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商隐这首千古奇诗,千百年来无人读懂,却又人人叫好,每一句都美得令人心醉……

 谷山居士 2023-09-10
唐朝有“诗家三李”之说,说的就是李白、李贺、李商隐
李白的诗以浪漫著称,李贺的诗是出了名的诡谲,而李商隐的诗则是这三人中最难读懂的。
“难读懂”并不是说他的诗歌有很多生僻字,而是意境迷离,令人难以捉摸。
图片
这类作品的代表作便是《无题》组诗,很多人将这组诗当成爱情之作,但也有人认为无关风月。
金代诗人元好问有诗云“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说的就是李商隐的一首《无题》,也叫《锦瑟》,朦胧唯美,困扰了世人一千多年。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

《锦瑟》这首诗,创作于将近1200年前,1200年来,无数学者诗人都企图在《锦瑟》的字里行间,找到这首诗背后的秘密。

北宋史学家刘颁和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认为,李商隐是以这首诗怀念曾经的美好感情。

宋代大诗人黄庭坚读不懂《锦瑟》,跑去请教苏东坡,苏东坡说,这首诗就是写“瑟”这个乐器的,瑟有四种音调,《锦瑟》中间的四句诗,写的就是这四种音调。

苏东坡的说法得到了很多人认可。但到了明代,这个说法被文学家王世贞否定了。

图片

王世贞认为,苏东坡的说法似乎很通,但是这么一来,诗就死了,诗意也无全。

再后来,有人说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悼念亡妻,有人说,这首诗是李商隐伤叹大唐衰败,甚至还有人说,这是李商隐讽刺朝堂党争,等等等等,众说纷纭。

不过《锦瑟》虽难解,却并不妨碍后世对它的涵泳、欣赏。

现在,我们一起品一品李商隐的这首诗。

锦瑟、庄公、蝴蝶、望帝、杜鹃、沧海、明月、鲛人珠泪、良玉生烟......诗中充斥大量奇丽的意象及典故

图片

庄生梦蝶,是人生如梦的倘恍;望帝春心,又包含超越一切,坚定而浓烈的执著;沧海鲛泪,有一种辽远空阔的寂静;蓝田日暖,又带着温暖而朦胧的明媚。

整诗氛围曲婉怅惘,意境渺然朦胧,哪怕每个人对它的理解不一,却也总能勾连起自己心中对“此情此景”独一无二的追忆及想象。

回顾整首诗,我们似乎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

诗人静夜独坐,锦瑟演奏着伤感的音乐,每一个音符都让他不禁追思人生年华,他的心头涌动着美好又哀伤,温暖又恍惚的情绪,又最终变得无限怅惘。

诗起于“无端”,终于“惘然”,人生的惆怅莫名,深入骨髓。

图片

我们了解了诗人这样的一种情绪,那不如我们再来研究一下,这首诗,诗人究竟写的是什么呢?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答案。

只有三个字,不知道。

其实,李商隐的很多诗,写的都只是一种感受,而不是具体的某人、某事、某情,或者说,他自己知道写的是什么,但是偏偏不说明白。所以他很多诗都让人觉得扑朔迷离。

那么,这样的含混不清的诗,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呢?为什么还会被奉为经典呢?

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先生的一段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 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 。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 ,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有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我们若还承认美的价值,对于此种文字,便不容轻易抹煞。” 

的确,一千二百年来,对于这首《锦瑟》,有太多的人,执著于去落实每个字的意思,执著于追寻它所写的具体事件,执著于去确认诗中表达的具体情感。

图片

但是,这真的就那么重要么?

唐诗,是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足足经历了五百年,才打造出的巅峰。

唐朝的诗人们,用富有音乐性的文字,诉说着宇宙人生万象,刻下了能够代表唐诗的、隽永的四个字:意境之美。

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到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从李白的《侠客行》,到今天的这首《锦瑟》,哪一首不是我们最初看一眼便被诗中的意境之美所吸引的呢?

即便我们后来经过学习,了解了这些诗歌背后的时代背景和具体事件,但这些知识更像是锦上添花,它无法掩盖你初见一首诗时,那种“一见钟情,惊为天人”的感觉。

图片

那是一种奇妙的共鸣,你被诗歌本身的意境之美所吸引,被那些你看不懂的句子冲击心房,感到从心底里升腾起来的一种快意或忧伤。

那一刻,时间静止,天地重回洪荒,只剩下你和你面前的诗句。

这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也是那些千古名作,时隔千年,仍旧能熠熠生辉的原因。

最后,我想以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对李商隐的一段评价,作为视频的结尾。

“李商隐,仍然是一位令人捉摸不定的诗人,他的风格多样而晦涩……但这种捉摸不定,确保了其诗歌之永久传世,千百年来,不同的群体仔细阅读他的诗歌,却总能够找到他们所追求的东西。

你们喜欢李商隐的诗吗?最喜欢哪首呢?

婷婷姐姐
中华文化领军者
“婷婷唱古文”和《婷婷诗教》创始人,
孩子们喜爱的古文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