方上就必须事先掌握,或者你所在的家族有人定期给你培养和灌输!


一般察举推荐来的基本上都是各地响当当的高水平功曹或其他属吏,所谓:光武承王莽之余,颇以严猛为政,后代因之,遂成风化,郡国所举,类多辩职俗吏。


为啥呢?三点原因

1、太学中的四书五经那种儒家经典类似于咱们的政治课本,但真到了治理地方时候你需要了解的则是各种法律法规和税收知识。这种地方,你混不了!有时候遇到边境战事,郎官有可能直接被皇帝派出去随军征伐,你没点武艺,去了其实是害你,还不如在老家好好享受。

2、在皇帝能力强的时候(注意这个前提),更容易被皇帝看穿你的底色。

3、推荐人才有着巨大的连带责任,有非其人,临计过署,不便习官事,书疏不端正,不如诏书,有司奏罪名,并正举者,被推荐的人要是不行,不仅砸了自己的招牌,还会被上级追责,所以郡守在往上每年推荐“孝廉”时,往往慎重非常。

陈蕃任安乐太守时,郡内有一个名叫赵宣的人,父亲去世,他把父亲埋葬以后,自己住在墓道中,服丧二十多年,名声震动州郡。地方官把他推荐给陈蕃。陈蕃与他相见,问及妻子儿女,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是在服丧期间出生的。陈蕃大怒,遂致其罪。

两汉大部分时间,官员的综合素质往往非常高的原因就在于他的这套高级官员选拔机制。

你必须有一定的武力、倒背儒家经典、熟悉朝廷诏令,不能有明显的短板,这样的三栖放在哪都会大放光彩。

这就是为啥平定西域的牛人班超,既能帮他哥修史,又能带头砍人,还懂外交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这套机制下跑出来的牛人。

超之于西域,戏焉耳矣;以三十六人横行诸国,取其君,欲杀则杀,欲禽则禽,古今未有奇智神勇而能此者

察举制(主要是举孝廉)是一套非常先进的选拔机制。

还是咱们一直反复强调的那句话,天下那么大,怎么会没有人才,缺的合理的机制和伯乐。

但是,举孝廉有个非常关键的前提:对皇帝的要求非常高。

前面的2、3点就和皇帝密切相关,皇帝水平高,你就混不过去,还要追究举荐人的责任。

如果皇帝是小孩子呢,又或者他不想理政,贪欲享乐呢?

那就看此时执掌大权的人是谁,外戚还是宦官。

水平次点的呢也就敢于推荐了,只要你表忠心,送钱,这两点到位了,谁还来纠结你是不是这块料呢?

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才,以黠逆应至孝,以贪饕应廉吏,以狡猾应方正……名实不相符,求贡不相称,富者乘其财力,贵者阻其势要,以钱多为贤,以刚强为上

反正天下是刘氏的,与我何关,除非这个人有别的想法,比如篡位之类。

来看看和帝时,外戚窦宪的权势有多大

宪府贵重,掾属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

从窦宪这推荐入仕的掾属有三十个最终做到两千石级别的高官。

咱们知道东汉后期皇帝岁数普遍较小,以至于,当时流行着一首民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可见到了东汉后期,举孝廉已经开始暴露出巨大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