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冒名顶替综合征》:为什么有的人总觉得“我不配”?

 自在飞花轻似烟 2023-09-04 发布于黑龙江

冒名顶替综合征是一种认知障碍,它征会扭曲当事人的自我认知,让他低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冒名顶替者认为自己没有别人以为的那么优秀,自己是个冒名顶替的骗子,靠运气才取得了一些成就。所以他总是感到焦虑和紧张,担心自己会让别人失望。

本书作者米夏艾拉·穆逖兮是德国的心理治疗师,拥有十多年的心理治疗经验,曾在德国图宾根大学医院担任高级医师。在本书中,穆逖兮介绍了冒名顶替综合征的构成因素和来源,并给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练习,来帮人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从而走出冒名顶替综合征。

第一,冒名顶替综合征的构成因素有哪些?它的来源是什么?

构成因素:

1.过度关注消极信息

2.不断的自我批评

3.消极情感:恐惧、羞耻、内疚

4.不恰当的行为:过度准备、反应迟缓

主要来源:

许多冒名顶替者在小时候扮演了一个超出自己能力的角色,承担了自己无法承担的责任。,他们害怕自己如果没有扮演好这个角色,就会让父母失望。

第二,如何走出冒名顶替综合征?

1.关注自己的成绩和优点

①记录自己的成绩和优点

②我的100次成功

2.减少自我批评

①反思自我批评

②成为自己的安慰者

3.减少消极情感

冒名顶替者可以通过符合现实的合理想象来减少消极情感。

对于已经出现的消极情感:

①深呼吸

②改变表情和姿势

③成为自己的安慰者

4.改变行为

①用二八法则应对过度准备

②用小事入手应对反应迟缓

5.面对童年的自己

通过提问和写信去理解和支持童年的自己,彻底走出冒名顶替综合征。

6.保持学习者心态
我看到小孩子在学习时不怕丢脸,反而长大后,我们在意别人的眼光,担心自己表现不好,而排斥去学习,这样让自己错过了很多成长的机会。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Be-Better Type)会这样想:学习,就是去做没有做过的事情,去做就会让我进步,我愿意去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