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搜狐网

 刘传开先生 2023-09-10

《中说》反映王通的思想,是有许多可贵之处的。

王通在政治上,以恢复王道政治为目标,倡导实行'仁政',主张'三教合一',基本上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有进步性。

在哲学上,王通致力于探究'天人之事',围绕'天人'关系这个核心,阐述了他关于自然观、发展现、认识论和历史观等方面的思想,表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倾向和主变思想。

在文学上,王通论文主理,论诗主政教之用,论文辞主约、达、典、则,主张改革文风。这些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中说分类

一,《中说》之天论

1. 统计资料

《中说》一书中,论天的频率不如论人的高.为了详细考察并把握王通的天人思想,下文从具体的统计数字开始入手。

《中说》里面,'天'字凡153见,其中单音字22见,部分录之如下:

子不豫,闻江都有变,泫然而与曰:'生民厌乱久矣,天其或者将启尧、舜之运,吾不与焉,命也。'(王道篇)

子曰:'杜如晦若逢其明王,于万民其犹天乎!'(王道篇)

董常歌《邶·柏舟》,子闻之曰:'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周公篇)

贾琼曰:'甚矣天下之不知子也!'子曰:'尔愿知乎哉?姑修焉,天将知之,况人乎?'(周公篇)

子谓董常曰:'乐天知命,吾何忧;穷理尽性,吾何疑。'(问易篇)

子曰:'……其恤人也周,其致用也悉,一言而天下应,一令而不可易,非仁智博达,则天明命,其孰能诏天下乎?'(问易篇)

牧者曰:'有鸟有鸟,则飞于天;有鱼有鱼,则潜于渊。知道者盖默默焉。'(礼乐篇)

天者,统元气焉,非止荡荡苍苍之谓也……(立命篇)

另外,'天'字 与别的字组成的双音词或词组,有133见,其中'天下'一词出现频率最高,有79见,如:'今乃知天下之治,圣人斯在上矣,天下之乱圣人斯在下矣。'

'天下无赏罚三百载矣'。'天子'一词14见,如'天子之义列乎范者有四:曰制,曰诏,曰志,曰策。大臣之义载于业者有七:……'(周公篇)'天命'有8见, '天子'如'《元经》之专断,盖蕴于天命,吾安敢至哉?' (魏相篇)'天道'有5见,如'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此其禀也。'(述史篇) '天人'有6见,如'天人备矣', '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故君子备之。'(述史篇) '天地'有6见,如'天地之间,吾得逃乎?'

逐一考察王通提到的'天'字,除'天下'、 '天子'、'天命'之外,其余的'天地' 、'天人'等多是指无人格、无意志的自然之天。其中'天下'一词多与王、王道、七制之主、大臣等词相连,意为:国家、社会、天下人、社稷,虽然王通以继承儒学为宏志,但书中并未使用孟子的'天禄'、'天爵'、 '事天'等词,也不见前人的 '天帝'、'天常'、'天理'等词语。反倒出现了'则天'、 '应天'、'乐天'、 '稽之于天'等类似孔子、荀子的言语,看来王通以'宗周之介子'自居不假,他的思想和表述都与原创儒家一脉相承。王通的天论是以自然之天(类荀子)为主,也有性命之天(天道、天命)的意思,但主宰之天多数见不到了。

2.天的含义

归纳王通的天论,有以下几层含义:

其一,回答了天是什么?

天者,统元气焉,非止荡荡苍苍之谓也;地者,统元形焉,非止山川丘陵之谓也;人者统元识焉,非止圆首方足之谓也。乾坤之蕴,汝思之乎?(立命篇)

这里王通回答了天是'统元气'的,是肯定式语句,不止是'荡荡苍苍'的虚空,划出了一个否定式的范围。尹协理、魏明将其自然观据此归入元气本体论,窃以为论据不是十分充足,因文中子所说的是'天者,统元气焉',并非说天者,元气是也,也未类张载所说,天者,元气之本体。唐柳宗元认为天是元气的一种形态,天体是由元气自然形成的,也许参考了王通的这一思想,待查。

其二,认为天是自然之天

天不为人怨恣而辍其寒暑,君子不为人之丑恶而辍其正直。(魏相篇)

天生之,地长之,圣人成之……(魏相篇)

牧者曰:'有鸟有鸟,则飞于天;有鱼有鱼,则潜于渊。知道者盖默默焉。'(礼乐篇)

可见王通的天主要是自然存在,是与人、地相对的无人格、无意志的天。不同于荀子的是,没有将天物质化、客体化,举例为'列星'、'日月'、'四时'、'阴阳'、'风雨'(《荀子.天论》)等。

其三,天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和客观性:

子曰:'……故苻秦、王猛不得而事也,其应天顺命安国济民乎!'(周公篇)

子曰:'稽之于天,合之于人,谓其有定于此而应于彼,…… '(礼乐篇)

子谓董常曰:'乐天知命,吾何忧;穷理尽性,吾何疑。'(问易篇)

子曰:'……其恤人也周,其致用也悉,一言而天下应,一令而不可易,非仁智博达, 则天明命,其孰能诏天下乎? '(问易篇)

子曰:'唐、虞之际,斯为盛。大禹、皋陶,所以顺天休命也.'(礼乐篇)

第一句引文当是从荀子'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荀子.天论》)一语发展而来。天有自己的规律,它不会因人们怨恨寒暑而使冬夏中止,不会以人的意志与喜好而改变自己的规律。同样的道理,人的功能也不能由天代替。人应该怎么做呢?人应该乐天,乐天之后就能知命,知道什么是可以做到,可以掌握的,什么是人力之外的客观规律,是不能违背的。比如:'人寿','敢违天乎?'(述史篇)则天源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即把天当作'则',当作准则、规则、法则来效法。应天来源于荀子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主张人们对于天应该做出必要的应答、应付、响应、顺应,乃至积极的反应。一句话,'应天'和'则天','应'的、'则'的都是天的理性和规律。

要之,王通《中说》的言论中,谈得最多且最为肯定的是自然之天。

3.《论语》、《中说》、《老子》天论比较

从孔子思想来看,《论语》一书中'天'字49见,如单音字19见,表示'天空'之义者3见,如'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张);表示天理、天常、天神(或称主宰之天)者16见,如'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作复合词,'天子'2见,如'天子穆穆'(八佾);'天下'23见,如'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八佾),表示天下人、社会、国家等意思;'天命'3见,如'五十而知天命'(为政);'天禄'1见,如'天禄永终'(尧曰);'天道'1见,如'夫子之言性与天道'(公冶长)。

孔子的天是儒家哲学中一个最重要的范畴,朱熹对此专门作了解答:'要人自看得分晓.也有说苍苍者,也有主宰者,也有单训理时。'(《朱子语类》卷一)

《老子》一书中,'天'字凡91见,单音字12见,双音字或词组有79见。其中'天地'9见,如'天地不仁';'天下'60见,如'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天门'、'天网'各1见,如'天网恢恢'、'是谓天门';'天道'2见,如'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之道'5见,如'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天子'1见。

逐一考察老子所提到的天,有三层含义:其一,自然之天是与人相对的无人格、无意志之天,如'天地不仁'、'天道无亲'、'不争'、'不言'等。其二,天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规律性、长久性、客观性。如'天长地久'、'人法地,地法天','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人必须遵守天道。其三,天具有包容性、无为性。如'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

《中说》的天论是属于儒家的,他讲天'神'是为了强化其绝对性和权威性;讲自然之天是为了让圣人、君主则天、应天,借天的规律性和理性突出王道的规律性和历史性。在王通来说,天的包容性、无为性并非是他的关注点,天的自然性也不是不争、不言的,而是为社会秩序的建立和运作服务的。所以要'仰以观天文,俯以察地理,中以建人极,吾暇矣哉!其有不言之教,行而与万物息矣。'(述史篇)一句话,言天者乃是为了征之于人,人世秩序植根于宇宙秩序,宇宙秩序既然是神圣不可变的,那么,人世秩序也是不得变易的。

二、《中说》之人论

'人'字在《中说》一书中凡208见,作单音字54见,其余词组152见,大大高于'天'字出现的频率,。其中单音字'人'多指他人、人世间、人们、正人君子,或与天、地并提的人。双音词中'圣人'出现频率高达28见,其次为门人18见,多出现于对答中,无哲学意义,再次为'小人',有15见。

1. 圣人论

《中说》明确了各类人的划分,突出了人的主体性,特别是圣人的作用。王通是这样来解释他的'圣人'的:

一是指孔子,亦称'先师';

'昔圣人述史三焉:其述《书》也,帝王之制备矣,故索焉而皆获;其述《诗》也,兴衰之由显,故究焉而皆得;其述《春秋》也,邪正之迹明,故考焉而皆当。……' (王道篇)

姚义曰:'尝闻诸夫子矣,《春秋》断物志定而后及也,《乐》以和德全而后及也,《书》以制法从事而后及也,《易》以穷理知命而后及也。故不学《春秋》,无以主断;不学《乐》,无以知和;不学《书》,无以议制;不学《易》,无以通理。四者非具体不能及,故圣人后之,岂养蒙之具耶?'(立命篇)

二是指周公:

子曰:'吾视千载已上,圣人在上者,未有若周公焉。……'(天地篇)

三是自称:

魏征曰:'圣人有忧乎?'子曰:'天下皆忧,吾独得不忧乎?'问疑,子曰:'天下皆疑,吾独得不疑乎?'征退,子谓董常曰:'乐天知命,吾何忧;穷理尽性,吾何疑。'(问易篇)

四是指与小人对称的人,是指儒家所称君子的最高目标,即讲时、变、中、易的人。

薛收曰:'吾常闻夫子之论诗矣,上明三纲,下达五常,于是征存亡,辩得失。故小人歌之以贡其俗,君子赋之以见其志,圣人采之以观其变。今子营营驰骋乎末流,是夫子之所痛也,不答则有由矣.。'(天地篇)

子曰:'《易》,圣人之动也,于是乎用以乘时矣。故夫卦者,智之乡也,动之序也。' (问易篇)

王通之人论突出圣人论,是他政治理想的一种寄托,圣人应该是依天地之理,以德为宗的,是道的实践者。儒家素王之道见诸人即是圣人,见诸政治就是仁义礼智和礼乐。圣人处于天、地之中,子曰:'天生之,地长之,圣人成之,故天地立而《易》行乎其中矣。'(魏相篇)实际是圣人行乎其'中',圣人论就是《中说》的'中'的其中一个内涵。圣人能赞天地之化,贯通天地人;圣人是最优秀、最高贵的人;圣人是社会秩序的体现和创造者,是坐而论道者。与之相反,'百姓日用而不知',圣人能体察、把握、遵从必然之理,行王道之实,成就历史之变。无怪乎王通在《中说》叙篇有'文中子之教继素王之道,故以王道篇为首',另一方面,也是他自诩为圣人的一个例证。

2.人论

《中说》一书对人的认识十分细致,有以下多种划分:

第一类:圣人、仁人、至人、贤人、义人、天人、达人、王人、善人、古人、上人

第二类:俊人、厚人、敏人、振奇人、纤人、先人、今人、闭关人、郡人、门人、河上丈人、冤人、富人、毅人

第三类:下人、庶人、小人、夸人、血人、乡人、浅人、迫人、妇人、险人、诡人、贪人、鄙人

其中:至人、善人、仁人、圣人、妇人、贤人、天人、小人、丈人等与《庄子》对人的分类划分似曾相识,鉴于王通所处时代道家文化和道教盛行,可以推想,提倡'三教可合一'的王通人论显然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在书中不期然地体现出了儒道融合的理论实践。

魏晋南北朝时代因军事上的长年动乱,曾引起过人才的严重短缺,曹操不拘一格用人才,九品中正制,以及后世十分著名的刘劭的《人物志》,对人才的审美、分类、选择、任用、考核等等,都有过十分精彩、成型的实践和理论,同样生活于从动荡到统一时代的王通,极有可能受到这类思想的影响。他对人才的区分明显是为了实现其王道政治,是为了皇帝任用官员的。第一类和第二类可以认作是他对士的一种分类认识,也是对士作为一个阶层的档次划分。值得注意的是他在《中说.事君篇》中有较多对人才的认定方法,即是通过观其言行,审其文字来判别。而隋文帝的科举制正是那时开科取仕的,王通曾给隋文帝献上过一篇儒家味十足的《十二策》,惜未被采用。这样看来,依文字识人才的思想既是与开科取仕的制度一致的,也是王通作为名仕的一种希望的寄托。

只是书中并未如宋明理学家一样,将人的差别归于气禀的不同。王通将自己的视野专注于帝王之道,对人的因素十分注重,他认为人事的成败并非完全取决于天道、神鬼、天命,'人事修天地之理得矣','兴衰资乎人,得失在乎教'。书中以周公、魏相、关朗为例,专辟三篇,其重人事、重典范之心昭昭然。

3.天人论

《中说》里'人统元识'继承了荀子的思想,更为简捷地指出了人作为主体对天、地客体的认识能力。

子曰:'气为上,形为下,识都其中,而三才备矣。气为鬼,其天乎?识为神,其人乎?吾得之理性焉。'(立命篇)

气属天在上,形属地在下,识属人都在其中。'气为鬼'的'鬼',当和荀子的'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风其功,夫是之谓神。'(荀子.天论)的'神'一个意思,即神妙莫测,是对自然力之赞美,非对鬼神的崇拜。'识为神'则是赞美人的认识能力,人得之即为理性,这似乎是理学关于理性范畴的前奏和雏形,走的是类似于荀子和程朱理学知识论的路子,惜论述未有深入。王通关于天、地、人三才的认识可以简明地归纳为下图:

天---元气---鬼---天文(天道)

地---元形---祗---地理(地道)

人---元识---神---人极(人道)

薛收问:'(天、地、人)三者何先?'

子曰:'三才不相离也。措之事业则各有主焉。圆丘尚祀,观神道也;方泽贵祭,察物类也;宗庙用饷,怀精气也。'(立命篇)

王通认为,宇宙间的存在是以人为中心的,但天(气、鬼),地(形、祗),人(识、神)三者是互相联系的,人们祀天而观人的神识,祭地而察万物品类,饷鬼而怀念天的精气,虽各有侧重,但三者又是永远不能割裂的。只是在'措之事业'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三者的地位便会分出主次,'各有主焉',这一认识,与后人刘禹锡'天人交相胜'命题十分接近。刘禹锡晚王通近二百年,他在为王通的五代孙王质所作的《神道碑》中,盛赞其为'在隋朝诸儒,唯通能明王道,……始文中先生有重名于隋末。'(《刘禹锡集》)

三、《中说》之道论

《中说》一书中,'道'字凡179见,次于'人' 字,但高于'天'字。作单音字82见,含义大多为方法、办法、礼仪、仁义、道理、原则、变化等解。双音字或词组共有97见,其中王道8见,夫子之道7见,失道8见,有道6见,先王之道4见,天道4见。

1.道是什么?《中说》

薛收问至德要道,子曰:'至德,其道之本乎!要道,其德之行乎?《礼》不云乎!至德为道本,《易》不云乎,显道神德行。'(王道篇)

又问道之旨,子曰:'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关朗篇)

子曰:'……天地生我而不能鞠我,父母鞠我而不能成我,成我者夫子也。道不啻天地父母,通于夫子受罔极之恩,吾子汩彝伦乎!'(王道篇)

子曰:'通变之谓道,执方之谓器。'(周公篇)

王通的道本是至德,说明他的道观是儒家的,而非道家;道的主要内容(道之旨)是孔子的,而非老子;道是天地父母,对人是有'成我'的再生作用的,实际上是《中庸》里的'教';通变的道即是《易经》里的'变'与'时'的简约化和抽象化,在《中说》里即是'变'、'时'、'中'、'易'。

2.道的特性

亚里斯多德早就说过,事物的本质须由其属性(attributes)见之。道在中国古代哲学里具有多面相的特性。在王通这里,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道具有超越性

子曰:'……道甚大,物不废,高逝独往,中权契化,自作天命乎?'(问易篇)

子曰:'……道不啻天地父母,通于夫子受罔极之恩……'(王道篇)

子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言道之难进也。故君子思过而预防之,所以有诫也。切而不指,勤而不怨,曲而不谄,直而有礼,其惟诫乎?'(问易篇)

子曰:'五行不相诊,则王者可以制礼矣;四灵为畜,则王者可以作乐矣。……夫子之力也。其与太极合德,神道立行乎!'(王道篇)

王通的道'甚大',连'物'都不能'废',证明他的道是超越的、恒常的。'高逝独往',具有神秘性、神圣性、绝对性、唯一性。他的道观明显受到了道家的一些影响,但最后将其的神圣性归之为天命,又回到了儒家,目的不是停留于超越性,而是为了借其超越性神化、圣化他的王道观。'道心'的表述类似于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心,唯明君子而后能知之。(荀子·解蔽)。'道心'、'太极'的提法恍然有若宋明理学。

其二、道具有人间性

道并非只是高高在上,超越神圣的道就在人间秩序中。在中国哲学史上王通第一个提出'通变之谓道,执方之谓器'(周公篇),后来宋明理学将这一观点大发扬,展开了精致化的哲学表述,道的人间性才得以确认。王通还明确地将道器观或体用观推落至现实的世俗社会层面,变为儒家的五常:

薛收……问道,子曰:'五常一也。'(述史篇)

又问道之旨,子曰:'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淹曰:'此仁之目也。'子曰:'道在其中矣。'(关朗篇)

3.王通之道论

王通的道论是将其超越性弥漫于王道,以导出尊君、崇君,同时将其人间性落实于世俗的君道、臣道、家道、人道,其中有实有虚,有形有神,较之前代儒学,他的道观因为兼容了两种特性,显得份外的立体。在表述上,他将道划分为在国、在家、在群、在人四个层次。

其一,在国之道有22种表述,如:王道、帝王之道、周孔之道、周公之道、伊尹周公之道、圣人之道、夫子之道、素王之道、先王之道、尧舜之道、中国之道、天下之道、唐虞之道、夏商之道、王霸之道、穆公之道、贾谊之道、正主庇民之道、制命之道、汉道、用师之道、鬼神之道。可以'王道'一词统称之。

这个道贯彻得好不好,即是有道、无道或失道。从统计数字和书中内容来看,王通所处的隋朝显然是'失道'、'无道'为多,以至于'圣人藏焉。'而《中说》一书正是在此历史背景下,在儒家思想日益衰弱,道、佛势头兴旺发达的文化背景下,为了王道的推行写成的一本旨在捍卫道统的儒学著作。

其二,在家之道有2种表述:家道、正家之道。正家之道就是要'言有物而行有恒'(述史篇),因为'明内而齐外,故家道正而天下正'(礼乐篇)'安家者所以宁天下也,存我者所以厚苍生也。'(事君篇)

其三,在群之道有6种表述:群居之道、事人之道、志事之道、事君之道、化人之道、使人之道。

贾琼问群居之道,子曰:'同不害正,异不伤物。'(礼乐篇)

房玄龄问事君之道,子曰:'无私。'问使人之道,曰:'无偏。'曰:'敢问化人之道。'子曰:'正其心。' (事君篇)

在群之道即为人之道和为臣之道,富有浓厚的哲学意义。'正其心'的提法更是让王通受到程颢、朱熹、王阳明的高度赞扬。

其四,在人之道有14种表述。首先当然是人道、君子之道。作为个体应该明白天道、地道、三才之道、三极之道、中道、易道、神道、雅道,作为儒家之士更应'思道'、'经道'、 '知道'、'讲道',以'弘道'为已任,最后达到'乐道'的境界。'君子之道'即是'古之有道者,内不失真,而外不殊俗,夫如此故全也。'(礼乐篇)。'古之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而后艺可游也。'(事君篇)但是'道之不胜时久矣,吾将若之何?'(王道篇),则必须'君子之于道也,死而后已。'(魏相篇)。

总体看来,王通的道以王道为主要内容,王道就是天道、地道、人道中的中道,王道是人道的主旨。《中说》就是要'稽仲尼之心,天人之事,帝王之道,昭昭乎。'(王道篇)在家之道、在群之道和在人之道都是为在国之道服务的,这是典型的修齐治平的儒家思想,是内圣外王逻辑衍推。从《中说》一书的十篇书目可以看出,王通始终不忘将天、道、圣、王四合为一,借用天、道将王神化、绝对化、本体化;把王与理性、规律一体化;把王与道德一体化;把政治理想托圣人寄望于王。尽管在书中王通对一些具体的君主进行了批评,甚至鞭挞,但对于四合为一的'王'、'王制'、'王道',他又寄与了无限美好的向往,并且为君王提供了一些辨识人才的方法。可以这样说,他的天人论是天人合一的,而帝王之道是合一的枢纽,他的天论、人论和道论实际上是围绕王权主义的一种理论服务,这是许多古代名士无法超越的文化大框框,历史又刚好在他离世之后出现了'贞观之治',书中出现过的魏征、房玄龄、薛收、杜淹等人正是唐太宗的幕僚、大臣,王通的王道思想终得以实现,这绝不仅仅是一种巧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