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字关注我们 中医知识不迷路 痤疮 痤疮通常是在脸上、前胸、后背等处长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人在青春期时容易出现痤疮。痤疮本质上是一种由多因素所致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其患病与个人体质有关,发病与饮食、环境、作息等有关。 为什么 会长痤疮? ■■■■■■■■ 痤疮的中医病名为“粉刺”或“肺风粉刺”,其病因病机为青年人气血充足,体内热量过多,热量容易积聚,再加上感受了外邪,可能是由于灰尘、化妆品等附着在皮肤上,或者是冷水洗脸使毛孔堵塞,而导致身体里的热量无法正常散出体外,出现痤疮。也可能是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如辣椒、酒类、牛肉、虾类等,这些食物都会产生湿邪,也会使体内的湿邪转化为热邪,湿邪和热邪相互融合,就会出现痤疮。同时,吃多了这些食物也会让脾胃损伤,中医上讲“脾为生痰之源”,体内会生成“痰”,然后与体内的湿邪融合,致使痤疮日渐严重。 中医 谈治疗 ■■■■■■■■ 西医治疗痤疮,维A类药物是首选外用药物,例如阿达帕林、异维A酸、维胺酯等。这类药物具有控制痤疮炎症后色素沉着和改善痤疮瘢痕等作用,但停药后症状易复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医治疗有以下两个方面: 中药治疗 中药可以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来调整人体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缓解痤疮症状,改善皮肤状态。常用的中药有金银花、连翘、薄荷、栀子等。具体临床治疗需要结合辨证。 1 肺经风热 患者痤疮颜色为红色,痒痛,并且伴有口渴、喜欢喝水,大便不易排出,小便色黄,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常用枇杷清肺饮加减,疏风散热清肺。 2 湿热蕴结证 患者皮肤容易出油,平常感觉皮肤油腻,痤疮红肿疼痛,并且伴有口臭,大便不易排出,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常用茵陈蒿汤加减,清热解毒除湿。 3 痰湿凝结证 患者痤疮症状比较严重,丘疹连成一片,甚至结成大的囊肿,也就是大疙瘩,并且食欲也不是很好,大便不易排出,舌淡胖,苔白,脉滑。 常用海藻玉壶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健脾渗湿化痰。 针灸、拔罐疗法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经络系统来改善内分泌,缓解痤疮的症状,改善皮肤的状态。常用的穴位有大椎、合谷、四白、下关、颊车等。(扫描文末免费课程二维码,了解如何精准取穴) 拔罐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善内分泌失调,缓解痤疮症状。但要注意操作规范和卫生条件。 日常预防 与调摄 ■■■■■■■■ 尽量调整个人生活饮食习惯以及作息时间是最有效的防治痤疮的方法。 1. 用温水、硫黄香皂洗脸;不要滥用化妆品,有些粉质化妆品会堵塞毛孔,造成皮脂淤积而形成粉刺。 2. 禁止用手挤压粉刺,以免炎症扩散加重皮损。 3. 忌食辛辣及肥甘厚腻之类食物,如辣椒、酒类、牛肉、虾类;少食油腻、甜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4. 尽量管理好自己的不良情绪和压力。 5. 尽量做到早睡,不熬夜,保持生活规律,睡眠充足。 // 注意 身体有任何不适症状 请及时就医 养生调理不能代替治疗 文中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本文作者:黄安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 ★ — E N D — |
|