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理的资产配置!

 老鹰666 2023-09-06 发布于重庆

上周招商银行发布了《202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我先给招商银行和贝恩公司点个赞,好久都没有看到质量这么高的财富管理报告了,如果大家时间允许的话我建议可以去看看原报告。

咱们说回正题,今天为什么会重新说资产配置这个话题?

因为这个报告代表的是我们国家资产量最高的群体,他们在资产分配方面一定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的。

今年私人财富报告中我看到了和两年前一样的东西,也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2021年的数据统计中,高净值人群对于权益类资产的投资占比在29%左右;对于固收类资产的投资占比在19%左右;对于储蓄类的投资占比在36%左右。

图片

而到了2023年,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结构上出现了比较大变化。

其中,对于权益类资产的投资占比在23%左右;对于固收类资产的投资占比在27%左右;对于储蓄类的投资占比在28%左右。

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23年公布的调研数据中,投资性房地产的占比达到了10%,而21年仅仅只有3%。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两年为啥会高出这么多投资房地产的,难道是前期买的按揭没还完不算固定资产?

由于房住不炒的政策限制,在2020年以后的房地产投资更像是类债资产,如果将其也纳入上述三项的比例总和的话。

2021年四项加总占比87%,2023年四项加总占比88%。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高净值人群中大类资产配置的加总项占比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只是其中的细分结构。

这两年间高净值人群更加倾向保守的投资方式,增加了固收类投资和类债的房地产,降低了权益投资,原因很简单,股票跌得太多了。

剩下的10%主要投向于保险、贵金属等另类投资方式,主要体现于功能属性大于金融属性,我们可以统称为其他。

看着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结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到一个产品,反正我是觉得很相似的。

那就是两年前突然火爆的固收+基金,今年因为固收资产托底,收益率还不错好像也很火。

为什么要用资产配置结构去类比固收+基金?

原因很简单呀,固收+基金之所以叫做固收+,是因为其是由固收类资产加上其他类资产或者其他类策略组成的,最常见的就是固收加权益。

固收+基金当时热门起来的宣传口号就是分散市场风险降低组合波动,这与资产配置的原理实际上是一致的。

在监管的要求下固收+基金的仓位结构有两种形式,主要区别是权益仓位上限一个是30%一个是40%,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不同。

目前固收+基金的股票平均仓位也就是15%-20%左右。

图片

图片

反观23年高净值人群的四项加总,大家看到的就会是20%左右的权益加上70%左右的固收,没错储蓄和货币也是固收的一部分。

这个结构难道和固收+基金不一样么?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是一模一样的,每个人的资产配置组合就是一个固收+基金,最终大家比拼的是“固收+”基金跑出来的净值。

如果这类结构已经被剖析了,那么还剩下一个问题,这样的结构合理吗?

此前申万宏源曾经做过一个统计表格——不同股债比例下的固定比例组合历史表现。

图片

可以看到在20%投资股票和80%投资债券的时候,其总收益率和100%比例投资股票时是十分接近的。

主要是一个个扒数据太麻烦,如果再把时间延长到今天,结果估计只会比申万的统计更加优异。

而波动率和最大回撤则是100%投资股票时远远比不上的,虽然有一部分原因是这里使用了指数代表股票投资,在结构性的市场中可能不太适用。

但是同时也侧面反应了,中证全债+沪深300都能跑出这样的收益,这不就是牵头狗都能赢么,我想在结构性市场下,如果换成中证全债+基金组合,那不得上天了。

至于收益性的问题,如果真的类比固收+基金的话,大家可以参考偏债混合基金指数,由2003年开始至今的统计来看,区间的涨跌幅达到了355.93%,年化也高达7.49%。

图片

这个收益我知道大家以前是看不上的,经过市场这三年的教育和实体经济的低迷,不难怀疑很多人已经降低了自己的投资收益预期了。

事实上私人财富报告中就是这样体现的——高净值人群当下风险偏好稳健,调研中近九成受访者保持适中或较低的风险偏好,或许这也算是择时的一种吧。

图片

最后大家要知道资产配置的组合比例并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也没办法有。

这是因为每个人所处的阶段,所处的环境,风险偏好的不同等固有限制决定的。我这里向大家展示的也仅仅是数据和建议。

不过我相信大家在看完这篇文章后是有所启发的,也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资产配置比例,炒股并不是大家的唯一出路。

祝大家账户长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