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魅力太行 · 河北邢台 ‖ 老槐树下的那盘碾子

 魅力太行公众号 2023-09-01 发布于河北

文/村里女人

最近,大姐从山里老家来看望我,又给我拿来了半袋子细细的玉米面。姐姐说,这些玉米面可是在碾子上转了一圈又一圈“碾”出来的。

听姐姐这么一说,更令我触景生情,那“碾子”将我带入到了儿时那个年代,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老家老槐树下的那盘石碾子来。

我的老家在邢台西边太行山深处,村子不大,自我记事起,村子里就安有好几盘碾子。

其中,记忆最深的就是老槐树下的那盘石碾。这些石碾子源于何时?又是谁发明的?

我曾经问过村里的长辈,他们也说不清楚,只知道他们小时候就有了这些石碾子。

石碾是一种用石头碾盘、石头碾磙和木头碾框等一体制作成,用来破碎或去皮谷物用的工具,由碾盘、碾磙、碾框、碾管芯、碾棍孔、碾棍等组成,并分上下两部分,上面的叫碾磙,下面的叫碾盘。将碾磙在碾盘上滚动,就可以用来碾米磨面。

夏日的清晨,一阵清风吹来,随着风声,在村子中央的老槐树下,就有或上了年纪的老奶奶,或年过半百的婶子大娘,或年轻的嫂子们来这里推碾子。

大家边推碾边拉家常,有说有笑,好不热闹。人多碾少不够用,大家都很自觉地排号。

有人为了排个早号,就起五更前去占位,只要在闲着的碾盘上放上一根碾棍或放一把笤帚,后边来的人就知道是有人占了号。

由于都是四邻,推碾时也相互关照,互相帮忙。不论轮到谁家推碾,后面等着的人都会自觉搭把手,那种浓浓的乡情味,着实令人难忘。

这盘带着岁月印记的碾子,再加上不同寻常的那棵老槐树,这就成了我们这个小村庄的珍宝。

在老家人的生活里,这盘碾子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承载着小村庄人们的眷恋和敬畏。

老槐树是我们村的地标,她的躯干大约有三个大人才能同时合抱,枝叶繁茂,悠然挺立,枝枝叉叉纵横交错,有如一张大伞为这盘碾子遮阴蔽日。

这棵老槐树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的日出日落,成为小村庄成长的见证者。而老槐树下的这盘碾子,也沉淀着我们小村庄的历史。

村里人在这里磨面碾米,孩子们在这里嬉笑玩耍,承载了太多的生活趣味和记忆,留下了太多的快乐和感动。

那个年代,吃米吃面靠村里的那盘水磨是忙不过来的,于是这盘碾子也真是帮了村里人的大忙。

只需将谷物放进这盘碾子的碾盘上,一前一后两个人手握推碾长棍,使劲往前推动,碾子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就碾出了一碗碗可口的小米或者玉茭面。

那时候,我们家人口多,父亲在外边上班,母亲白天去生产队干活挣工分,碾米磨面都是趁晚上月亮地儿下进行的。

每次去推碾子,总是带上我和姐姐。一边让我们来做伴,一边我们姐俩也能帮忙。


推碾不是个轻快活,那么大的一个碾磙子让人推着转圈圈,一圈、两圈、三圈……石碾转个不停,也让我头晕目眩。

弯弯的月亮爬上东山,透着老槐树的枝叶,投下斑斑驳驳的月光,显得有些沉闷。

推一阵子,母亲总是让我们到一边休息,她一个人围着碾盘转了一圈又一圈。就这样,我们隔三差五地就去推一次碾子的。

后来,我们小山村通上了电,村里买上了磨面机和碾米机,想磨面碾米随时就能进行,非常方便又省事。

老家的婶子大娘们也从碾道里解放了出来,推碾的时代一去不再复返。

老槐树下的碾子,是我们回忆中最细腻的情感,也承载着小村庄的传承和文化。

但我永远不会忘记,碾子曾经带给我们的方便与快乐。也难以忘怀在碾子前一边吃着红柿拌炒面一边嬉闹着。

如今的老槐树也远远离去了,那盘碾子也不复存在了。但她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了!

她代表了一个时代,代表着我们祖辈的智慧和勤劳。老槐树下的碾子,相信将永远珍藏在老家人的记忆里!

作者简介:村里女人,一个不见经传的山里人,根在邢西山里一个叫小西庄的小村庄。喜欢宁静,喜欢音乐,喜欢散步,喜欢阅读,喜欢写些慰心的文字,在文字里寻找自己人生中的安静与美好。将真挚的情感凝于笔端,随心书写生命的智慧和人生启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