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作为陶瓷艺术发展的高峰期,花口陶瓷器有什么独特?

 灯下悦读 2023-09-02 发布于广东

在中国历史上陶瓷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的陶瓷为中国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遥看整个中国陶瓷文化,它们有朴素、繁华、艳丽,也有清新、淡雅、简洁;有立体,也有平面;有装饰摆设器物,也有日常使用器物。每一个不同的器物种类都可以在一方面反映着当时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等。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特殊”的时代,大力推行科举制度,极大的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同时抑武修文的政策也对当时的工艺美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是中国古代美学的巅峰时期。

“肇于自然,超乎自然”是宋代花口陶瓷器很明显的审美特征。这句话来源于刘熙载对于艺术创作中自然与人工的关系作出的论述——“肇于自然,造乎自然”。宋代花卉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之下,宋人对花卉的热衷使得工艺美术也不断的运用花卉元素,陶瓷造型和装饰也受到了其影响。

宋代花口陶瓷艺术是从自然生物出发,经过人类的设计和思考,将自然与非自然结合,再融合了陶瓷本身的工艺特点进行“再创作”,制作出“似花非花,非花又如花”的宋代花口陶瓷器。来源于自然,又并非照抄自然,而是经过创造而回到自然,超越自然,这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炉火纯青的本色之美恰恰就是花口陶瓷器所表达的美。

陶瓷器物是人们生活中的物质资料,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具有双重性的特征,是科学智慧和艺术观念的融合,因而造型形式和装饰纹样包含着文化因素和审美意义。传统工艺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表现,没有精湛高超的传统工艺,就不可能创造优秀的陶瓷传统文化。

宋代严谨精湛的制瓷技术,自成一派的审美理念,有容乃大的社会环境使得宋代陶瓷发展到了顶峰,在这样优质的大环境下,花口陶瓷器也在中国陶瓷文化发展过程留下了许多优秀杰出的创造。而在古代优秀器物之中蕴含着的智慧和理念,以及其背后的人文精神也正是现代社会陶瓷设计发展所需要的养分。

模仿花卉的“自然美”

对花卉的喜爱在每个朝代都有,并不算稀奇的事情。但宋人爱花不仅仅只是在某一个阶层,而是从皇宫到平民百姓,渗透在方方面面。宋人买花、卖花、赏花、咏花、送花、种花等等应有尽有。同样社会生活中也有很多节日活动与花卉相关,像花会、花节等等。甚至还存在着为了观赏花朵,还需要缴纳费用或者门票的情况。

这也是在整个宋代的大环境下,养殖鲜花业也随着社会的安定经济繁荣而逐渐发展起来。在宋代之前花卉种植只为宫廷贵族以及官僚等服务,但到了宋代花卉种植业的范围逐渐变得广泛,也慢慢从以前针对性的私人服务里独立出来,成为了具有商业性的农业生产。当时养花的具有自己的名称——“园户”或者“花户”。

除了社会经济原因,崇文抑武、文官制度、扩大科举考试等等也将文人的地位推到了历史的高潮。他们本身对于大自然、艺术的喜爱,使得游园赏花成为日常生活闲暇时的一种习惯,从而由上至下的影响至整个社会。宋人热爱赏花吟诗是众所周知的,对花卉的热爱也展现的方方面面。

漆侠先生在《宋代经济史》中专门使用一个章节为宋代养花业发展的原因、花卉种植技术、园户的经营以及生活状况等各个问题都做了较为全面的叙述。宋代花卉业的繁荣以及宋人爱花的普及度使得整个社会对花卉的有着极大的重视,这也意味着一种审美风尚的兴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各个工艺,包括陶瓷在内。

从古至今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动物植物就不失为一种极好的艺术灵感来源,从自然生物中提取造型或者纹样,使之和不同工艺品特点结合,这样的借鉴与融合从新时期时代就早已出现,宋代的纺织工艺、漆器工艺以及陶瓷工艺的纹样、造型大多自然形态提取出来的。

陶瓷是火与土的结合,经过1300℃烧成,原先脆弱的泥坯且变得坚硬,釉料和坯体的结合将陶瓷材质发挥到极致。再加上柔美的花卉形态,花口陶瓷器将力量与美展现的一览无遗。这也是大自然的馈赠——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超越自然的“艺术美”

在众多不同门类的艺术中,手工艺结合了艺术与手工制的技术,自古以来都属于实用艺术的范畴。中国传统文化中又大量关于工艺制作和审美的著作,成为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宋代花口陶瓷所拥有的“艺术美”是将花卉的自然美通过陶瓷这个载体将其客观化、物态化地表现出来。

艺术美所唤起和激发的情感与生活中的情感是不同的。生活中情感的产生都又真实的客观基础,并且与行为意向直接联系;而再欣赏艺术品时,审美情感只停留再单纯的认知和体验上,并伴随着一种精神的愉悦。

自然生物中所有的形态美大多与视觉、嗅觉相关,宋代花口陶瓷器人为的将自然花卉与陶瓷工艺相结合,进行再设计、再创造,使得花卉元素在器物中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视觉,而是通过具有立体感的器物实体打破了两个主体之间的界限,使人通过使用、触摸、观看花口陶瓷器,感受到其艺术之美的力量。

陶瓷是水、土、火的艺术,制作其原料都来源于大自然,但最后通过火的洗礼,成为具有特殊质感的陶瓷。陶瓷具有其特有的材质,细腻、轻薄、脆弱,但在上千年的时间面前,又显得极其坚硬。陶瓷表面的釉层又使其穿上一层外衣,使其风格变化多端,饱满又丰富。

花卉的柔美碰上坚硬的陶瓷,将宋瓷特有的典雅清秀的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宋代花卉文化的盛行也使得多种艺术门类受到其影响,可见宋人将艺术视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宋代花口陶瓷器物的艺术美不仅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鉴赏力,还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宋代花口陶瓷器不仅仅是机械的模仿,而是通过加工、提炼和改造,更深刻的把握住自然之美,并且将自然之美升华为艺术之美。

花口与陶瓷的“和谐美”

“宋瓷做创造的新的美学境界,主要在于宋瓷不仅重视釉色之美,而且更追求釉的质地之美。”宋代花口陶瓷除了定窑、龙泉窑、耀州窑有纹样之外,其他窑口主要以釉色为装饰。钧瓷釉色灿烂像晚霞、汝瓷“釉汁莹厚如堆脂”、官窑和哥窑凝重深沉、龙泉青瓷和景德镇青白瓷的“如冰似玉”都散发着各自的魅力,也为中国陶瓷史留下了灿烂的一笔。

宋代瓷器制作胎体的技术继承了隋、唐、五代的工艺传统之后,并在继承中有所创新,比如在制釉工艺有了重大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配制灰釉的草木灰改为杮树、毛竹或松树;二是改用植物枝叶与石灰石炼制成釉灰,然后使用这样的釉灰来掺和泥胎来配置釉料;三是宋代北方窑厂开始使用釉石制釉工艺,主要有三类——单用釉石制釉、釉石掺和胎泥和植物灰制釉、釉石掺入一些添加剂制釉。

与以前和往后时期的陶瓷装饰不同,宋代花口陶瓷器体表面的装饰极少,只有定窑和磁州窑具有少量的刻划花,彩绘的更是少之又少,主要是靠陶瓷釉色表现的质感美,这也是陶瓷材质最大的特色。

钧瓷的玫瑰紫、天蓝窑变釉、葡萄紫釉,绚丽多彩且变化多端;龙泉青瓷翠绿温润的梅子青更是展现了青釉美的极致;汝窑莹润如堆脂的质感;景德镇青白瓷如玉的晶莹匀润;哥窑官窑有意制作的裂纹釉也营造出别样的缺陷美和瑕疵美。

定窑严谨工整的印花与润泽奶白的釉色质地相辅相成,每个窑口不同的釉色和釉质完美展现了宋代沉静素雅的美学风格,宋瓷的仪态和风范也一致时后世陶瓷业追仿的榜样,至今仍然使我们赞叹和倾倒。宋瓷的釉色表面丰富多彩,它并非只有单一的视觉感受,与颜料不同的是它千变万化,远看为一种颜色,但凑近端详就可以感受到其玻璃质感的美。

比如钧窑的窑变,无人能详细描述其具体的颜色名称,又或者说包含多少种颜色。烧制期间,不同原料之间互相作用,不同位置、不同温度都会使其有不同的变化,没人知道结束之后它是呈现是什么颜色,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釉色的丰富,也使其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同时,在本身已经具有足够丰富的装饰性同时,再添加复杂的绘画搭配就显得多余了。花口形态不仅是装饰也是造型,它不像传统器物造型一样单调,也不像其他仿生造型一样复杂。

花口陶瓷器通过对花卉线条的高度抽象,将复杂的花卉造型简单归纳为线条运用在陶瓷上,陶瓷口沿处以及整个器物呈现立体的花卉形象与陶瓷釉色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比起传统陶瓷器型多了几分艺术感,又极其准确的体现了宋代陶瓷崇尚“至简”“优雅”的审美风尚,将陶瓷美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