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活动任务,要立足“学”而设计——从朱平老师执教《梦游天姥吟留别》说起

 一中大语文 2023-09-04 发布于福建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已经走入核心素养时代,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不仅关涉学生,更需要教师不断自觉提高专业素养。语文课堂研习任务也应该是在一定情境中通过综合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完成的“任务”。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体现李白飘逸浪漫风格的一首经典之作。朱平老师的这节课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学习任务,切实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整堂课的展现和设计是有深度和厚度的,教师恰当的点拨,适时的衔接,体现教者深厚的驾驭课堂的功底,反映教者深谙新课程的理念。现对本节课作如下评析:

一、活动任务设计要凸显情境意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在“教学建议”中要求,“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强调“学习情境的设置要符合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和螺旋发展的一般规律。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活动任务设计要凸显情境意识。语文教学要由设计教师的“教”转为设计学生的“学”,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语文课堂需要把学生带进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获取真实的体验,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任务,使学生产生兴趣、情感、价值观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融入到学生的心灵。这堂课吸取南通教学模式“限时讲授、小组合作、勇于展示”的精华,并将其与淮安的“融学课堂”5G教学模式有机地融合到一起,站在学生的立场,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给学生任务,给学生交流,给学生展示。课堂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者适时地进行点拨引导,将学生的思维提升到一个高度。请看朱平老师课堂活动任务设计:

师:同学们,2022年2月9日,《绍兴日报》有一篇文章,题为《天姥山:云霓海日或可睹》专题介绍天姥山的情况。

说到天姥山,就不能不说到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篇经典的文章,因此天姥山也成为历代文人心中的精神圣地。近日,天姥山景区面向全国中学生开展“重走诗路,研学天姥”的活动,希望大家能够用声音、用文字、用诗情、用画意为天姥山代言。根据组委会的要求,我们共同制定了本节课研学的任务,(PPT展现研学任务)

生:(齐读)根据李白梦游天姥的路线,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梦境画面,设计一份精美的手绘地图。精选《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设计朗诵脚本,展示本组的朗诵活动。根据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解读,展开评论,写作一则精短的文学短评。

【点评】

教者精心选取《绍兴日报》中《天姥山:云霓海日或可睹》的报道,引入课堂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从声音、文字、诗情、画意四方面为天姥山代言。此情境下开展的研学活动主要着眼于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活动探究的兴趣。研学任务设计新颖、巧妙、贴切,表达传统古诗文对今天的生活影响,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的一种方式。这样的情境设计给学生一种新的生活体验,告诉学生语文学习不仅仅来自于课本,也有生活这眼不断涌出的源泉。研学活动中,设计一份梦境地图、设计一个朗诵脚本、写作一则文学短评等系列任务,也是紧紧围绕这一情境展开。整堂课围绕赏析与朗读设计活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课堂设置的三个任务符合新课程情境设置下的任务驱动,任务设计切合教学内容,分别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语言文字的建构与运用”等方面素养。无论是情境任务的设计,还是诗歌学习的吟诵,以及结合单元要求“文学短评”的撰写,都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课堂教学,切实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从学生课堂的表现来看,学生参与度高,学生有充分自主的展示空间和多种形式的表达方式。

二、课堂活动呈现要立足文本要素

文本是进行熏陶学生人文精神和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材料。新课程背景下,不论何种形式的活动任务,最终的课堂呈现都要立足文本要素。潜心细读文本,解读语文要素,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能力。语文教师应该始终保持对文本言语的高度敏感。文本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解读,都是落实语文要素的着力点。

教师对文本有深层次的认识,对教材有更加精准到位的把握,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以落实语文要素为抓手,将语文要素真正融入课堂教学。学生的文本的解读和呈现,也要立足文本特质,符合文本特点,从文本中提取语文要素,完成相关任务。本堂课,师生紧扣文本,让古诗文教学植根文本世界,发挥文本的作用,有效开展师生与文本的互动对话。这种以师生互动为主要标志的形式来开展面向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不仅对于古诗文教学来说十分重要,对整个的语文教学也至关重要。朱平老师大胆的课堂设计中紧紧抓住文本的缰绳。

师:那么,李白的梦游天姥山中的梦境究竟是怎样呢的?本课的第一个任务,我们就做一个探索者,根据文章内容循文觅路,手绘梦境来探寻李白诗篇当中的梦境。根据李白梦游天姥的路线,用自己简洁的语言来描述梦境当中的画面,设计一份手绘地图。要求立足文本,提炼相关要素。请哪个小组同学上台展示一下。

生:(第一组同学主动上台,展示手绘图并讲解)月影静水图(特点:清幽、恬静、秀美,心境:迫不及待、好奇向往),半梯见月图(特点:阔大,心境:愉悦、喜爱),青云扉开图(特点:沉闷、震撼,心境:压迫感、赞美),鸾瑟仙境图(特点:热闹梦幻,心境:沉醉、追求)。

生:(第六组同学主动上台,展示手绘图并讲解)月夜剡溪图(特点:幽静凄清,心境:轻松愉悦),身登云梯图(特点:神异壮观,心境:乐而忘返),山峦晚景图(特点:迷离阴森,心境:心悸害怕),洞天仙府图(特点:辉煌壮丽,心境:激动兴奋)。

师:这组同学设计的手绘地图将李白梦境中整个的游览顺序展现出来,确实不错,还有哪个组上台挑战?

生:(另一组同学主动上台,展示手绘图并讲解相关内容)吴越幽景图(特点:清幽恬静,心境:轻松愉悦),登山壮景图(特点:幽幻壮阔,心境:惊奇震撼),夜间奇景图(特点:奇特震撼,心境:惊险恐怖),仙界胜景图(特点:神圣壮美,心境:沉醉向往)

师:同学们刚才的手绘地图都能够生动的再现李白的梦游之旅。我呢也特别喜欢第三幅图,富有创意,将李白诗歌由现实到梦境转换的特点体现出来。尤其是在画面概括的时候,幽景,壮景,奇景还有最后的胜景,我觉得都很有个性。请大家再给他们一点掌声!

生:(鼓掌)

师:刚才的同学都能根据时间、地点顺序设计的手绘地图再现梦境奇绝的美景,展现李白的心路历程。那么,由全篇的结构再到梦境当中的这个层次,我们发现大诗人李白写诗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

【点评】

任务一的手绘地图的方式,形式新颖,巧妙解决了学生对文章脉络的理解。课前学生就带着学习任务参与设计手绘地图,也让课堂更有创意、更加灵动。研学任务开始,就通过展示学生课前小组合作,精心设计梦境画面的手绘地图,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者让学生根据诗人李白梦游天姥的路线,并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梦境画面,设计一份精美的手绘地图。同时,让学生立足文本,提炼相关要素,要求梦境路线清晰、呈现景物特点、展现诗人心境。“循文觅路,手绘梦境”环节,让学生对天姥山的美景和作者登山的心情有了直观而多角度的理解,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提炼和表达能力。

从教者的设计来看,教者别具匠心,要求学生始终抓住文本解读的缰绳,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要素,完成概述画面、景物特点、诗人心境等具体任务,达成了“语言文字的建构与运用”这一目标。从学生的解读来看,学生的设计的手绘地图富有创意,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手绘地图中的文字说明别具特色,既立足文本基本要素,也体现鲜明个性色彩。从学生的课堂呈现来看,学生概括出吴越幽景图、登山壮景图、夜间奇景图、仙界胜景图颇具特色。

三、文本研读活动要充满语文味道

语文课堂活动中,文本研读要体现语文独有精髓。文本研读活动要读出文本的味道来,善于读出、想象出文章背后隐含着和包含着的意蕴。对古诗文的解读,其实也是文化的解读。语言与文字、意象与意境、匠心与技巧、风格与精神,无不透露出语文的文化底蕴。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字,反复咀嚼,咬文嚼字,将一篇篇经过历史检验和精选优择的经典名篇,散发出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师要想自己的语文课堂精彩纷呈,那么就得深入地研读文本、理解文本,准确客观地把握文本。对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语文教师尤其要引导学生去诵读,品析诗歌内容;要立足诗歌内容,开展师生对话;要通过师生合作解读,让古诗文教学落地生根。只有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的根本,回归了语文课的本色,语文课堂才会充满“语文的味道”。要想上出有语文味的课,在备课中必须备出教师的独特感受。相反,如果把备课仅仅理解为对教材教辅的“复制”,然后用课堂再“粘贴”给学生,这是极其失败的做法。请看朱平老师本堂课最为精彩,也是整个课堂的高潮部分。

师:为还原一个梦境的天姥、还原一个真实的李白,我们还可以用自己的声音为天姥山代言,用自己的朗诵为李白代言。接下来就请你做一名朗读者,设计朗诵脚本,激活我们的诗情。

生:(读教师给出的PPT内容)朗诵脚本是从感情、语气、重音、语速、语调、停连等方面对某个片段进行设计,并说明为什么这样设计。

师:我们课前已经让同学小组合作,设计所喜欢诗句的朗诵脚本,并且要展示本小组的朗诵活动,我们要求在解读朗诵脚本时,说清楚这几句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其次,还要符合朗诵脚本的要求。第三,要分析一些词句,到底如何朗诵。

生:(第一组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其余生鼓掌)

生:“海客谈瀛洲”中“谈”字要重读,要读出经常说的感觉,“烟涛微茫信难求”,要读出找不到的无奈与失落。“越人语天姥”中“语”要重读,读出对天姥山的好奇,以其神秘美妙来写出向往、欣喜的心境。“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里的“向天横”是遮住天空的意思,写出天姥山的高大宏伟,后句中其山势高过五岳,掩住赤城,运用夸张的手法,需要读出与心灵碰撞的震撼之感,来表达对天姥山的敬佩之情。“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用数字来描述天台山的高大,可以读出气势磅礴的语气。但是,天台山面对天姥山也要倾倒,形象生动地写出天姥山的雄伟,这里要读出敬仰和震撼之情。

这是我们设计的脚本,接下来,我们第一组来展示我们的朗读。我先来朗读。(学生代表声情并茂朗读所选脚本内容,效果好)

然后我们第一组一起读。(第一组全体起立,声情并茂朗读)(读完,全体师生鼓掌)

师:这个小组还特地将最后一句话重复读一下,情感饱满。还有哪个小组试一下?

生:(第二组学生代表上台展示)

我们组设计的是第二段第一句到渌水荡漾清猿啼。(生讲解自己脚本内容)

“我欲因之梦吴越”,要读得平缓一些,感情是好奇和悠闲的。“一夜飞渡镜湖月”,要读得稍快些,感情是喜悦和惊喜的,语气要高昂一点,“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前缓后快,感情是向往和高兴的,“送”字读地要快些,体现“送”的速度,以及“至”要重读,更能体现作者对剡溪的向往。“谢公宿处今尚在”,感情是感叹和惋惜的,语气要比前面稍微低沉一些,能够体现作者的感慨。“渌水荡漾清猿啼”,语气是前面高一点,而后面要读得低一点,是为了体现凄清和恬静的氛围。

接下来我将用自己的朗读来展示一下这个画面。(生有感情朗读我欲因之梦吴越……渌水荡漾清猿啼)

生:(第三组学生代表上台展示)

这是我们组选择的诵读内容,从“熊咆龙吟殷岩泉”到“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熊咆龙吟殷岩泉”,前段稍轻一点,后段要重读,语速要放慢,“殷”要字读出震撼的语气。“栗森林兮惊层巅”中“惊”字要重读,“云青青兮欲雨”,语气要稍加沉重,语调平缓,因为“青青”是黑沉沉的意思,“水澹澹兮生烟”中“生烟”二字要慢读,“列缺霹雳”要快读,因为闪电是一瞬间形成的,“丘峦崩催”要重读,“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要带着震惊的情感。

生:(第四组学生代表站起来),我们组选的诗句是从“青冥浩荡不见底”到“仙之人兮列如麻”。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面对离奇、浩大的仙境,要读出一种惊叹来,“浩荡不见底”语速应稍稍加快,并加重语气,读“金银台”时语速稍稍放慢,要体现洞天仙府景色的壮美和恢弘的气势。“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读时语气要轻快,“纷纷”一词,语速要放慢并加重语气,要体现仙人之多。“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猛虎与神鸟,皆来作伴,给人新鲜体验感,语速可以稍快。好,我给各位朗诵一段!(朗诵所选脚本内容)

【点评】

任务二借现在口碑很好的一档节目“朗读者”来设计,通过学生品析、揣摩、涵泳、朗读等,透过文字的表层,体会诗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把握诗人的情感脉搏,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脚本的准备和设计,激发了学生投入的热情,巧妙地让学生掌握了朗诵脚本的写作方式。这个任务重在引导学生研读诗歌,理解诗歌,朗诵诗歌。学生在设计脚本的过程中咬文嚼字,又在朗诵中理解诗歌,感受到李白的情感和独特的精神特质。教者通过学生设计朗诵脚本、展示朗诵的教学形式,立足于古诗本身,有效开展师生与文本的互动对话,感受文字的魅力和构思的巧妙。

通过设计朗诵脚本,学生和文本语言的“耳鬓厮磨”以及阐发的个性化见解,让人拍案叫绝。语文课堂离开了文字的玩味,就缺少了语文味,教者有意识地引领学生沉潜文本,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文本,避免了隔靴搔痒的浅阅读和伪阅读,同时,这也是对学生“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素养的考验。

四、语文课堂追求要体现审美品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指出,要通过语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审美是语文课堂的天然禀赋,语文教学要富有文学性和个性化。语文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语文课堂要切中语文的特质,教师可以通过诗意阅读、创意表达、趣意探究等方式建设语文的审美课堂,培养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要追求“美感”和“效率”共生的语文课堂,教师加强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将“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整合起来,对课堂教学进行“审美”,努力营造美感课堂,充分发挥课堂的美育功能,让学生在发展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愉悦体验,感受到语文教学的独特美感,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本节课中,任务一学生手绘精美地图,从课堂反馈看,现在的学生不乏才情兼备者,能很好架起文学和艺术之间的桥梁,不乏也是语文课堂渗透“审美教育”的一次大胆有益的尝试。朱平老师课堂中“文学短评”的撰写环节,也是“审美教育”的一种尝试和渗透。

师:如果今天我们同学还能用文字来表达我们的思想,作为一名评论者撰写短评,对这首诗进行更深入的审美鉴赏,让老师能够看到我们班级同学身上更多的才华。那么,什么是文学短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文学短评就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简洁的文字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写出来。

师:我们可以从很细小的点去切入,比如诗歌写景后描绘的画面,渲染的气氛或者是运用的手法,也可以从深处去挖掘,从情感主旨,思想内容还有艺术特点方面可以进行评论。

生:我评点的是“熊咆龙吟殷岩泉……訇然中开”。

庞兽之吼,叠叠碰撞,云墨天凄,撼天动地。林惧,峰怯,沉凝欲落,薄烟袅袅如缕,浩若霹雳,光摄心魄。仙尘两相隔,此怪笔诞言。

师:好的,还有吗?

生:我评点的是“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梦中惊起,烟霞俱从枕席上离散。一瞬间,奇幻与壮丽变成了苦闷与怅然。李白还是那个李白,枕烟席霞的诗仙。摧眉折腰从不是文人的归宿。他将带着他的笔和酒,继续书写他未曾做完的飞升之梦。

师:我展示几个名家的点评,明代郭濬《增订评注唐诗正声》:恍恍惚惚,奇奇幻幻,非满肚皮烟霞,决挥洒不出。清代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忽魂”四句,束上生下,笔意最紧。清代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纵横变化,离奇光怪,以奇笔写梦境,吐句皆仙,着纸谷飞。(PPT展示名家点评内容)

【点评】

新课程理念高度重视学生的语文活动,倡导由设计教师的“教”转为设计学生的“学”,以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学生阅读和鉴赏中有了体验和感悟,就需要辅以表达和交流,并形成观点和评价。任务三的撰写“文学短评”的环节,把读写融为一体,读中有写,读中有评,并上升到审美鉴赏的高度,达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就语文学习而言,我们要经由文本的形式美,走向文本深处的情感美和思想美。这是学习任务设计能够凸显审美的基础。我们要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较高审美感受的作品,培养学生独特的想象、鲜明的个性、新奇的构思以及诗意表达的能力。语文教师不但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文化的实践者和开拓者,只有具备了厚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素养,具备了深远的文化意识、文化视野和文化阐述能力等文化底蕴,才能胜任语文教师的崇高责任,成为一名高尚的文化使者。

新课程背景下,针对普通髙中语文统编教材在编写理念、体例结构以及相应的教学指引上的变化,语文教师要须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用好新教材。语文课堂应让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和综合实践等方式下进行深度学习,在语言实践中真正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