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分享|当噩梦来袭……

 德寿堂图书馆 2023-09-09 发布于黑龙江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近你做噩梦了吗?

图片

经常做噩梦的危害

图片

近日,一项刊登在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上的研究表明,成年人每周做1次及以上的噩梦,可使中年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提升近4倍,老年患痴呆症的可能性增加120%[1]。该研究提示梦境极有可能作为身体健康状态的直接反映。在中老年人中,噩梦很可能是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征兆,尽早针对噩梦进行治疗或有助于预防帕金森、痴呆症的发生。

为什么会经常做噩梦?

图片

《灵枢·淫邪发梦》篇提到:“正邪从外袭来,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而不得安而喜梦。”

这段话告诉我们由于外邪自外而内侵袭体内,并随着营卫二气的流动而散溢,扰动魂魄而使之不能安守。魂魄不安,则易多梦、睡不安稳。

噩梦的病因不外两端:一为精神衰弱,系日久脏腑虚损所致,为病之本;一为病邪所袭,缘瘀血、痰火、食积,为病之标[2]。正如《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治疗重在扶助正气以摄神魂。涉及心、肝、脾、肾诸脏,而痰热、瘀血等病邪侵袭留滞者,亦当镇摄魂魄,兼化痰、清热、泻火、祛瘀,以标本兼顾之。

图片

图片
图片

首诊

患者,女,33岁,2021年9月19日初诊。

主诉:睡眠障碍3月余。

现病史:自述睡眠质量较差。晚11点躺下,20-30min入睡,眠浅,梦多,本周有2天出现噩梦惊醒现象,4-5点醒,醒后30min-1h后复寐,早8:00起,精神状态萎靡,易感疲乏,头目眩晕。晨起时感胸闷、心慌、咳嗽气短。午后潮热、易手脚心出汗。纳可。大便2日1行,成形。舌暗红,苔白腻,边有齿痕,舌下脉络稍张。脉沉细。

既往史:左肺癌切除术后一年余。

中医诊断:梦魇

西医诊断:睡眠障碍

辨证:肝气亏虚,虚劳不得眠

治法:补肝益气,养阴安神

处方:桂枝10g、干姜9g、旋覆花(包煎)9g、红枣15g、煅代赭石30g、淡竹叶10g、五味子6g、黄芪30g、柴胡10g、桔梗10g、升麻10g、麦冬12g、炒甘草10g、合欢皮12g、功劳叶15g、人参片(先煎)9g、知母12g、酸枣仁15g、茯苓15g、龙齿15g(7帖,日1剂,早晚分服)

二诊:

2022年10月3日二诊。本周睡眠质量较前好转,仅有一晚于4:00左右因噩梦惊醒1次。自觉腰骶部两侧疼痛,久坐后疼痛加重。晨起喉中有痰,色清,可咯出。头目眩晕疲乏、心慌好转,潮热消失。纳可。大便日2-3次,量少,质黏。舌淡红,苔薄白,舌尖红,边有齿痕,舌下脉络稍张。脉沉细。

辨证:肝气亏虚,虚劳不得眠

治法:补肝益气,养阴安神

处方:五味子6g、黄芪30g、柴胡10g、麦冬12g、炒甘草10g、功劳叶15g、人参片(先煎)9g、知母12g、酸枣仁15g、茯苓15g、温山药30g、青蒿12g、鳖甲(先煎)24g、淡竹叶10g、山慈菇9g、当归12g、干姜9g、桂枝10g、旋覆花(包煎)9g、生赭石1g(7帖,日1剂,早晚分服)

三诊:

2022年10月10日三诊。本周睡眠质量较上周好转,入睡快且无噩梦情况。腰骶部两侧疼痛较前明显好转。晨起喉咙有痰,色黄,可咯出。疲乏、头目眩晕明显好转,心慌、潮热症状已无。纳可。大便日1-2次,基本成形,质黏。舌淡红,苔薄黄,舌尖红,边有齿痕,舌下脉络稍张。脉沉细。

辨证:肝气亏虚

治法:补肝益气,养阴安神

处方: 五味子6g、黄芪30g、麦冬12g、炙甘草10g、功劳叶15g、知母12g、茯苓15g、青蒿12g、鳖甲(先煎)24g、淡竹叶10g、山慈菇9g、当归12g、干姜9g、桂枝10g、制附子15g、麸白芍15g、通草5g、吴茱萸5g、酸枣仁15g、人参片(先煎)9g(7帖,日1剂,早晚分服)

图片

医案分析

图片

噩梦通常意义上是指内容恐怖的梦,一种能引起焦虑恐惧的睡眠障碍,对我们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都具有深刻影响的睡眠现象[3]

本案患者属于肝气亏虚,气阴不足,虚劳不得眠。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促进血和津液的运行输布。肝气亏虚则疏散之用不足,致血流滞涩而魂失舍,飞阳于外。因此,肝虚之人多有恐疑,常有的表现为惊恐之梦,即我们常说的噩梦

此外,肝气虚则升散无力,气血不能上荣头目,则头目眩晕;肝为罢极之本,虚则不耐疲劳,乏力,精神萎靡;肝五行属木,肝气虚,升发之气不足,木不生火而心气不充,则胸闷心慌;气虚日久,升提之力不足,则引起胸中之气下,发为咳嗽,气短;若肝阴虚严重,则阴不制阳,虚热内生,发为潮热、汗出。

首诊:朱教授以小补肝汤加升陷汤打底,以补肝益气,养阴安神。7帖汤剂之后,患者睡眠质量提高头目眩晕、疲乏、心慌症状好转,潮热消失。

二诊:疗效显著,患者睡眠情况明显改善,入睡快,噩梦已无。疲乏,头目眩晕症状明显好转,心慌、潮热症状已无。

三诊:睡眠质量显著改善,噩梦已无。诸症缓解。

结语Ending

图片

噩梦属于一种睡眠障碍。中医认为,噩梦频发与脏腑功能失衡有关。

朱教授在临床中十分擅长失眠、噩梦、眠浅、入睡困难等睡眠障碍的治疗。有睡眠困扰的朋友们在朱教授的调理下,一定可以睡个安稳觉~

参考文献:

[1] Otaiku AI. Distressing dreams, cognitive decline, and risk of dementia: A prospective study of three population-based cohorts. EClinicalMedicine. 2022;52:101640. Published 2022 Sep 21. 

[2]仲桂林,陈尚云,王丽.“梦魇不宁,厉兑相谐于隐白”探微[J].中医学报,2022,37(06):1171-1174.

[3] Yang Z Y. Nightmare Impacts Mental Health: The Moderation from Neuroticism Trait[J]. Advances in Psychology, 2018, 8(3): 450-46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