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智战争】关于定位理论的七层认知(二)

 新用户2307qzQG 2023-09-08 发布于上海

认知大于事实

冯仑在他的《野蛮生长》里讲过一个故事:

三、四十年代抗战时期,当时四川有个军阀叫范绍增,就是傻子军长范哈儿。

范哈儿那时在四川很落魄,于是就摇个船到上海,船靠码头时,吆喝一群挑夫上船挑大萝筐,筐里头是红纸包着的一卷一卷像钱一样的东西,挑夫们肩上的扁担嘎吱嘎吱直颤,说明这个筐特别沉,钱特别多。

于是上海滩的人都知道范军长来了,钱太多了,挑得挑夫腰杆都要断了。所有的人都特别喜欢他,大家都愿意跟他结交,他就在一些豪华地方吃喝玩乐,今儿向这个借五万、明儿跟那个挪六万。

因为都是特有钱的人在一块儿混,大家都觉得没事儿:老范家这么多钱,藏着好几大箩筐呢!所以没人着急跟他要。就这么在上海滩折腾了好几个月,所有人都知道这家伙有钱,尤其是他那一屋子卸下来大洋压根就没动过。

过了一段时间,范军长突然不见了,所有借过钱给他的人都急了,就把他的房子给围了,围了以后就把那些筐都抢了,最后把那些红纸包打开一看,全都傻眼了,原来全都是青冈木。

青冈木特别沉,一节一节的都用红纸包着,看上去就像现大洋一样。而范哈儿则拿着从上海忽悠的一大笔钱回四川折腾去了。

“你一定得让人家认为你有钱,才能获得成功。”

其实范军长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当时也是为了筹集军饷,他曾经住进上海的长三堂子,就是上海的妓院最集中的红灯区,然后找最火的小姐(头牌小姐),每天都去。

他那时候抽大烟,抽大烟要拿个竹签子挑烟灯,拨亮灯芯;这个范大爷每次不是拿竹签,而是拿一张最大的钱,把钱搓成一个签子来挑烟灯,挑完了就把钱扔了。

这个事,被头牌小姐拿出去显摆,到处嚷嚷:范大爷挑个烟灯都拿钱做签子,实在太有钱了!于是上海滩的有钱人都知道范大爷。

所以,他通过很多细节,在上海给人很有钱的感觉,最后在上海滩谋了一大笔钱走。

“你一定得让人家认为你有钱,才能获得成功。”

当别人都认为你有钱了,你就能获得别人的钱和人脉,你就真的能成功了。

换句话说,如果所有人都觉得你有钱,你就会真的有钱。这就是认知大于事实。

可口可乐,英文名Coca-Cola,翻译成可口可乐,可谓形神兼备。中英文名词互译,能到达这个神韵的,也就只有 humor 翻译成“幽默”可以与之媲美。

不只是发音类似,文字内涵也一致。百事可乐的翻译,也是秒,什么事儿都值得一乐,这不正是中国人的乐观精神嘛。

可是可口可乐1972年初入上海的时候,中文名字是:蝌蝌啃蜡。

无数个蝌蚪,味同嚼蜡。那还能喝吗?同一个东西,不同的名字,引发不同的反应。这就是认知大于事实。

白象。在中国人的眼里是个挺好的词儿,至少没毛病。但是在泰国,却是“庞大而无用的东西”的代名词。

白象在泰国是神灵之物,不能用作世俗用途,还得耗费巨资照顾。皇帝看谁不顺眼,就赐他一头白象。巨资耗费的照顾,很快就能把一个大臣家底耗光。

所以白象方便面在泰国,就遇到了和可口可乐在中国一样的困境。

认知大于事实的力量还不止于此。

投资大师索罗斯的投资哲学,可以简单地用一句话说明:参与者的意识决定了未来的走向,而未来会因为个体的当前决策而不同。

60年代,美国企业开始流行多元化经营,企业之间开始了并购的热潮。人们普遍相信,这样可以分散风险,使得企业更加稳健地运营(当然,定位理论是极力反对这样做的)。

这个时候,认知就代替了事实。人们越是认为企业应该多元化经营,这样的企业股价就越高,企业就越有钱收购其他企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正循环效应。

然而,这并不是事实。认知总会有一天被证明,不是事实。所以索罗斯的做法是,在大众都认为多元化经营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的时候进入股市,在认知被证明不是事实之前,撤出股市。

他的另一句名言是,“世界经济是一场骗局,投资是在骗局开始是进入,在骗局结束之前逃离”。

每个不明智的投资者的认知,形成了市场的事实。但是这些认知是脆弱的,极有可能在一瞬间崩塌。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亚洲四小龙”起飞,全球就出现了一种认知——“东亚奇迹”。这么强大的认知在市场上就加速了对这些市场的乐观预期,导致这些国家的币值不断地创出新高。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索罗斯仔细分析之后,认为正反馈的机制进入了一个非常脆弱的阶段,只要市场有足够强的负面信号,就可以中断这个过程,转入一个负反馈。

于是,他就选了最脆弱的泰铢下手,募集了数百亿美金,开始做空泰铢。有一天甚至让泰铢的下跌幅度超过了17%。这么一个强的信号就使得市场的正反馈不但被打断,反而迅速地转向,形成了负反馈,市场上形成了恐慌性的抛售。预期从“乐观”转为“悲观”,甚至转为“超级恐慌”。

泰铢的失守继而导致了市场对整个东南亚货币的预期扭转,短短几个月,负反馈迅速地蔓延开来,形成了一个多米诺骨牌的形式。

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索罗斯从这个负反馈机制中又赚取了上百亿美金。

                                                           转自“北大香帅经济学课”

通过做空泰铢,引起市场恐慌,恐慌引起部分抛售,部分抛售引起更大范围的抛售。

索罗斯才是那个操纵心智的高手。大多数人的认知形成了市场部分的暂时的事实,大多数人的认知又是在变动的。

巴菲特说,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也是一个意思。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号称“打个喷嚏,全世界投资人都要中风”,其言语作风就是含义混沌,语义不清,投资者费劲力气也从中找不到有价值的信息。

他自己也说:我花了不少时间努力回避问题,因为我担心自己说话过于直白。最后,我终于学会了"美联储局的语言",学会了含糊其辞。

他还说:如果你确定明白了我的意思,那你一定是没弄明白。

何以故?因为投资人的判断也是整个经济的一部分。如果听众弄明白了他的真实意思,就会调整投资方向,整个市场就会发生变化。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得更刻薄:笨蛋创造了世界,聪明人不得不生存其中。

不同之处在于,有的人刻薄地调侃大多数人的认知偏离事实,有的人从中赚到了钱。

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品牌之争,也很能说明心智的认知特点。加多宝集团能一次次化险为夷,就是不在事实上争高低,而在消费者认知上下工夫。

既然心智难以改变,那你怎样让心智从王老吉转移到加多宝呢?

有点微妙的是,就是得用“心智难以改变”这个特点,使心智发生改变。

广药集团和加多宝集团打官司赢了之后,收回了凉茶“王老吉”品牌。

这个是事实。

经过一番考量,加多宝集团打出了“怕上火,现在喝加多宝”的广告。

怕上火,现在喝加多宝。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怕上火,喝加多宝。

这个是认知。

广药集团又起诉,不让加多宝集团用这个广告语。加多宝集团又输了。

这是事实。

经过一番考量,加多宝集团打出了新的广告语:

怕上火,更多人喝加多宝。中国每卖10罐凉茶,7罐加多宝。配方正宗,当然更多人喝。怕上火,喝加多宝。

这是认知。

加多宝集团一次次地输官司,这对于被告来说,是挺丧气的。但是消费者无所谓,消费者只喝他的凉茶。谁输谁赢都一样。

加多宝集团又在微博上发起一波攻势:打官司我不行,养孩子你不行。赚了不少同情分。

可能是这波调侃激怒了广药集团,广药又起诉了:不允许加多宝集团使用红罐包装。加多宝集团又又又输了。

这是事实。

经过一番考量,加多宝集团打出了新的广告语:

庆祝2014年加多宝销量再度夺金,推出金罐加多宝。

这是认知。

官司输了,消费者不知道,也不关心。在每一次即将跌入深渊的时候,加多宝集团都化险为夷。

除了强有力的执行队伍、强大的渠道和铺货能力,其中的要诀,就是全力关注消费者心智认知。不在无关紧要的“事实”上纠缠。

事实证明,认知大于事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