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民家的崖姜蕨

 植物游记樊蓉 2023-09-06 发布于贵州
写在前面

跟着几个小伙伴一起游玩,有人喜欢看人文建筑,有人喜欢看植物,有人喜欢看鸟兽鱼虫。

我喜欢去村子里看村民从大山里面搜罗回来放家里的好东西,比如今天的崖姜蕨,就很漂亮。

我发现有工作的人退休后,没了工作压力,又有经济支撑,再有文化加持,他们可以专注又深入的入门各种各样的中华文化。

有文化的老一辈更喜欢追求不一样的生活,这样可以实现自我价值,他们有自己的爱好,也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有很多可以寄托的载体。

他们不像传统父母那般,由于没有文化,很难进入一个专业领域深挖并发现其中的乐趣。于是无聊无趣,所以催着孩子结婚生子。

养育我们这一代人让他们度过了充实而忙碌的20年,有小孙子后,又有新的事情可以打发光阴。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土运过去,火运会慢慢来到的原因,我们这一代人有文化有工作的居多,大都往城里面工作,推动了房地产,土运旺盛。

再过几年,有工作有文化的人陆陆续续退休,开始追逐各式各样的文化,借以消遣弥补一直埋头工作的前半生。

便推动了文化发展,火运就到来了。火寓意文化,土寓意房地产。

植物志上的崖姜

崖姜(Drynaria coronans)来自于槲蕨科,崖姜蕨属,根状茎横卧,粗大,肉质,密被蓬松的长鳞片。

有被毛茸的线状根混生于鳞片间,弯曲的根状茎盘结成为大块的垫状物。

由此生出一丛无柄而略开展的叶,形成一个圆而中空的高冠,形体极似巢蕨。

产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附生雨林或季雨林中生树干上或石上,海拔100-1900米。

本种可栽培于庭园供观赏用,其粗大的肉质根状茎在部分地区作骨碎补的代用品。

文献中的蕨类

蕨类植物绝大多数是草本植物,全球现约有12000种,我国约有2600余种。

大多为土生、石生或附生,少数是水生或亚水生,一般喜阴湿和温暖环境。

除了海洋和沙漠外,森林、草地、岩隙、溪沟、沼泽、高山、平原和水中,都有它们的踪迹。

观赏蕨类植物的株型和叶形奇特,叶色丰富,在园林绿化、盆栽、山石盆景配置、盆景造型、室内装饰、切花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用于园林绿化的有:观音座莲、乌毛蕨、桫椤、巢蕨、肾蕨、海金沙类等。

用于盆景的有:巢蕨、金毛狗蕨、凤尾蕨、崖姜蕨类。用于切叶的有巢蕨、高山羊齿等。

具有横走的根状茎、株芽、肥厚的叶耳或者块茎等结构的观赏蕨类,可以进行营养繁殖。

在春季,将根状茎、株芽、肥厚的叶耳或者块茎等营养器官进行分割,及时栽植,根据繁殖体的大小合理盖土,栽后浇透水。

水龙骨科的蕨类具有横走茎,珠芽狗脊、长叶铁角蕨、倒挂铁角蕨、过山蕨、鞭叶耳蕨和鞭叶蕨等蕨类具有在叶上发育出株芽的能力。

肾蕨具有块茎,福建观音座莲具有肥厚的叶耳,上述这些蕨类,都能进行营养繁殖。

园林中的假山、石墙以及岩石园都可以用不同观赏蕨类植物来点缀,以增添层次感,供人们欣赏。

如攀缘星蕨、卷柏、书带蕨、庐山瓦韦、江南星蕨、石韦、崖姜蕨等都是布置假山和岩石园的上等材料。

在园林设计中,要根据本地气候状况及园林小环境特点,选择适宜的蕨类植物。

结合假山石、石墙甚至岩石园等形式,以此营造的岩石景观将会别有情趣。

可用的蕨类有崖姜蕨、铁线蕨类、石韦、银粉背蕨等。

也可以将蕨类植物与草坪、山坡、路边等处的置石相配,即可软化岩石生硬的线条,又能与岩石的质感形成对比,相得益彰。

树蕨类是陆生蕨类的一种,其特点为主干直立,株形高大挺拔。

可种植于房前屋后、假山怪石、公园庭院的阴湿处,也可做大型盆栽观赏,布置在会场、展览馆、宾馆、餐厅、办公室等处。

悬挂种植,可将附生种类如崖姜蕨、槲蕨、鹿角蕨、巢蕨或叶修长、纤细柔软的种类如石松等种于轻质吊盆中,悬挂于高处,显得自然而富有浪漫情调。

1:腾冲老寨子

2:茑萝

3:土人参

4:木槿花打不过茶叶,便抓紧开花结果。叶子很少明显抢不赢茶叶,不过开花比茶叶厉害。

5:村民家的鱼缸

6:门口的锦屏藤,像个门帘。

7:村民家的简易晾晒棚,腾冲的雨很多,说来就来。

8:老两口在酿酒,儿子捉蚯蚓去钓鱼,他说有鸡粪,所以土里蚯蚓多。让我想起了: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9:这个鸡圈,让鸡像鸟一样

10:厕所旁的蜜蜂窝

11:舂辣椒面的

12:烤茶的

13:玩沙子的小朋友

14:很好用的唇膏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讨论交流请加个人微信号:13072583732

(2)中国观赏蕨类植物的种类、繁殖方法及在园林中的应用 吴繁花 张超 周亚东 赵原森 于旭东 海南大学农学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