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状腺危象患者的紧急处置

 尚振奇 2023-09-06 发布于吉林

甲亢危象的临床表现是在原有的甲亢症状上突然加重,其特征性表现是代谢率高度增高及过度肾上腺素能反应症状,即高热伴大汗。此特征有别于感染性疾病患者的退热时出汗。此外还有甲状腺毒症的表现,具体临床表现如下。

1 高代谢率及高肾上腺素能反应症状

(1)高热,体温升高一般都在40℃左右,常规退热措施难以收效。

(2)心悸、气短、心率显著加快(一般在160次/min以上)、脉压差显著增宽、常有心律紊乱(房颤、心动过速)发生,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往往不奏效。有时可出现心力衰竭。

(3)全身多汗、面色潮红、皮肤潮热。

2 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出现黄疸,多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

3 神经系统症状

极度乏力、烦躁不安,最后可因脑细胞代谢障碍而谵妄,甚至昏迷。

4 不典型表现

不典型的甲亢患者发生甲亢危象时,以某一系统症状加重为突出表现。漠型甲亢发生甲亢危象的表现如为表情。

甲状腺危象的分期

1、危象前期

危象前期患者多见原有的甲亢症状加剧,伴有中等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之间,可有体重锐减、恶心、呕吐等症状。

2、危象期

(1)高热大汗:高热大汗是甲亢危象的特征表现,患者体温高达40℃或以上。

(2)上吐下泻:患者出现严重纳差,频繁呕吐,腹痛腹泻明显。有部分老年甲亢危象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突出表现。

(3)谵妄昏迷:早期可出现精神神经障碍、焦虑躁动等,随着病情加重出现嗜睡,最后陷 昏 迷,严重威胁生命。

(4)其他:脉压差明显增大,窦性心动,心率可超过140次/分。患者易出现各种快速心律失常,以心房颤动最为多见。

3、不典型甲亢危象

部分特殊类型甲亢或原有多器官功能障碍、恶病质的甲亢。危象发生时症状可不典型,可只有上述某一系统表现,甚至出现体温过低,皮肤干燥无汗等。

辅助检查

1、甲状腺功能检查

通常甲亢危象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与一般甲亢无明显差异。其中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的升高速度,对于甲亢危象的发生有重要提示作用。

2、血常规

血常规一般无特异改变,在合并感染时可以出现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3、电解质

及时检查电解质对于甲亢危象的治疗具 要意 义,由于患者长期处于高热、腹泻、呕吐等高代谢状态中,非常容易出现脱水及电解质家 严 重时可危及生命。其中低钠血症最常见,也可合并有代谢性酸中毒及低血等。

       

4、生化检查

多数患者会出现显著肝功能损害,表现目录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急剧升高。

5、影像学检查

田状腺B超检查可了解基础病因是Graves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还是结节性甲田状腺结节鉴别。

6、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各种心律失常,如房颤、房扑、期前收缩等,对甲的辅助作用。

治疗措施

1、治疗原则

甲亢危象一旦确诊,需要及时祛除诱发病因素,纠正严重的甲状腺毒症。保护重要能衰竭。医生可能使用多种药物,以减少甲状腺激素释放和合成,并减轻机体对甲时可行血浆置换、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等去除血液内的甲状腺激素。

2、对因治疗

2.1 危象患者合并感染时,医生会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对抗患者感染。

2.2  有外伤者积极治疗外伤,纠正基础病变。

3、对症支持治疗

3.1 降温

高热患者积极物理降温或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剂,不使用水杨酸类药物,也可采取冰毯或冰袋等体表降温措施,若无效,可采取血管内导管降温措施。以免加重危象症状。甲状腺危象患者若出现高热,同时还应该需警惕感染,并及时抗感染治疗。

3.2 镇静

对于烦躁不安患者,医生会给与地西泮、巴比妥及异丙嗪等镇静治疗。

3.3其他

给氧、补充能量及大量维生素尤其是B族、纠正水和电解质的紊乱及心力衰竭等;血糖低的患者给予50%葡糖糖静推,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为避免应激性溃疡,医生会预防性的使用胃粘膜保护剂抗酸药。

4、甲状腺危象药物治疗-降低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

甲状腺危象患者首选丙硫氧嘧啶(PTU)治疗,PTU的推荐剂量为600 mg/d。

4.1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首选丙硫氧嘧啶(PTU)600mg口服或经胃管注入,以后给予250mg、每6小时一次口服,待症状缓解后减至一般治疗剂量。

4.2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服 PTU 1小时后再加用复方碘口服溶液5滴,每8小时一次,或碘化钠1.0g加入10%葡萄糖盐水溶液中静滴24小时,以后视病情逐渐减量,一般使用3-7天。如果对碘剂过敏,可改用碳酸锂0.5-1.5g/d,分3次口服,连服数日。

4.3碘制剂

常用复方碘溶液(SSP)、碘化钾饱和溶液、碘泊酸盐和碘番酸,作用机制是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一般在PTU服用后一小时后开始口服,或可在24小时内以碘化钠溶液静脉滴注。碘过敏者,可口服碳酸锂。

4.4清除血浆内激素

用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或血浆置换等措施迅速降低血浆甲状腺激素浓度,用于上述治疗无效。

4.4.1甲状腺危象患者若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建议联合使用血浆置换治疗(TPE)和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HDF)治疗。

4.4.2甲状腺危象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呼吸支持和使用体外膜肺氧合装置(ECMO)等。

5.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儿茶酚胺的反应

5.1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甲状腺危象患者出现心动过速时,建议应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室率。常用普萘洛尔,其作用机制是阻断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刺激作用和抑制外周组织T4向T3转换,对老年人合并心脏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或心脏传导阻滞者慎用,支气管哮喘禁用。

5.2儿茶酚胺耗竭剂,利舍平每次肌肉注射1-2mg,4-6h一次,但由于利舍平易透过血脑屏障而引起意识改变,对病情观察不利。

5.3去甲肾上腺素释放阻滞剂:胍乙啶1mg/kg,用药12h后心率减慢,震颤减轻,体温下降,应用3-6d后可获全部药理作用。副作用有直立性低血压及腹泻但不影响患者意识。

6、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从而抑制周围组织将T4转化为T3,对于甲状腺危象患者,尤其在高热或休克时,宜加用皮质激素并具有非特异性退热、抗毒、抗休克作用,剂量为氢化可的松300 mg/d或地塞米松8 mg/d,在甲状腺危象缓解后,应逐渐减少并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期间,应密切监测和预防潜在的不良反应,如高血糖、消化性溃疡和感染等。

7、积极控制诱因

有感染者应采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伴有其他疾病者应同时治疗。

8、去除诱因

迅速寻找和去除诱因,特别是感染,应及时进行血培养,如考虑感染存在,可根据经验给予抗生素治疗,以后再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报告选用抗生素。伴有其他疾病人应同时积极处理。


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减少环境中的不良刺激,如声音和光的刺激,限制访视者,减少交谈,向病人解释病情时语调轻柔。对烦躁病人,可予镇静剂。

2、高热者予物理降温,避免用乙酰水杨酸类药物,因其能与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结合,置换出T4和T3,使血中游离甲状腺激素增多。

3、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及时补充水分,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补充葡萄糖、钾、钠和维生素等。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

4、做好各种抢救准备,预防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5、以高度同情心,关怀安慰病人,消除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