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片《春日野菜》 时长:00:01:24 江南的春天
除了用来望与闻 还是用来吃的 比如—— 多年前,江边有一大片香椿树 铁硬枝干直戳天空 却能生出幼嫩芽叶 早春二月,春寒料峭
采撷嫩生生的椿芽
开水一焯 微红的嫩芽瞬间翠绿 那是早春的第一道野菜 “上古有大椿者 以八千岁为春 八千岁为秋 此大年也” 《庄子·逍遥游》中 香椿是一种古老而幼嫩的野菜 “菊苗新擢马兰丛” 马兰是陪伴童年长大的野菜 没有挖过马兰的春天
不能算一个纯粹的春天 它们密集地生长在沟渠,溪坡 更多是油菜花田 掐一把,清涩的野花香久久不去 江南人喜欢喊它“马兰头” 听起来像邻家小孩的小名 马兰笋丝拌香干 这是嚼进了半个春天的经典吃法 “野葱郁郁如苔蒜” 它自带冷傲气质 偏居在卵石溪流的角落 东一簇西一丛,各踞地盘 甚至还拥有兰花般优美身段 野葱香得冷门 野葱炒蛋,能从屋里香到屋外
只有真正的食客才谙熟 这种目空一切的野香味
深藏于圆滚滚的野葱根 草籽头有点像紫云英 以前的人们并不爱吃这种菜 因为它太吃油了 只有足够的油分 才能逼出草籽内在的滋味 草籽头的鲜嫩期更短
苏轼就说过 “生前富贵草头露” 草籽头一老
就开出星星点点的黄花 那是“身后风流陌上花” “菜之美者,云梦之芹” 《吕氏春秋·本味》说的就是它 芹菜天生美人相 眉清目秀,亭亭玉立 一派小家碧玉 与野山笋丝相配 正应了杜甫的诗句 “饭煮青泥坊底芹” 半个春天的乡野风味 也浸润于此了吧 “春入平原荠菜花” “荠菜花繁蝴蝶乱” 江南的春天
是马兰头与荠菜的天下 倘若缺了马兰头只能算半个春天 那么缺了荠菜 缺的是一整个地地道道的春天 略带糙味的口感
并不妨碍它成为江南经典名菜 “荠菜炒年糕”的当然主角 春日昭昭,提着竹篮 在田间地头挑荠菜 是江南乡村孩子的不老记忆 “差比菊英,宁同萧艾。 味荐盘中,香生物外” 撒一把籽 蒿菜就开得蓬蓬勃勃 趁着早春 一茬茬打嫩芽吃 蒿菜的香味有点怪 喜欢的喜欢的紧 不喜欢的碰也不想碰 开水稍稍一焯就起锅 配上香干细丁 讲究点的再撒些瓜子仁 一盆翠生生的春天就上桌了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作为《诗经·小雅·采薇》的主角 豌豆苗一开始就拥有清晰身份 纤弱娇嫩的身段 吹弹得破的肌理 几乎使人忘记它在千百年前 有过伯夷叔齐隐居山野 义不仕周的铿锵往事 采薇,采薇 这沧桑古老的采撷姿势 一举就是两千两百多年 艾青其实只是配角 它就像一名无所不能 又缄默安静的隐者 从早春,点染到暮春
艾青团,艾青饺…… 有艾者,必青绿翠碧 吃一口艾青果 就把春天妥贴地装进身体 “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王风·采葛》中 艾青成了相思草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从此千年流转 
【鸣谢以上支持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