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穿甲弹误区之二

 阿里巴巴yht 2023-09-02 发布于河南

上一篇讲脱壳穿甲弹的文章意外好评如潮。我在进一步深入和友人讨论后,发现目前大家在穿甲深度上还是有一个误区。这个误区就是评价穿甲弹的指标——穿透深度。

一般而言,我们大部分军迷讨论问题都是喜欢把穿甲弹放在同一个标准:对匀质轧压钢装甲的穿透深度。这个考核标准就是著名的RHA。但事实上,早在二战之前,各国装甲技术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均质装甲了。

在世界上,装甲车历史晚于铁甲舰。因此最早的装甲与反装甲技术都来自于舰艇。

1894年的君权级战列舰是世界上第一艘全金属战列舰,也是最后一代真正的“匀质轧压钢装甲”战列舰

1894年,一艘名叫“君权号”的战列舰(后归前无畏舰)开启了全金属战舰的时代,在此之前的铁甲舰(如定远)号船体支撑结构仍然以木材为主,君权级是第一艘金属壳战舰。君权级(也包括日本进口的富士级)使用的装甲是迄今为止最厚457mm的装甲,比著名的大和级410还多2英寸。但是君权级用得是熟铁装甲,因此连近距离发射的mkI13.5英寸大型铸铁填沙弹都难以抵挡,因此到了1897年的威严级时,英国率先开发了镍铬合金哈维钢,使得装甲效率提升了一倍,紧接着德国克虏伯又发明在镍铬合金钢表面渗碳硬化工艺,又把性能提升了40%,因此日本购买的三笠号战列舰尽管只有9英寸克虏伯装甲,她防御力是远高于更早的富士级战列舰的。至此,战舰装甲进入了表面硬化时代,不再是简单的“均质装甲”了。

到了二战时,装甲概念已经出现分歧点。比较有代表性就是意大利“维内托”级战列舰。

维内托非常有特色的多层装甲

由于意大利生产厚度大于14英寸的主装甲技术还不算成熟,意大利人发挥他们的奇思妙想,开发了极有特色的装甲和炮弹技术。维内托级理论上仍然是一艘“表面硬化钢装甲”战列舰,但是和其他战列舰硬化层在钢表面几厘米不同,意大利人干脆把硬化层独立了出来,放在船体最外层,在后面才是真正的主装甲带,中间用一道水泥填充物阻止炮弹击碎外部装甲的碎片。这样的设计虽然外层装甲成了“牺牲区域”,大口径炮弹一撞就碎,但是全硬化的70mm装甲也能把炮弹的被帽和部分弹体撞碎,相当于和炮弹“同归于尽”,之后残余的弹头入射威力就大幅下降了。这个所谓“剥除被帽”理论,同一时代德国3号坦克也使用了,在主装甲前放一层钢板剥除当时流行的20mm与37mm穿甲弹的被帽。

3号坦克最初防御力不错。但到了1941年,面对T-34的76mm火炮,这一薄层根本无效,会被巨大的弹丸直接砸扁失去剥除被帽用途。因此二战中,各国不得不又回归传统的大厚度倾斜装甲的路线,这一做就是20年,直到1960年。

由于坦克厚度越来越大,传统同口径的穿甲弹已不敷使用。在积极开发次口径穿甲弹(如APCR和APDS)时,另一种化学能破甲弹也投入使用。

56-1式火箭筒,仿制苏联RPK-2

破甲弹采用门罗效应,利用锥形药罩爆发时汇聚能量原理突破钢板。理论上,破甲弹不受到初速度影响,甚至命中速度越低越好(静破甲往往是动破甲的1.5-2倍),适合坦克炮远程交战。由于破甲弹理论上只和药罩直径和炸药有关,可以穿透任意厚度的装甲(美国海尔发导弹理论上破甲能力高达1600mm以上),坦克不得不寻找新的模式防御。因此,从苏联T-64开始(实际美国之前也有实验坦克),坦克都普遍使用了分离式装甲。只不过和维内托级的不同,这一次主要对手是破甲弹而非穿甲弹。间隙夹层式装甲著名代表是苏联的“刀片”和德国豹2的楔形装甲,以及英国乔巴姆装甲,美国贫铀约束装甲也属于这个大类之中。后来,以色列发现了更好的对抗破甲弹的方式——爆炸反应装甲,而苏联到了1986年更进一步,开发出可阻挡早期穿甲弹的接触-5型反应装甲。至此,目前量产的坦克装甲大类基本决定。

因此,到了21世纪,所有的坦克都不再采用单层装甲后,用均质装甲(RHA)评定穿甲性能已经不可取。而且为了针对五花八门的各路装甲,很多穿甲弹也开始悄然变身,其中最有代表就是美国M829A3式穿甲弹。

M829A3/4穿甲弹

M829A3穿甲弹外观最大特色就是他那根从顶插到底部的巨大790mm弹芯。但其实他的秘密是在弹芯之内。根据发明者ATK公司的专利报告,这根790mm弹芯实际上是一段100mm钢芯做头,后面连接着主690mm贫铀弹芯,第一段弹芯会在接触到了爆炸反应装甲后和爆炸反应装甲同归于尽(和目前反坦克导弹串联战斗部,以及维内托级的硬化被帽道理接近),之后再由690mm贫铀弹芯击穿余下钢板。因此,M829A3虽然打RHA公布的穿深只有730mm,但这个730mm是剥除爆炸反应装甲后的730mm,和不采用类似技术的穿甲弹不能同类比较。在2019年中国一篇公开论文里,也谈及到了类似的技术,只不过中国用得是两段钨合金代替美国M829A3的钢芯+贫铀。

由于这个原因,各国打RHA数据已经不具备可比性,因此在现在更多采用“2000米击穿北约三层靶”来评定性能。三层靶是北约国家为统一反坦克武器威力考核标准而设置的一种新式结构靶。它由10mm , 25mm ,8Omm三层装甲靶组成,靶间垂直距离30mm ,靶的法线与水平夹角65°,从第一层入口到第三层出口的水平距离为830mm,在考核破甲弹时采用制式炸高,欲击穿三层靶就要求射流正常运行2m以上;而该靶版因间隙够大,也足够让早期APFSDS击穿第一,第二层后翻滚,使得击穿第三层几率大幅下降。中国公布的出口穿甲弹,2005年搭配MBT2000的125穿甲弹可在2000米击穿该靶,2016年搭配VT-4的125穿甲弹进一步提升到2500米。基本上达到一流水平。

国内125DTW穿甲弹,被普遍认为就是所谓的“二期弹”,2006年和MBT2000出口

另外一点就是各国就算是打RHA,其结果也不相同。比如1982年黎巴嫩战争,尽管叙利亚购买的T-72M车体正面未被击穿(美国CIA的评价“没有击毁正面的记录”),但仍然有几辆被毁,苏联于是把缴获的以色列L7 105mm火炮和M111穿甲弹拿到库宾卡靶场,检测出穿甲威力为170mm/60度,之后给库存的T-72A首上焊接一层30mm附加钢板以图绝对保险;但是同一时候,美国对M111穿甲能力评估却是150mm/60度,比苏联差了10%,无独有偶,二战时穿甲弹性能评估也经常是苏联和欧美有10%误差。这背后实际上是两者考核标准是不一样的,和步枪美俄评比体系一样,他们各自使用两个差异极大的评分体系,拿步枪来说,中国和俄罗斯采用R50精度考核,会在打靶纸划出2个圆,第一个圆是所有命中点的集合,也叫R100,第二个为最密集部分,为R50,类似于跳水比赛的“剔除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R50就是这个小圆的直径。而欧美用的密位(ROA法)就是只测量最大的那个圆直径,而且美国密位是360度分为6400度,俄罗斯和中国是360度分为6000度,因此双方密位本身也是必须换算的,瞄准镜刻度也不通用。

所以,讲了这么多,实际上就是一句话“评价体系不同,结果不可横向对比”。这一句话,在评论二战战列舰适用,对于现代坦克炮也同样适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