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非小补 治病灸疾 采以端午 产于山阳 蕲 艾 传 艾草专著《蕲艾传》,是明朝的医家李月池所著,他的儿子就是世界闻名的《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李时珍的家乡蕲州,盛产艾草,受父亲的影响,李时珍对艾草也有很深的研究,在《本草纲目》里有很详细的记载,说艾草的叶片能灸治百病。 ![]() 艾草的使用历史悠久,用途广泛。现存最早的战国时期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就用艾草燃烧的艾烟熏烤治疗痔疮。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艾叶中所含有的挥发性物质,对多种致病细菌及病毒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比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腮腺炎病毒及疱疹病毒等。 古代也用艾草来预防瘟疫传染病,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说,把艾条点燃了,放在瘟疫患者的四个床角,能防止疾病传染给其他人。 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在门框上插两株艾草以驱邪避灾、保佑平安,正是因为艾草这种预防传染病的作用。 ![]() 艾草在中医上应用最多的方面是艾灸:以艾叶干燥后做成的艾绒,或者卷成的艾灸条来熏烤身体,以治疗疾病。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按传统应用,保存了3年以上的陈艾草,治疗顽固疾病的效果更好。陈艾草是将新鲜艾草收集在一起处理后避光储存,待生艾草将挥发油及燥热之气挥发掉,再慢慢老化而成的。储存时间越长,其有效成分浓度越高,药用价值越大。 ![]() 艾叶外用可以祛湿止痒。用煮艾叶的水洗澡,可以治疗皮肤瘙痒,还可以治疗一些皮肤化脓性感染、皮癣等。 长期应用艾叶澡,还有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作用,所以在有的地区,有给新生儿洗艾叶澡的习俗。 若是外感风寒感冒初期,可以用艾叶煮水泡脚,汗出即愈,比打针吃药还管用。 ![]() 艾叶也可以内服,《伤寒论》中记载的“胶艾汤”,胶指阿胶,艾指艾叶,是用来治疗妇科虚寒性质的月经过多的。 艾叶是妇科良药,有安胎的作用,在古装剧尤其是宫斗剧中常会被提到。在《甄嬛传》中,安陵容怀孕有流产迹象,太医开的方子里加了艾叶,同时在房间里熏艾,说这样可以止血安胎。 ![]() 艾叶功效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安胎。药性辛、苦、温,可以治疗少腹的冷痛、月经不调、月经过多,或妊娠期下血的胎动不安。使用的时候注意要用在虚寒性的痛经、月经过多,血热导致的出血过多不宜使用艾叶。 止血用醋艾炭效果更强。醋艾炭是取净艾叶置锅内,用武火加热至表面焦黑色后,喷醋炒干而成,醋和炒炭的炮制方法都能加强药物的止血作用。 ![]() 艾叶食疗 ![]() 艾叶生姜鸡蛋汤 配料:鲜艾30克,生姜5克,鸡蛋1个,过滤袋1个,清水适量。 步骤1:将艾叶放入过滤袋; 步骤2:与姜片一同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煎煮; 步骤3:煎煮至沸腾后,打入鸡蛋; 步骤4:再煮3分钟即可。 功效:温经散寒、止血,可辅助用于治疗手脚冰冷、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等虚寒表现者。 ![]() 食疗 用鲜叶 药用艾叶用陈艾,有小毒;艾叶食疗要选用新鲜较嫩的艾叶为原料,并需要进行“焯水”(放在开水中煮1~2分钟),以便除掉艾蒿中的刺激性成分。 遵守 剂量 药用和食用时都应严格遵守剂量,不能超量和长期食用,当对应的症状减轻或消失后,即应停食。 谨遵 医嘱 将艾叶用作疾病治疗时,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疾病状态建议尽早就医。 不适用 人群 艾叶属温热性质,对于阴虚、热证体质的人不适用。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 MEMORY OF FESTIVAL — ![]() Traditional Festival ![]() 有用且有趣,专业不古板 立体化、一站式魅力中医学堂 ![]() 编辑 |蒲晓田 图文设计 |周有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