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信芳:我是昆派

 cxag 2023-09-06 发布于北京


昆剧传习所赴上海公演时,周信芳(麒麟童)常为座上客。传习所的末行演员施传镇表演神完气足,火炽动人,颇获好评。其时施传镇不过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演员,而周信芳早已是享有盛名的大演员了,他的表演也是神完气足、热烈火炽的路数,被誉为“麒派”。

周信芳昆剧《十五贯》片段

人们奉承周信芳,说施传镇的表演很像麒派。周信芳却立即纠正说:错了,并不是施传镇像麒派而是我的表演路子是昆派。这个故事是昆剧名宿徐凌云先生讲给我听的。

事实正是这样的,昆剧的表演从来讲究满台是戏,无分主、配角,确能做到西方表演艺术理论中常常提到的各剧中人“同时行动”,因而全场表演显得严密紧凑,生动火炽。

图片
周信芳 俞振飞《打侄上坟》剧照

那种追求所谓“炉火纯青”、“似不食人间烟火食”般的表演倒是京剧形成后在第二、第三代的某些京朝派演员身上可以见到。在整场演出中有意突出主角的表演,一些小角色的表演毫无生气的情况也是在京剧中常见,而在昆剧中是根本没有的。

图片
程长庚《群英会》画像

从前人的记述中可以知道,京剧创始时的第一代演员则根本并不是这样的。而且他们中几乎没有不能演昆剧的,像被称为京剧始祖的程长庚,根本便是以昆剧著名的。程长庚是昆剧科班学艺出身的昆剧演员,后又兼擅乱弹。

可以这样说,京剧正是由一群精通昆剧、又兼能乱弹的演员们创造出来的。后来在很长的时期中,以昆剧打基础,一直是京剧培训演员的传统,近几十年来才渐渐淡化。京剧还常以“文武昆乱不挡”来标榜演员艺术素养的全面。

图片

王正屏 周信芳《单刀会》剧照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流动在江苏里下河一带的京剧班社(大多是由徽班转化为京班的),还以挂起胡琴(就是用笛子伴奏的意思)能演一个月不倒头,就是说能演一个月昆剧剧目不重复为标榜的。这样的戏班在群众心目中才是艺术高超的好班。说明京剧的场上艺术,许多是由昆剧孕育出来的。

周信芳昆剧《单刀会》音配像
小王桂卿饰关公

所以欧阳予倩曾说京剧艺术中 60%来自昆剧。周信芳当然是“文武昆乱不挡”的演员,而且他认认真真学过昆剧,在他成名以后,还把一位昆剧末行演员范荣生请在家里,和他一起研究昆剧表演。

施传镇在传字辈演员中是比较杰出的一位。他出身昆剧世家,父亲施桂林、祖父施松福都是著名旦行演员。他不仅在传习所时期从吴义生学艺,还曾师承沈锡卿,这是他的家庭为他创造的条件。他天赋外形条件并不好,个子矮小,但在舞台上却很有光彩,观众观看他的演出时常会忘了他身材矮小的缺陷。可惜 1936 年夏,才二十六岁,施传镇便患伤寒病去世了。1962年记(顾笃璜《昆剧漫笔 甲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