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读书】对“后进生”,“帮助”而不是“转化”,“共情”而不是“感化”

 老沔城人 2023-09-01 发布于湖北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教育读书】

对“后进生”,
“帮助”而不是“转化”,“共情”而不是“感化”

作者:詹大年


  有位拍电影的朋友希望把丑小鸭中学的故事拍成电影,他说:“拍一个中国版的《放牛班的春天》。”我婉拒了:“《放牛班的春天》是改变孩子,丑小鸭中学是要改变教育。”

  关于“后进生”的思考

  我认为,“差生”、“后进生”、“潜能生”、“问题孩子”……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本文无意讨论这个话题。有些孩子,很小就被贴上了“后进生”的标签。这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标签的问题呢?其实,这不过是孩子的本来状态与成年人预设的评价标准的冲突。如果,教育是为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发展,那么,“后进生”就是一个伪概念。如果,“淘汰人”是教育的功能,那“后进生”就是一个理所当然被淘汰的群体。“后进”,是相对集体而存在的。集体、群体、个体,在教育中如何相对定位呢?这是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个体,是目的。集体,是手段。如果,个体被忽视、被淘汰,那么要集体干什么呢?

  生命是可知的,但更是未知的

  教育问题的本质是生命问题。生命是个奇迹,人类对自身生命知之甚少。生命是未知的,也是可知的。生命问题,首先是人类的认知问题。所以,很多很多的生命问题,本身就不可能有解决的预案。“问题”,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因此,简单地给某一些孩子贴上“后进生”的标签,是无知的;简单地制定“后进生转化方案,是无效的。“后进生”这个概念的本身,就说明教育者对生命个体已经了解,并且“转化”的目标、方案也已经明确。这种自以为是居高临下“转化”,很容易把问题的根源归结在孩子身上,甚至把孩子推向对立面。如果对人性的认识不改变,教育评价的方式不改变,就不可能看到主体的、个体的孩子。看不到孩子生命主体的需求,教育是不会真正发生的。

  要“帮助”,不要“转化”;要“共情”,不要“感化”

  转化也好,感化也好,工作的主体是学校、老师、家长,客体是孩子。

  我办丑小鸭中学12年来,发现孩子的问题很多不在孩子本身,而是他们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遇到了“问题”不能解决,因而外化在他们身上。这些“问题”,是生命成长的必然,只是不同孩子遇到的问题和得到的帮助不一样。这些问题,或许是生物学方面,或者是心理学方面,或者是教育学方面,或者是社会学方面,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是哪一方面……不管属于哪方面,看到他们遇到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才是根本。单纯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认为,没有“好学校”,只有“好老师”。也就是说,孩子在什么学校上学不重要,关键是要遇到一位好老师。好的关系,才是好的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