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多汗,是虚还是实?

 凤凰杏林学堂 2023-09-11

民间戏称小儿为“汗狗子”,是说小儿生机旺盛,肌肤薄嫩,腠理不密,其体内产生的热量,有75%~80%经皮肤散发,较成人容易出汗。这种情况是生理性汗证。

生理性汗证常由外界因素引起。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代谢旺盛,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出汗中枢发育不完善,对外界因素刺激比较敏感。如果衣被过厚、哭闹、活动、气温过高、进食、紧张、恐惧等,均可导致生理性多汗。

生理性汗证的特点

(1)汗量一般;

(2)汗出部位均匀;

(3)时间不固定;

(4)伴随症状不明显;

(5)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

若小儿生长发育良好,精神活泼,皮肤润滑,又无其他病症,不能言为病,亦无须治疗。

病理性汗证占少数

小儿多汗大部分情况都是生理性的,只有少数情况是病理性的。

1. 病理性汗证相关病因

佝偻病、维生素C缺乏症、感染性疾病(肺炎、结核等)、内分泌疾病(甲亢、低血糖等)和兴奋交感神经的药物等。

2. 病理性汗证特点

(1)汗出过多,可参考出汗程度示意图;

干燥

正常

略微出汗

轻度出汗

中度出汗

重度出汗

(2)汗出部位固定,如头颈部、手足心、偏身汗出等;

(3)出汗时间多有规律性,如夜间出汗、下午出汗、空腹多汗等;

(4)多伴随其他症状,如枕秃、夜惊、低热、咳嗽等;

(5)实验室检查可见异常,如血钙磷、碱性磷酸酶、血沉等指标异常。

出汗就是虚吗?

汗出异常有自汗、盗汗、偏汗、色汗、战汗、绝汗等多种。小儿汗证有虚实之分。

虚证病机为体虚腠理不固,津液外泄,常见自汗(在气温不高、没有活动下的出汗不自主出汗,动则更出汗)、盗汗(入睡后汗出,醒后汗即止),其产生原因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病后失调、过用发汗药等因素有关

1. 一动就出汗!

多为肺气虚弱证。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以头颈、肩背汗出明显,活动后汗出更为明显。

此类患儿多容易疲累,面白无华,平素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舌质偏淡,或舌边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2. 入睡后汗多!

多为气阴亏虚证。以盗汗为主,也常伴自汗,汗出较多,心烦心悸,睡眠不安,睡后汗多,醒后汗止。

此类患儿多见于病后失养,常伴低热、口干、手足心热、哭声无力,口唇淡红,舌质淡,苔少或见剥苔,脉细弱或细数。

3. 出汗又怕冷!

多为营卫失和证。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或定时汗出,汗出不温,怕冷怕风。

此类患儿多形体偏瘦,时有腹痛,喜温喜揉,吃饭不佳,大便不成型,舌淡红,苔薄白,脉缓。

实证病机为湿热、积热迫蒸津泄,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小儿饮食不节、平素嗜食肥甘炙煿饮食,或睡前喝奶,积滞内生,也常导致实证的汗出。

 汗出又黄又臭!

多为湿热迫蒸证出汗过多,头部、鼻尖、心胸、手心明显,吃饭时明显,汗出肤热,汗渍色黄,汗臭味大。

此类患儿多体型偏胖,口臭纳呆,口渴口干,大便臭秽,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虚证止汗有妙招

中医认为“血汗同源”,汗由人体津液化生,为心之外液,由阳气蒸化津液外泄而产生。长期汗出过多易导致营阴外泄,进而导致气血不足,体虚易感。

心为汗,夫心之所藏,

在内者为血,在外者为汗。

《幼幼集成·诸汗证治》

一动就出汗——黄芪粥

黄芪15克(煎取汤汁),瘦肉50克(切片),陈糯米30克(先浸泡20min),精盐适量。喝粥食肉,口感咸香,每周2~3次。

入睡后汗多——五倍子粉

五倍子粉用温水或醋调成糊状,每晚临睡前敷脐中,橡皮膏固定,晨起揭除。

预防护理

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增强小儿体质

积极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

注意病后调理

药物治疗时不宜发汗太过

应中病即止

汗出谨防冒受风邪,擦汗用柔软干毛巾或纱布,勿用湿冷毛巾,避免受凉感冒

多汗易致耗气伤津,应补充水分及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不吃辛辣、肥腻、油炸之品

以上方法不能代替诊疗

情况严重请及时就诊,听从医嘱

本文作者:陈天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