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探“芒口”陶瓷

 RK588 2020-12-19

一、前言

南宋叶寘《坦斋笔衡》记载:“政和年间……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不管收藏爱好者有没读到这一则记载,大多在收藏过程中会不经意地接触到一些“芒口”的陶瓷。但,真正对“芒口”陶瓷有留意、了解、理解的人并不多。80年代初接触到一些普通的宋代湖田窑“芒口”陶瓷,还有几个非常老到的“扣银口”的很精美的湖田窑影青釉印花小碗,口径只有8厘米左右,应该叫“盏”更合适。说实话,那个时候尚未读到这则记载,并没有在意那些陶瓷“芒口”的存在。30年前收藏到一件非常精美的定窑“扣银口”印花白釉小盘,银口边因年代久远和保管不善,包边银片高度氧化而大部分已经腐烂脱落,非常可惜。这件定窑“扣银口”小盘和以前见过的几个湖田窑“扣银口”小盏,引起我对“芒口”陶瓷的收藏、学习、探索与研究的兴趣。

记不清什么时候起,当输入“芒口”搜狗、百度时,电脑屏幕上就会出现这样的词条:“芒口,一种烧造的工艺缺陷,制作烧造过程中造成口沿无釉露出胎骨,称之‘芒口’,为了增加烧造产量,窑工发明了口对口烧造见于北宋的定窑,景德镇的湖田窑等。”很显然,这词条,前句与后句互相矛盾,是个不负责任的解释,估计会对一些读者产生误导。其实,定窑在北宋晚期烧窑时,为了增加产量节约能源,而采取覆口叠烧方法,但,口对口烧是不可能有的!经过考古证实定窑“芒口”的出现是在五代,而覆烧却是在北宋晚期。

在9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很信仰和崇拜文博界的专家,本以为这些关于古陶瓷研究的课题应该是文博界的专利,后因一些业界专家的“走穴”鉴定,让我们能零距离接触业界专家的鉴定,经过20多年的观察,觉得由民间收藏爱好者进行探索也未免不可,或许还更贴实际!

二、什么是“芒口”陶瓷呢?

“芒口”陶瓷就是盘、碗、洗、瓶等在上釉时专门在口沿边上留出一圈不上釉,或在上釉后专门修去口沿边上的一圈釉,让口沿露出胎骨,再入窑烧制,器物烧后口沿形成一圈涩胎,一般称为“芒口”(见图1)。有的人将这“芒口”称为“毛边”,也有的人认为这是工艺缺陷;经查阅大量资料和参观博物馆展品,以及上手民间一些收藏家的藏品,觉得“芒口”是一项专门的工艺,而不是工艺缺陷!“芒口”不是定窑的专利,湖田窑北宋中后期为提高产量采用垫钵覆烧法(见图2),烧出的“芒口”影青瓷,既有一般民用普品,也有供给皇家用的精品贡瓷。

在古代按照民间常用的盘、碗等陶瓷器物的烧制传统,脚部一般不满釉,这是为了使器物脚部在烧制过程不沾匣钵,烧出的器物用于百姓人家,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好,但用于宫廷,尊贵的皇室人员,皮细肉嫩,觉得涩胎的碗脚、盘脚锉手,而且不雅观;尊贵的宫廷皇家使用的生活用具,怎能与一般平民百姓一样呢?为区分百姓的平庸与皇家的尊贵,工匠就来一招“釉脚扣口”,既解决器脚锉手的不足,又显示器物高档豪华,还能区分贵贱。当然,有的窑口采用支钉烧,也解决了脚部涩胎锉手的缺陷。


        

   图1-1“芒口”印花碗,口沿附着物为氧化腐烂的“银扣口”

图1-2凤凰牡丹纹印花碗口沿一圈涩胎称为“芒口” 

          图2北宋中晚期垫钵覆烧法的匣钵,从小到大叠烧出“芒口”
 
三、“扣口”

在高高在上的皇权社会里,宫廷皇家与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并不平等,为了体现宫廷的尊贵和使用人的级别高低,工匠想到了将生活必须品陶瓷用具包上(也称扣口、包边、镶嵌见图3-1)金、银、铜金属口边,以显示器物的更加华丽;包铜比包银、包银比包金的工艺规整度都会稍逊一点,以区分使用人级别的高低。但是,用口沿满釉的器物镶嵌金属边,加上金属片的厚度,口沿凸会起一圈金属,影响了整器的美感,由于器口有釉,较为滑溜,金属片附着力不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脱落,为了解决这些缺陷,工匠改进了工艺,为了包边镶嵌(下称扣口)更容易、更牢固、更美观,工匠专门烧制口沿减釉的“芒口”器物,同时,也减少用于扣口的金属片厚度,口沿减釉和减少金属片的厚度,解决了镶嵌金属片凸起的缺陷;当然,由于“芒口”涩胎的粗糙,提高了金属片的附着力,使金属片能紧紧地、更加牢靠地“扣”在器物的口边上,这既解决了“扣口”容易脱落的缺陷,又延长了器物的使用时间,还增强了器物的美感。目前,从民间的藏品中,可以看到的“扣口”定窑陶瓷器物,有酱釉、黑釉、白釉等釉色,器物有盅口执壶、扁葫芦执壶、歪口葫芦、瓶子等,器身高挑、匀称、器型特别;器型高挑的陶瓷器物钧窑也能看到一些“扣口”的器物,这些器物具备了五代、辽代的时代特征;这类执壶、瓶子等,不单用金片“扣口”,而且,有的器物身上,还贴有金片剪出来的“契丹”文字,字体大小在60毫米左右,有的贴上金片图案、有的还在金片上镶嵌宝石,这些金片有的是铜鎏金、有的是银鎏金、有的是纯金片;因此,推测陶瓷“扣口”工艺,起码在五代(907年-960年)、辽代(916年—1125年)前期以前就已出现了。

图3-1 “扣铜口”定窑外酱里白釉六棱碗 

图3-2 “扣铜口”定窑外酱里白釉六棱碗,里面包边12毫米

  

一些器物的“芒口”烧制很考究,决非在口沿随意剔掉一圈釉了事,入窑烧制前工匠在处理口沿的时候,一丝不苟,一圈无釉露出的涩胎,都相当规整;同类型有“芒口”的陶瓷器物,“芒口”的厚度与宽度都一样大小,这肯定有修胎的规则和程序,工匠必须严格按照要求,细心制作。

用于“扣口”的金属片,大多是用一整块金属片剪出器物口沿或底脚、流口、盖的类似形状,然后小心翼翼地锤扣,金属片包口边都非常规整,烧瓷工匠在陶瓷器物口沿留出多少涩胎,“扣口”工匠就将金属片整齐包满涩胎部分,整齐掩盖了涩胎,与器身釉边整齐接合,大有“天衣无缝”的感觉。      

  图4-1“扣金口”汝窑天青釉簋式炉         

 图4-2“扣金口”汝窑天青釉簋式炉内口沿金属包边2毫米

一般器物口沿内金属包边有2-12毫米(见图4),口沿外小的只有2-4毫米,大的有超过12毫米的;定窑的内口边一般比汝窑内口边要大一些,定窑的内口边大的在12毫米左右(见图3-2),定窑一些器物的底脚包边也在12毫米左右;汝窑的一些折沿器物包边会大一些,约有20-30毫米不等,有的折沿器物会将折沿全部包上金属片,所有的包边大多没有接痕(见图5);即使个把器物包口金属片有接痕的,需用放大镜才能看到接痕,说明“扣口”工艺非常了得。有的器物加上包底脚,有的器物还在身上贴上用金属片制作的花卉或者动物图案;还有一些包口、包边、包流、包把、包梁和包盖的器物,这些器物是壶,包把的大多是将把的外侧全部覆盖金属片,有的包盖是将盖面都包上金属片,有的只包盖沿,有些陶瓷壶没有烧制配套盖子、有的壶盖在使用过程中打烂了,工匠都会以使用者的高低级别,分别用金或银或铜片制作一个配套的盖子,盖子上大多镶嵌一颗玛瑙或玉石、宝石的珠子作为盖钮,珠子大多是采用暖色调,有的还在盖面或壶身上镶嵌一些宝石作为装饰,这类用于包口包边的金属片会更大一些,随着器物的大小,分别包有20-50毫米不等,有些包口的金属片较宽,工匠会在金属片上刻上纹饰,然后制作为几何图形、或镂空成卷草纹图案再扣上;在一些窖藏、传世的宋代汝、官、哥、定、钧、越、耀州、龙泉等窑的陶瓷壶中,可见到一些壶的提梁或者执壶的把被,完整包上阴刻图案或镂空卷草纹图案的金属片。

   图5包边也称“扣口”,包边大多没有接痕

从“芒口”的烧制到“扣口”的规整程度看,就知道这些器物的品位很高,也能看出制作这些器物确非一般工匠所能为,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烧制“芒口”和“扣口”的瓷活,肯定是拥有高超工艺的能工巧匠才能干的!因此,这些规整“芒口”和“扣口”陶瓷器物,一定是专门为宫廷皇家而烧造和制作的。

四、争贡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生活用具也是一样的,北宋期间宫廷随着皇帝个人的喜好,不断更换陶瓷生活用具,从960-976年赵匡胤宋太祖,976-997年赵匡义宋太宗,997-1022年赵恒宋真宗,1022-1063年赵祯宋仁宗赵祯(原名赵受益,即宋仁宗,宋朝第四位皇帝,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1063-1067年赵宗实(赵曙)宋英宗,1067-1085年赵顼宋神宗,1085-1100年赵煦(赵佣)宋哲宗,到1100-1125年的赵佶宋徽宗,1126-1127赵桓宋钦宗,共167年,期间共有九位皇帝,有的喜欢越窑、有的喜欢定窑陶瓷,有的喜欢哥窑陶瓷、有的喜欢汝窑陶瓷,有的喜欢钧窑、有的喜欢官窑、有的喜欢湖田窑(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因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沿用至今。)或耀州窑、龙泉窑等等,还有的皇帝喜欢二至几种窑口的瓷器。

或者说不是皇帝个人喜好,而是主事宦官安排一、二种的陶瓷生活用具使用一段时间后,更换另一种,也有可能是多个窑口的陶瓷生活用具一起混用。

当然,也不排除各地陶瓷窑口的官员为了讨好朝廷,各自向宫廷进贡本地区的特色窑口的陶瓷,于是,就出现了很多种官用品质的陶瓷,如汝窑、哥窑、官窑、定窑、钧窑、越窑、耀州窑、湖田窑、龙泉窑、吉州窑等等;或者皇帝下旨要求各个窑口轮贡。

      还可能是窑口的老板为了做宫廷的生意,找主事宦官帮忙,于是宦官想办法、找机会奏请皇上,如:“……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皇帝就会:“遂命汝州造青窑器……”,这样,宦官既能拍皇帝的马屁、博得皇帝的欢心,又能轻易地帮上窑口老板的忙;将宫廷的陶瓷生活(、祭祀)用具不断更换,主事宦官利在其中。同时,也推动了各个窑口的销售(、专贡)竞争,以及因竞争而不断提高了陶瓷的烧制工艺和质量!

因此,北宋期间便出现了汝、官、哥、定、钧、越、耀州、龙泉、湖田等等众多窑口的陶瓷精品百家争鸣、百窑竟市!因为只有供(贡)给宫廷的瓷器才会不惧耗财、不惧耗料、不惧耗工,只惧烧不出精品!

从而推动了北宋制瓷工艺的高度飞跃和鼎盛烧制!北宋烧制素雅、洁净、古朴的陶瓷,给以后各朝各代的窑口造就一个无法逾越的烧制高峰!

五、“定州白瓷有芒”真的“不堪用”吗?

    “定州白瓷有芒”主要是窑口专门为宫廷用瓷烧制,或者是宫廷定制或要求进贡有“芒口”的陶瓷器物,因“芒口”粗口边,扣上金属片会更加牢靠,这样既能显示工匠的高超工艺、又能显示器物更加高档、豪华与珍贵,还能区分使用人的级别高低。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可以体现工匠老板能更多地挣宫廷的钱!

    有些陶瓷器物不单是“扣口”和“扣脚”,身上还贴上制作有花卉、动物等图案的金、银、铜金属片,每件器物的“扣口”与“扣脚”、“贴花”用的金属片是一致的,这点说明是按级别高低扣边、贴花;往器身贴金属花片,是为了将这些陶瓷器物装扮得更加美丽豪气。同时,也说明想花更多的钱,因为工匠们知道:宫廷不差钱!


    “芒口”“扣口”的陶瓷生活用具,除了专门为宫廷制作外,也不排除一些官宦、富商之家私下定制。

在定窑和湖田窑的陶瓷里面,没有“芒口”和有“芒口”的精美和普通陶瓷器物是共存的,因而,有“芒口”不是烧窑的工艺缺陷,而是有意而为之!

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在物资再分配和资源共享的当今,我们不仅能在国立的博物馆(院)、也可以在民间收藏见到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建窑、越窑、耀州窑、龙泉窑、湖田窑等窑口的一些器物的口沿上“扣(包上)”有金属边,有些器物口沿是彩上金色,还有些器物口边是涂上了一圈黑色(见图6)或酱色釉一次烧成的,形成了黑色釉、酱色釉的器口,如果不仔细察看,还以为是扣上了金口、银口、铜口呢!无论是釉口、彩口、还是“扣口”,不管是“釉脚芒口”,还是支钉烧的器物,都采用了金属片“扣口”包边、包脚,甚至包盖、包把、包梁,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强陶瓷器物的美观与豪气,以及区分使用人的贵贱!   

   图6-1涂上一圈黑釉的汝窑天蓝釉鼓钉洗,很象“扣银口”

  图6-2汝窑天蓝釉鼓钉洗,经量子文物年份鉴定鉴定为1124年烧制的

从北宋一些陶瓷器物看,因宫廷与社会的各种需要,工匠采用了“色釉口边”和“金彩口边”等的“彩口”工艺,这些工艺与“扣口”工艺,应该同时存在。

“彩口”工艺一直被传承到清代!从这些“色釉口边”“彩口”的器物中,可以看到人们还在不断地追求金属“扣口”的艺术效果(见图7、8)。这是人们对美的、幸福的生活的向往,因为,美丽是永恒的追求。           

图7-2清代酱釉三棱点绿彩水盂

图7-1清代酱釉三棱点绿彩水盂口沿上涂了一圈酱釉很像包上铜片

   图8-1大清乾隆年制斗彩小梅瓶

图8-2大清乾隆年制斗彩小梅瓶口沿上的金彩很像扣上金片       

     图8-3大清乾隆年制斗彩小梅瓶底脚上的金彩很像扣上金片

如果定窑“有芒,不堪用”,那么后面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建窑

、越窑、耀州窑、龙泉窑、湖田窑等窑口的陶瓷生活用具,不可

能再出现“扣口”工艺;如果真的定窑“有芒,不堪用”,那么后面

的工匠就会停止生产制作金属片“扣口”的陶瓷生活用具!

 图9-1汝窑“扣”铜口菊瓣碗 

 图9-2汝窑“扣”铜口菊瓣碗经量子文物年份鉴定鉴定为1125年烧制的,1127年扣上铜片


但是,宋徽宗朝却还出现大量金属片“扣口”的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建窑、越窑、耀州窑、龙泉窑、湖田窑等窑口的陶瓷生活(、祭祀、摆设)用具。我收藏到一个汝窑“扣”铜口菊瓣碗,这个碗作工规整、菊瓣清晰、出筋均匀、釉面非常莹润,“扣口”的铜片氧化明显,眼鉴是个老化到代之物,为慎重起见,送量子文物年份检测仪检测,这碗是1125年烧制的,而包铜是1127年制作的(见图9),先烧碗、后“扣口”,特别正常。1127年是北宋最后的一年,按理说“政和年间……‘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后,是不可能再出现“扣口”陶瓷器物的。谁知道,圣旨下达十几年后,作为官方的汝窑烧制的器物,还在继续“扣口包边”,这,足以说明用金属片“扣口”陶瓷生活、祭祀、摆设用具,宫廷还是必需的!必要的!而不是“不堪用”!

因而,觉得“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有些“欲施其罪,何况无词”的感觉!

查阅到:“1938年在河北省曲阳县涧瓷村发现古窑址。近年又多次发掘调查,发现了最下层堆积着晚唐的破(瓷)片;中层的是五代时就已大量生产;最上层为印花、画(划)花的薄瓷片,是属于北宋中期以后,在政和、宣和年间,这些薄瓷片,胎质坚致,釉泽莹润,花纹优美,确是很精进的品种;且有些是官窑性质的,如‘尚食局、(尚药局)、禁苑、奉华、(东宫)、官’等胎上刻字破(瓷)片的发现,便可证明。”、从这定窑的考古报告中发现“在政和、宣和年间”定窑还在生产“尚食局、禁苑、奉华、尚药局、东宫、官”等刻款的宫廷使用的陶瓷器物!


因此,怀疑南宋叶寘《坦斋笔衡》记载的“政和年间……‘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这句话的真实性!

还有,在民间的藏品中发现,起码早于政和(1111-1117年)年间百十年(143年左右)前的开宝(968年)元年,汝窑陶瓷生活(祭祀等)用具,已被宫廷大量使用了。

如果,南宋叶寘《坦斋笔衡》记载的“政和年间……‘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真实存在的话,那么,这里面肯定包涵着一些不可告人、抑或鲜为人知的故事!


 
参考资料:
1.      https://baike.sogou.com/v420392.htm?fromTitle=%E5%AE%9A%E7%AA%91
2.      http://www./show.aspx?page=3&id=14814&cid=10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